第158章 流寇圍洛陽,電訊傳捷報!

文師頤是攜帶髮妻和一雙兒女一起來汝陽上任的,如今都成了義軍苦役。

妻女在城中與其他女性苦役一起紡織。

文師頤和十七歲的長子文憲約,則與男性苦役們經常被調到城外幹各種又髒又累的活兒。

文憲約倒不欺男霸女,只是好吃懶做,沒有上進心,讀書十幾年,連縣試都不曾考過。

如今被迫跟著文師頤當苦役,每天都在抱怨。

“累死我了!”

趁著監督的僱吏看向別處,文憲約趕緊停下鐵鍬,偷懶歇息。

同伍的另三個苦役對他怒目而視。

因為苦役們的工作都是按隊伍分段安排的。

若是某個隊伍的工作沒按時保質地完成,輕則口糧減半,重則增加刑期。

相反,若是超質量完成,不僅能得到伙食上的獎勵,甚至可能減少刑期。

刑期結束,便是自由身!

所以,吏員和民勇們監督只是為了提防某些苦役犯蠢逃跑,以及糾正某些施工中的錯誤,督促工作反而是次要。

絕大多數苦役為了吃好點,乃至減少刑期,幹活兒都很積極,想要將工作完成得更快更好。

唯獨這文憲約,動不動就偷懶,拖累同伍乃至同隊之人。

文師頤見狀也立馬呵斥,“又偷懶!趕緊幹活!”

“我就不幹!”文憲約耍起賴皮性子,“都怪父親為了名聲不肯歸順義軍!不然我和娘、妹妹怎麼會受這種苦和累?!”

“什麼義軍?他們是反賊!”文師頤說了一句更怒,提起鋤頭就向文憲約身上打,“我打死你這不忠不孝的逆子!”

文憲約一邊跑一遍大喊:“殺人了!文知縣要殺人了!”

引得這處工地一片混亂。

張堅過來時看到的便是這幅場景,頓時氣不打一出來。

他讓人將文憲約抓住後,威脅道:“今日你們這隊若完不成任務,俺就上報,把你關進地牢餓上一整天!再多加三個月的刑期!”

文憲約立馬老實得如同綿羊。

張堅又皺著眉對文師頤道:“文知縣,伱也是這裡的名人,怎麼當了苦役還要出醜?”

文師頤確實覺得丟臉,道:“逆子不孝,給閣下添麻煩了。”

張堅狠道:“別說這些沒用的!今日任務完不成,你們這一伍晚飯都減半!”

說完,張堅揮袖離開。

下班後,回城路上,他見城外好些民勇營都在遷移營地,便留了心。

之後兩日,他又是觀察,又是旁敲側擊地打聽,卻只探知一些民勇被轉為常備軍了。

直到初十,兩支數千人的義軍旗幟鮮明地離開,他才意識到義軍這多半是有什麼大行動。

張堅知道,以崋部高層和義軍的保密意識,他一個上吏根本難以探聽到更多內容。

於是次日便透過一個商人,將“上萬義軍離開汝陽,疑似要攻打南方縣城”的訊息傳了出去···

張堅的情報送到開封城時,巡撫李仙風已經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去年冬天,豫西降雪既小又少。

李自成便在冬季行軍,先克盧氏,之後連克永寧、宜陽、新安,又在過年期間攻佔了洛陽周邊十數關寨,對洛陽形成包圍之勢!

同時,河南府各處都有“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民謠在傳播,甚至是傳到了開封府。

在此期間,無數饑民、賊匪聞訊投奔,日夜不絕!

據說如今李自成麾下已有二十幾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

巡撫衙門。

偏廳中,李仙風來回踱步,急得上火,嘴角都起了泡。

他幾個重要幕賓都聚集在此處。

負責參贊軍事的李贊安慰道:“撫臺不必如此憂急,洛陽有參政王胤昌、副總兵王紹禹統領上萬營兵駐守,又有數萬鄉兵、鄉勇協防。洛陽城又高大堅固,絕非李闖能攻下來的。”

李仙風道:“李闖如今可是號稱五十萬大軍,至少有二十幾萬人!”

