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崇王:用孤王向朝廷勒索?好主意!

過了一刻多鐘,高鬥衡才來正殿稟報,說王府護衛集合完了。

朱由樻於是在沈萬登的攙扶出了正殿。

高鬥衡到底從小就是朱由樻的跟班,見狀不禁關問:“大王這是怎麼了?”

“沒啥,孤剛才不小心扭了下腰,讓沈遊擊扶著就好。”

來到正殿前的小廣場,沈萬登見這裡果然集合了小五百人的王府護衛。

看著都還算高大,可正經披甲的卻不多,只有幾十人披了布面甲。

其他人都穿著料子不錯的武官服,且大多膚色偏白嫩,好像富家公子哥。

集合後排的隊也鬆鬆垮垮,甚至還有不少在低聲交談的。

沈萬登看了心想:王府護衛就這樣子?俺手下家丁一個能打五個!

這時王三甲湊近了低聲道:“基本都在這兒了。”

沈萬登點點頭,便對朱由樻道:“大王,下令吧。”

感受著腰間的鋒銳,朱由樻不得不扯著嗓子道:“聽孤的命令,都把兵器放到臺階下!”

護衛們聽了面面相覷。

高鬥衡這時終於意識到不對勁。

看了看沈遊擊始終搭在朱由樻腰間的手,不禁怒道:“沈萬登,你敢挾持大王?!”

王府護衛們也一陣騷亂。

沈萬登皺眉,覺得真特娘麻煩,不如將朱由樻一刀砍了。

但這是劉升交給他的頭一件差事,他不能辦砸了。

於是聲音低沉地道:“看來大王的命令不管用啊。”

感覺腰間鋒銳幾乎要刺破錦袍,朱由樻害怕得想哭。

他趕緊喝道:“孤王的命令爾等沒聽到嗎?都放下兵器!高鬥衡!”

高鬥衡還真忠心得很。

見狀重重一嘆,將腰刀扔到了臺階下。

有他做榜樣,大部分王府護衛都上前繳械。

卻也有少數幾個人覺得繳械太危險,擔心被殺掉,便直接逃跑。

卻被早就圍著小廣場的驍騎營親衛用弓箭射死。

連死幾個人後,便沒人再敢逃跑了。

接著,崇王的幾個妃子和一群子女也都被押了過來,直接關入正殿。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崇王三個兒子,世子朱慈輝、次子朱慈焜、三子朱慈爚。

沈萬登、楊魁五反覆找人確認了三位王子都是本尊,這才放心。

隨即遣人去向劉升稟報。

···

在沈萬登出發前往崇王府前,彭有義、楊和慶便先後派人來稟報,言說已經控制了西門、南門。

劉升便將北城門外的四個民勇團也都調入城中。

得知沈萬登控制了崇王府,他便留下兩個民勇團把守府衙及旁邊的縣衙。

再由胡東流帶領一團一營的三個哨坐鎮。

他則帶著趙德友及一團一營的另三個哨,兩個民勇團和虎賁營,前往崇王府。

有了一千多民勇加入,才算是將佔地好幾百畝的崇王府真正掌控。

然後,劉升便讓趙德友帶著幾名哨級軍政員在虎賁營、驍騎營的協助下清點、統計崇王府的各種財物。

劉升則是在沈萬登的陪同下,跟朱由樻閒聊起來。

“作為大明第一個落入我們這些人手裡的親藩,崇王有何感想?”

朱由樻沒想到劉升第一個問題就如此扎心,頓時破防。

“嗚嗚···孤對不起列祖列宗,給太祖皇帝丟臉了啊···”

朱由樻癱坐在廊簷下嗚嗚大哭,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劉升見了不由道:“別哭,等明年李自成攻破洛陽,抓了福王一家子,崇王便會知道,落到我們手裡其實是一種幸運。”

“啥?”朱由樻忽然不哭了,“李自成攻破洛陽了?”

“還沒有,但明年肯定會。”

一旁沈萬登詫異地看過來。

李自成他自然知道。

那可是與張獻忠、羅汝才齊名的巨寇。

劉升居然如此信誓旦旦地說其明年會攻破洛陽,這是訊息靈通,還是未卜先知?

沈萬登不知道。

劉升此時提起這事,除了興趣使然逗一逗崇王,便是讓沈萬登知道他的不凡。

倒不是說他多忌憚沈萬登,純粹就是順口為之。

劉升看朱由樻發呆,又道:“汝陽城外有些難民餓得易子而食,崇王生的如此白嫩,若是被我們剝了衣裳,丟給那些難民,不知會發生什麼?”

朱由樻並未看過城外難民過得什麼日子。

他出城都是護衛開道,將閒雜人等驅散得遠遠的,自然看不見民間疾苦。

可百姓易子而食之事他卻是聽說過的——那文知縣來勸他掏錢糧賑濟饑民時便多次提起這事。

他總覺得那些難民離他很遠,卻沒想到劉升會這麼說。

他順著想一想,頓時不寒而慄。

嚇得跪在劉升面前,不斷磕頭道:“首領饒命啊,千萬別把孤送給那些饑民。崇王府還有城外各王莊的錢財糧食,孤都不要了,只求首領饒孤一命。”

劉升冷笑,“我都已經控制了崇王府,抓了你一家子,崇王府的錢糧自然都是我義軍的。你用這些求活命,莫非當我和伱一樣愚蠢?”

