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知縣老爺為何發笑?【第三更】

看到這青年書生,潘弘便皺眉,喝道:“景長舒,休要耽誤本官公幹!”

原來這青年書生乃是舞陽縣頗有名氣的秀才,景長舒。

只是自潘弘去年就任知縣以來,這景長舒總是以為民請命為由,阻攔縣衙徵繳稅賦。

最早潘弘編練鄉兵時,景長舒就公開發言諷刺,說舞陽只是一個縣城,有一千營兵足以防守,知縣編練鄉兵純粹是浪費錢糧。

另外,景家乃城中富商,亦在這次縣衙攤派稅賦之列。

潘弘知道,景長舒代表的其實是縣裡普通地主及富商群體的利益。

果然。

景長舒不卑不亢地一揖,道:“老父母,舞陽已連續數年旱災,今年更是大旱加蝗災,秋糧幾乎顆粒無收。

您是父母官,不設法賑濟縣裡百姓就算了,為何還要加徵稅賦?這不是把俺們老百姓往死裡逼迫?”

潘弘見圍觀的人有好幾百,知道今日必須有個說法,不然官府名聲更差,剩餘稅賦也更難徵收。

他哼道:“你區區一個秀才懂什麼?如今朝廷大患,在外為東虜,在內為流寇。

不將此二者掃滅,朝廷哪裡騰得出錢糧賑濟百姓?

若說舞陽連年災害,正因如此,本官才讓你們這些地主、富戶多繳稅賦。

只要你們配合繳稅,縣裡有了錢糧,上交朝廷之餘,自然會賑濟飢困百姓!”

景長舒激動道:“縣裡攤派下來的稅賦那麼多,俺們便是地主、富商,也要傾家蕩產。

俺們這些人,哪家下面沒有幾十個佃戶、幫工討生活?知縣讓俺們傾家蕩產,難道就不是逼窮苦百姓去死嗎?

更何況,論財富,俺們如何比得上縣裡大戶?知縣若真的愛惜貧民,為何不去向大戶徵收錢糧?!”

潘弘被這番話說得老臉一紅,怒道:“誰說本官不曾向大戶徵收稅賦?他們是士紳,有免稅之權,能徵的本官早就徵了!”

景長舒還要再說,潘弘卻不準備再聽。

喝道:“再敢阻撓公務,本縣回去便奏請學官剝奪爾之功名!”

景長舒臉色一白,不得不讓開。

卻見潘弘沒走兩步,一鄉兵把總便疾奔而來,老遠就喊道:“知縣老爺,有賊兵來攻城!”

譁!

周圍百姓一聽,頓時有些騷亂了。

自從幾年前流寇過去後,河南各地雖然匪寇多如牛毛,可敢攻打縣城的卻少之又少。

另外在百姓的認知中,賊寇攻破城池後必然會燒殺搶掠,乃至姦淫婦女。

這可比縣衙強行催繳稅賦可怕多了。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潘弘心中也是一緊,面上卻頗為鎮定。

他問:“可知賊兵來了多少?”

“遠遠望去大概有三千多人。”

潘弘聽了,當即故意哈哈大笑。

把總不接,問:“知縣老爺為何發笑?”

潘弘見周圍百姓都看過來,便帶著笑意大聲道:“我笑這些賊寇太不自量力!區區三千來人,就想打我們舞陽縣城的主意!

我們城內有一千營兵不說,更有五百鄉兵,一百多個衙役。各大戶家中的護院、僕從加起來更是有一千多人。

我們城頭還有四門大將軍炮,虎蹲炮十幾門,官兵兵甲精良。區區三千賊兵,拿頭來打我們舞陽?!”

周圍百姓剛聽了這番話,都不禁點頭,鬆了口氣。

甚至議論起來——

“知縣老爺說得對啊,三千賊兵不可能打下俺們舞陽。”

“沒錯,俺們舞陽雖是縣城,卻也算重兵把守了。”

“俺聽說南邊官辦鐵場還有一營官兵呢,得知賊兵攻城,肯定會來支援。”

“只希望這些賊兵知難而退,不然真打起來,還是俺們老百姓遭殃受苦。”

“···”