李贊不屑道:“絕大部分都是饑民而已,李闖本部估計不超過三萬人。”

在這種情況下,李自成究竟有多少可戰兵馬其實是個謎。

多半李自成都不知道他麾下有多少人。

至於派探子去探聽李自成本部底細,不說有多麼危險和困難,便是有人去,沒有半個月的功夫也難探查清楚。

就是這種未知,才讓洛陽城人心惶惶,李仙風這個衙門在開封的巡撫也焦灼不安。

“洛陽那邊已經數次派出信使突圍而出,傳信讓本院率兵前去救援。

言說李闖已經圍城多日,若是不能及時解圍,即便李闖不攻城,洛陽也難以堅持下去。

去年汝寧崇王被那劉賊俘虜,本院好不容易暫且將事情壓下去。

若是洛陽再被李闖攻破,本院絕對瞞不住。

介時若有心人將崇王被俘之事一併捅上去,本院怕是項上人頭不保!

情勢危急至此,你讓本院如何不急?!”

李讚道:“撫臺若擔心洛陽守不住,自然要帶兵去解圍。也無需剿滅李闖,只需將流寇驅散部分,解洛陽之困即可。”

旁邊分管錢糧的幕賓聞言趕緊提醒道:“去年冬天,撫臺籌措十萬石糧食予劉賊保崇王性命,如今很難再籌集多少糧草以供軍需。”

李贊沒理這位,接著道:“撫標如今有五千餘官兵,撫臺再讓陳永福派兩營募兵,集合一萬餘官兵,便足以擊潰一面之流寇,解洛陽之圍。”

李仙風皺眉道:“陳永福手下也只有四營募兵,肩負鎮守開封之責,恐怕很難分出兩營兵馬讓本院帶走。”

河南作為內省,並沒有設立總兵官,只設立了幾個副總兵,分守幾府,各有職責。

李讚道:“那就只調一營募兵,再調徵調兩營鄉兵。”

“欠缺的錢糧怎麼解決?”李仙風又愁眉苦臉地問。

“只能向城中大戶、富商攤派了。”

會開到這裡,外面忽然有人道:“葛參贊,汝陽傳來急訊!”

葛文優起身匆匆作揖,便出去了。

他很快帶著一封書信回來。

“汝陽探子急報,劉賊向南派出上萬兵馬,似乎有意攻掠汝寧其他州縣。”

說完,把張堅的信遞過去。

李仙風匆匆看了,便不耐煩道:“都這種時候了,本院哪裡還顧得上汝寧其他州縣?

況且劉賊佔據了汝陽,本院再派兵去保汝寧其他州縣還有何意義?當下要務是解洛陽之困!”

“屬下明白。”

葛文優應聲坐下。

他決定,在洛陽解困之前,除非汝寧那邊發生天大的事,尋常訊息就不報上來讓李仙風煩心了。

接著,李仙風就與幾位幕賓商量起出兵解洛陽之困的具體事宜。

···

楊和慶、彭有義等人回到汝陽城後,僅用五日時間就完成了擴軍。

至於將士間的磨合——各團都是由一個常備軍營直接併入四個民勇營組成,並非組建五個新營,並不需要磨合。

擴軍之後,楊和慶、彭有義便各率一路兵馬分別向南、向西進軍。

新蔡、真陽早就土寇四起,各地村寨莊堡也多有抗稅自保的,大明官府勢力基本被侷限在縣城周邊,甚至難出縣城。

彭有義的西路軍有六千常備軍加三千民夫。

楊和慶的南路軍有三千常備軍、兩千四百人的民勇,外加三千民夫。

如此兵力,且裝備不差,不論是仍在大明官府手中的關城要津,還是那些結寨自保的村莊集市,都難以抵抗。

更別說,兩路義軍都攜帶了十門陸軍炮。

這些陸軍炮都是在確山兵工廠鑄造的。

之前劉升從舞陽抄繳的鐵料、工匠大多都留在了確山縣城。

同時劉升還傳授了一門較容易實現的土法煉鋼工藝,雖然生產效率低下,生產出的鋼材品質也比較低。

可品質再低那也是鋼材!

