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賊兵入城?義軍入城!

東城門被攻破半個小時後,北城門才被義軍奪取。

因為義軍登上北城牆後,遊擊崔振組織部分明軍抵抗了近一刻鐘,才被義軍用火銃擊斃。

劉升帶著驍騎營和兩個民勇營從北門進城後,先登上了北城牆。

李牛帶著幾十個虎賁營親衛最先迎上來,還抬來了一具明軍武將屍體。

“首領請看,這是明軍遊擊崔振,帶著幾十個家據守在角樓處,耽誤了俺們不少時間。”

劉升用望遠鏡看見過崔振幾次。

只見此時崔振披頭散髮,身上魚鱗甲都被火銃打破了兩個窟窿,還有多出刀瘡,看著慘得很。

怎麼說,這也是敵方將領,即便感其忠烈,劉升也沒下令厚葬什麼的,但也沒說侮辱其屍身。

他只是點點頭,平靜地道:“讓人抬下去吧,若有他家人來認領,便交給其家人。三日之後還沒有,就和其他明軍葬在一起吧。”

也就是在冬天,劉升才給三天時間。如果是夏天,至多第二天就給埋了。

李牛應了聲“是”,便將崔振屍體交給清理戰場的民勇隊伍。

他則帶著虎賁營將士加入劉升隨從行列。

劉升邊走邊問:“虎賁營傷亡多少?”

“戰死十三人,重傷九人,輕傷五十六人。”

虎賁營即便是弓弩手、長槍手、火槍手,也至少有一套布面甲,是義軍各部披甲最厚的,所以輕傷的多,戰死及重傷的相對較少。

但虎賁營之前總共才200人,這一番傷亡,即便除去輕傷者不算,也超過一成了。

劉升道:“即日起,你這個虎賁營指揮便轉正了。另外做好準備,此戰之後我會將虎賁營缺員補齊。”

李牛聽了一陣激動,忙抱拳應道:“是!”

來到北城門樓,劉升見到了彭有義。

至於暫領第二團的團副毛誠國,卻是帶著二團二營在把守北城門。

彭有義向劉升行禮後,也讓人抬來了一具屍體。

卻是通判朱國寶。

劉升看了一眼,便吩咐同崔振屍身一般處理。

生前,這二人或許文武有別,一個要聽命於另一個。但死了之後,在劉升這裡待遇卻是一樣的。

至於其他明軍屍體,便沒有等家屬認領一說了,都是讓民勇埋在一個大深坑裡。

“第一團傷亡統計了嗎?”

“正在統計呢。”雖然攻下了汝陽城,彭有義卻並沒有太過興奮,而是有些自責地道:“俺們第一團這回傷亡又不少,首領,俺是不是不合適當指揮?”

劉升看了彭有義一眼。

他知道這是個表面粗獷,實則還算心細的人,最重要的是做事能抓住機會。

於是寬慰道:“你確實不是天生的將才,但只要肯努力學習,積累經驗,當個宿將不成問題。

三國演義看過嗎?東吳大都督呂蒙以前也只是個普通勇將,後來發奮讀書,最終當了上了大都督。有個成語,叫‘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就是說他的。”

其實劉升本身並不喜歡呂蒙這個人,但拿來鼓勵彭有義卻是可以的。

“讀書啊。”彭有義想起識字時的經歷就有點頭大,但還是鄭重道:“俺會用功讀書的,絕不辜負首領信重!”

劉升掏出望遠鏡,探望城中各處情形。

首先看的自然是府衙周邊,發現胡東流已經帶著義軍來到府衙外,而汝陽知府卻似乎是被一夥明軍抓住了!

劉升略感意外,便多看了幾眼。

才發現這夥明軍領頭的就是昨日帶四百騎兵出城的那個騎將。

‘看來這人多半就是那沈萬登了。’

劉升既然決定攻打汝陽,自然是對汝陽守軍有所瞭解的。

勝捷營四百人都能分批潛入汝陽城,訊風營更加專業,自然早就有人潛入進去,並獲得了一些明軍情報。

所以劉升才能推測出抓了知府的是沈萬登。

毫無疑問,沈萬登這是要投奔義軍了。

這意味著,義軍將兵不血刃地佔領府衙,是好事。

隨即,劉升又看向城中其他地方,發現竟然有好幾處起了火!

一些街巷裡,趁亂搶劫、淫辱婦女的亂民甚至成群結隊!

這些人不敢招惹高門大戶,全挑那些普通富人、小商戶下手,甚至貧苦百姓也有遭殃的。

汝陽城相當大,以義軍的人手,很難在攻下城池後,像對確山、遂平那樣,在極短時間內掌控城池,將戰火引起的動亂鎮壓在萌芽之中。

劉升對這種情況有些心理準備,可真看到了還是頗為惱火。

他當即下令道:“北城牆這邊就由第二團和民勇營負責把守,你速速帶兩個營去攻佔西城門,再派兩個營沿街巡邏,維持秩序。

遇到搶劫害命、淫辱婦女的,都按老規矩,當街斬殺,以儆效尤!”

“遵命!”