朱由樻一時無言,滿臉絕望。

劉升懶得再逗他,直言道:“給你指條明路,寫封信給崇禎,讓他送十萬石糧食來,可保你一家子一年性命。

另外,告訴大明朝廷,不得出兵汝寧府,否則義軍對你們一家子可不會客氣。”

這便是劉升對崇王一家子暫時的處理了。

崇王一脈名聲不壞是其次——他們名聲再好,底下人也會仗著王府勢力作威作福,欺壓百姓,還是與他們有關。

最主要的,華部義軍此時跟歷史上攻破洛陽的李闖農民軍有很大不同。

那時的李闖農民軍是在三四個月內迅速發展壯大的,裹挾了大量的饑民、難民、流民、匪寇。

這些人對大明朝廷充滿怨氣,對貪官汙吏以及藩王這種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蠹蟲更是恨意滔天。

李自成要掌控這樣一支龐大隊伍,只能順勢而為——隊伍以饑民為主,滿含憤怒,他就必須得讓隊伍發洩出怒火。

所以,後世有記載說李闖破洛陽後煮了福王,未必不是真。

劉升這邊義軍隊伍雖然也是來自於饑民,但都是經過一定訓練的,甚至讓將士們看到了光明的未來,因此劉升可以完全掌控住。

如此,自然要將抓住的藩王利益最大化。

若學李自成直接殺了崇王,只會因第一個殺親藩的名頭引來明廷重兵圍剿。

所以,不妨用崇王一家子向崇禎勒索些糧食。

十萬石不多也不少,多半踩在崇禎忍耐的紅線上,說不定能成功。

等到明年,什麼福王、襄王、唐王等相繼被農民軍宰殺,他抓了崇王的事就不扎眼了。

朱由樻以及旁邊的沈萬登聽了劉升的話卻都很意外。

沈萬登暗想:居然想到用藩王向朝廷勒索糧食,怪不得半年不到就將造反事業搞得風生水起,這腦袋瓜子可比俺聰明太多了。

朱由樻一愣後卻是大喜,忙道:“這主意好,孤這就寫信!”

在他看來,十萬石糧食實在算不了什麼。

這麼點糧食換他一家子一年性命,皇帝定然是願意的。

劉升見朱由樻如此配合,便將他拉了起來,笑著喊道:“來人啊,給崇王準備筆墨紙硯!”

···

下午三點多。

義軍終於擺平了汝陽城內所有有組織的明軍,靖平了大街小巷,初步掌控這座大城。

之所以說擺平,而非消滅,是因為在得知傅汝為、文師頤被抓,朱國寶、崔振戰死,沈萬登歸順義軍後,逃散如城中各處的明軍絕大多數都投降了。

還有一些招募自城裡的鄉兵,直接脫掉軍服回到家裡,搖身一變成了老百姓。

耗費義軍較多時間的,反而是那些以地痞、流氓為主四處搶劫的亂民。

在劉升的嚴令下,義軍狠殺一批人,這才較為迅速平定城內混亂。

須知,一般而言這種大城被敵人攻破後,怎麼也得混亂個兩三天。

義軍用大半天就控制了城池,絕對算迅速了。

隨後,四門守將及在城內巡邏的兩個營,都相繼派人來向劉升稟報了各自完成任務的情況。

倒是崇王府這邊的錢糧統計,到了夜裡晚飯後,才算是初步完成。

崇王一家子被趕去了偏殿,因為正殿被劉升霸佔了。

第三團軍政員趙德友,及虎賁營軍政員成誦、驍騎營軍政員段雷,三人各自拿了一份賬冊,相繼向劉升彙報。

“崇王府有大糧倉一處,小糧倉兩處。

大糧倉都是沒脫殼的原糧,以稻麥粟三類主糧最多,高粱、豆類等也不少,根據王府賬目及我們初步查驗,共計有陳糧十三萬石,新糧兩萬石。

小糧倉則都是脫殼的米麵等糧食,一處是供崇王等人食用的精米白麵等上好糧食,總計近三百石。

一處是供護衛、奴婢食用的普通米麵等,共計有一千兩百石。”

劉升聽了不禁皺眉,“才這麼些?”

十五萬石糧食自然是不少的。

但傳聞中崇王府可是擁有一萬多頃田地啊。

正常年景,旱地夏麥秋粟,一年可產兩石。

汝淮水鄉,好水田種稻一年也能產兩石。

即便按一萬頃算(不是公頃,明代一頃=一百畝),一年糧食總產量也有兩百萬石!

就算連續幾年災荒,每年糧食產量按四分之一算,一年總產量也有五十萬石。

就算崇王府只收一半租子,一年也有二十五萬石糧食啊。

難道是賣了大部分?

趙德友見劉升疑惑,無奈一笑,解釋起來。

第二更。

【說一下:第133章府衙繳獲的資料修改了,又犯了寫大的老毛病,多虧書友提醒。現在改為府庫白銀五萬八千兩,太倉白銀為25萬兩。應該不能再低了,原因我有寫回復,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晚安~<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都到遊戲裡了你還怎麼欺負我

屑狐狸先生

一不小心當道主

沸曉

月亮港灣

暮南欣

我每週都有新機緣

江右布衣2

冰河末世:我有無限複製!

鄭麟舞

重回高一,我攜系統拼命卷

打工人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