鋼鑄炮相較鐵鑄炮優點簡直不要太突出——更輕便、更耐操!

再借助由“鐵模鑄炮法”改進而來“鋼模鑄炮法”,鑄造一門陸軍炮就變得很容易。

即便算上後續加工時間,鑄造一門陸軍炮最多也就需要十天,快則六七天。

去年冬季到年後這段時間,確山兵工廠利用從舞陽抄繳的生鐵鍊鋼,一口氣鑄造了五十門陸軍炮!

汝陽分去十門守城。

確山、遂平也各分去四門。

西、南兩路軍各分十門。

剩下十二門裝備到了親衛軍中——加上原來在鐵工坊鑄造的那五門,以及最近新鑄成的幾門,親衛軍攜帶的陸軍炮將湊齊二十門!

有明軍眼中的“紅夷大炮”相助,義軍拿下真陽、新蔡自然不在話下。

正月十三,胡東流下陽埠。

正月十四,楊和慶下真陽。

正月十七,彭有義攻佔新蔡!

透過隨軍電訊組收到最後一個捷報時,劉升已率領親衛軍、常備軍第五團出現在泌陽縣外面···

泌陽縣城頭。

知縣餘光敬眺望城下軍陣後,滿面愁苦。

一旁典史徐垚也緊皺著眉頭,似是詢問:“賊眾五千餘,甲眾兵利,還有幾十門大炮,這城如何守得住?”

餘光敬嘆道:“賊勢披猖,泌陽彈丸之城豈能保?本縣唯有一死盡忠而已。”

說完竟然徑直下城去了。

也不知要準備怎麼個死法。

這下壓力都轉移到徐垚肩上了。

因為泌陽原本就沒有縣丞,前主簿離任後新任主簿還沒來,眼下除了知縣就他這個典史官兒最大。

這時手下一鄉兵頭領過來問:“知縣老爺呢?”

徐垚道:“回縣衙了。”

“賊人都要攻城了,知縣老爺竟然回縣衙了?”鄉兵頭領滿臉不可置信。

第二更。

【下面是常備軍最新將官任免,寫出來方便大家檢視,就不佔字數了】

第一團指揮彭有義、團副鄭二砫、軍政員安駿。

第二團指揮文宥、團副黃敢、軍政員王大路。

第三團指揮楊和慶、團副張遨、軍政員成誦。

第四團指揮紅娘子、團副王老五、軍政員孫啟發。

第五團指揮赫連嶽、團副張谷英、軍政員王偉。

第六團指揮胡東流、團副沈兆先、軍政員魏駿傑。

第七團指揮史進才、團副劉長河、軍政員高鋒。

第八團指揮毛誠國、團副柳二河、軍政員許庾。

(親衛軍將職最新記錄)

虎賁營指揮李牛、營副郭浩、軍政員李國帆(二期)、(周興任隊長)

勝捷營指揮黃傑、營副何柏靖、軍政員柳玉樹(二期)、

驍騎營指揮沈萬登、營副楊魁五、軍政員段雷(二期)

訊風營指揮馬金水、團副?軍政員葉新民(二期)、

【晚安~】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步步為陷步步情

南婷十三後

被迫攻略男主中

大蔥批發商

重生後太子對我窮追不捨

阿梨魚

重啟:大世界

道友吃槍子兒嗎

人在JOJO,開局時停3秒鐘

大智若驢

葉羅麗仙子強勢入鬥羅

梔虞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