雖然第一團剛結束蹬城戰,將士們都比較累,但彭有義還是領命立即執行。

很快,一隊隊義軍將士便從北城牆出發,進入汝陽城的大街小巷,按照老規矩一邊宣告,讓百姓待在家中不得外出,一邊鎮壓趁亂犯罪的地痞流氓···

全福客棧。

城西一座很普通的小客棧,住的大多是販夫走卒、江湖藝人。

從昨日汝陽城封閉城門後,全福客棧便也緊閉店門。

店中客人雖然心疼宿錢,可一時出不了城,到外面亂逛則可能被官軍抓起來當民夫,便只能呆在店裡,期待賊軍儘快退兵。

為何不是期待城池被攻破?

因為稍有點見識到人都知道,一旦城池被攻破,不論對方是官兵還是賊兵,都有很大可能縱兵大掠。

若是賊兵攻城受挫後再破城,還有可能搞屠城。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自崇禎帝繼位以來,戰亂不斷,可汝寧還從未有城池被攻陷過。

汝陽作為府城,高大堅固,就更不可能被攻破了。

所以,想要戰爭快點結束,自然是期待賊軍失利、放棄攻城更容易實現。

作為算命先生四處闖蕩、見識不少的宋康年也是如此想的。

哪曾想,才到第二天,這汝陽城就被攻破了!

細算的話,前後不足一天!

‘這天目山的反賊有些厲害啊。’

他心中如此感嘆。

他是永城人,最近才到汝陽討生活,因此對天目山反賊也只有些耳聞,並無實際瞭解。

至於說“天目山反賊在確山得了幾十萬石糧食,難民去了就能得到賑濟”的傳聞,他一聽就知道是假的,多半是有人造謠。

到底是反賊造謠,好方便招兵買馬、裹挾流民;還是官府造謠,想要誘導府城外的難民南下,他就不清楚了。

可無論怎樣,他都沒想到天目山反賊能攻破汝陽,還如此之快。

須知,此前天目山反賊可是一點名氣都沒有,似乎是今年才冒出來的,只在汝寧府確山一帶活動。

和幾年前肆虐陝西、山西、河南、江北,甚至攻破中都鳳陽的李自成、張獻忠等巨寇相比,完全就是地方上的土寇。

這種土寇能攻破縣城就很讓人意外了,任誰也沒想到他們能破府城汝陽。

可事情偏偏就發生了。

宋康年覺得,絕不僅僅是天目山反賊厲害的緣故,更可能是官軍守城時出了大紕漏。

他正想著這些大事呢,便見客棧裡不少人收拾東西,準備逃跑。

住了幾日,他也算與這些人有點交情,於是出聲道:“賊兵剛進城,伱們就跑出去,是怕死得不夠快嗎?”

聽見這話,頓時眾人都停下來。

一個耍大刀的壯漢喝問:“宋矮子,你啥意思?”

宋康年雖然是算命先生,可長得矮小不說,模樣也有些醜陋,形象上和某些靠顏值就能唬人的“半仙”差了十萬八千里。

再加上他“算命”神神叨叨,普通人根本聽不明白,且多半不準。

所以同住旅店的客人們對他稱呼也就隨意得很,直接取了個外號,叫宋矮子。

宋康年也不以為意。

行走江湖,誰還沒個外號呢?

不過,聽壯漢詢問,他倒沒有故作高深,直接道:“賊兵剛進城正是搶掠殺戮最多之時,你們現在出去,不論碰到賊兵、官兵還是亂民,多半隻有被砍了的份兒,不是嫌死得不夠快嗎?”

一走商道:“俺們待在這客棧裡,等賊兵闖進來,豈不是逃都沒地方逃?”

宋康年聽了一笑,“汝陽城那麼大,大戶、富商不知多少,亂兵哪能一進城就闖這種小客棧?

都老老實實待在這裡吧,賊兵只要不屠城,這裡絕對比街面上安全。

就算過兩日真被賊兵闖進來,至多就是抓俺們去當苦力幹活兒而已。”

聽了宋康年這番話,再聽外面已經有人在慘叫、求救,卻是地痞流氓在趁亂搶劫。

客棧裡的人便都不敢出去了。

就這樣,眾人縮在客棧裡躲了一刻多鐘,外面忽然傳來驚慌的叫喊聲。

“賊兵來了!”

“快跑~啊~”

“俺要投奔義軍的···軍爺饒命~呃!”

眾人聽了緊張不已。

因為聽這動靜,倒像是在附近富人、商戶家作惡的搶劫者被賊兵給殺了。

僅接著,眾人便聽見一隊人的腳步聲和兵甲碰撞聲傳來,還有銅鑼聲。

“噹~百姓們都聽著,義軍方入城,正在追剿潰兵,鎮壓亂民,還需些時間才能靖平街面。

各家需緊閉門戶,不得上街。若受潰兵、亂民威脅,可大聲呼救。

若有人敢趁亂搶劫、侮辱婦女,義軍見之立斬不饒!”

宋康年聽到這番宣告,一雙小眼睛頓時發亮,忙撥弄了了下有些亂的鬚髮,開啟二樓走廊窗戶,向街面上張望。

第一更。

昨晚六點多小區變壓器壞了,到上午八九點才修好···很無語,本來可以存兩章稿子的,結果反倒更新來遲。

見諒。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鬼莫言

斷腿的馬兒

弓皇傳奇

誠瓷

皇嫂

荊條月

晨曦亦或暮光

此業欽以

backrooms:後室探險

鶴熙hx

靈氣復甦:新世紀十一傑

春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