人群裡,景長舒聽著普通百姓的議論,眉頭微皺。

普通百姓不知,他可是知道的。

之前口中的一千營兵實際只有八九百人,其中戰兵、家丁加起來都不足四百,剩餘的都是些輔兵。

而輔兵戰鬥力尚且不及知縣編練的五百鄉兵。

另外,知縣雖然鑄造了十幾門火炮,卻因為吝嗇火藥,幾乎沒讓鄉兵們練習過。

真打起來,鄉兵們未必能把那些火炮用好。

巷子裡面,杜金站在人群后面,目光詭異。

他在想,若是這夥賊寇實力足以攻下縣城,他不如做個內應,就此投賊算了,不然早晚被這潘老狗逼上絕路···

潘弘在西南角的巷子前安撫了民心後,立馬行動起來。

他一面派人去召集其他鄉兵、衙役,準備守城,又派人通知各大戶,做好讓護院、僕從來上城牆支援的準備。

至於他本人,則帶著幼子和身邊一百鄉兵,徑直登上南城牆。

他在城門樓上眺望了下,見賊兵隊伍已經到了兩裡外,不禁皺起花白的眉頭。

因為僅看行軍隊伍,這支賊兵便給他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

過去這些年,潘弘也見識過好幾次大股賊寇,乃至流寇軍隊。

流寇主力多騎騾馬,動輒奔襲數百里,雖不講究隊伍齊整,卻也不太影響戰鬥力,只是很少跟官軍打正面。

可那些缺少騾馬的大股賊寇,行進時卻往往和流民沒什麼區別,根本就沒有佇列之分,甚至沒有旗幟號令。

眼前的這股賊兵呢,僅有兩百左右的騎手,散佈在主力隊伍周圍,明顯是做哨探用的。

主力隊伍則旗幟鮮明,隔著一兩裡都能隱約分清佇列。

且隊伍前排多有反光的明甲(札甲、鎖子甲等外甲)。

與其說是賊兵,倒更像是官軍。

等賊兵主力在約莫一里半的地方停下,擺開軍陣,潘弘更是覺得,這些賊兵比官兵還官兵。

旁邊幼子潘澄也一臉肅穆,道:“爹,這些賊兵幾乎都有披甲,該不會是哪部官兵叛變了,要來攻打舞陽吧?”

潘弘搖頭,“我也不清楚。”

這年頭,朝廷招降了不少賊匪、流寇,裡面時有不滿待遇降而復叛的。

最典型的就是八大王張獻忠,被官府圍剿到了絕路,投降求生,結果苦練兵馬數月,實力強大起來立馬又當回反賊。

害得朝廷如今仍有十幾萬兵力被拖在四川,不知耗費朝廷多少錢糧物資。

這時,募營兵守備程志能也帶著幾十個家丁過來了。

他打量了幾眼賊兵軍陣,便皺眉道:“老知縣,來的好像是賊兵精銳啊,這城怕是沒那麼好守。”

潘弘聽了眉頭一皺,微露鄙夷之色,道:“程守備作為守城主將,怎能漲敵人志氣滅我方威風?

賊兵精銳又如何?即便這三千多都是精銳,我們也不怕。

之前本縣鑄造的四門大將軍炮、十二門虎蹲炮可不是擺設!”

說罷,他走到一旁,拍了拍那門大將軍炮,面露得意之色。

能借助舞陽鐵利,鑄造十幾門鐵炮守城,確實算是他的得意之作。

他又接著講解道:“這一門大將軍炮用生鐵一千五百多斤,長近三尺,可裝火藥八九錢,用兩三斤鉛彈,最遠射程可達一里之外!

敵兵到了兩百步內,還可以裝公孫彈(散彈加一枚實彈),一發便可殺傷數十人,威力強橫!

有四門這樣的大將軍炮,還有十二門虎蹲炮,賊兵便是再多上一倍,也不過是來送人頭罷了!”

程志能從沒想過跟潘弘抬槓,聽了便微微一笑,道:“老知縣說得對。”

心裡卻在想:伱這炮鑄成後,都不讓我們營兵碰,鄉兵也沒練幾發,一會兒真打起來,別在城牆上炸了自己人就阿彌陀佛了。

潘弘撫摸著大將軍炮冰涼的身軀,還想再炫兩句,便聽潘澄驚呼。

“大人(父親)快看!賊兵竟也有火炮!”

潘弘、程志能聽了都一驚,連忙向敵陣看去。

只見在一里半之外,敵陣之中推出了五輛模樣古怪的兩輪車,上面用油布蓋著。

待這五輛怪車在陣前五個選定的位置停放好,敵兵扯下上面的油布,赫然露出了五門反射著銀色光芒的大炮!

程志能曾在關外打過仗,見識過紅夷大炮。

此時瞧見這五門銀色火炮,不禁神色劇變,顫聲道:“紅夷大炮!竟然是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潘弘也是聽過的,此時不僅眯著眼邊細看邊驚疑道:“怎麼可能?賊兵怎麼可能有紅衣大炮?”

潘澄則道:“大人,絕對是哪部官兵反叛了,不然不可能有五門紅夷大炮!”

潘弘一時不做聲。

只是忍不住瞥了瞥旁邊的大將軍炮,頓時覺得方才一番炫耀都成了醜行。

大將軍炮只是在百年前嘉靖朝稱雄,如何能與紅夷大炮相比?

程志能則低沉道:“這下城可真難守了。”

幾人交談間,一騎來到護城河前喊話。

“舞陽知縣及守將聽著,俺們是華部義軍,弔民伐罪而來!識趣的就開啟城門,獻城投降,可免於一死!”

“弔民伐罪?”潘弘聽了氣得臉色發青,“真是好大口氣!澄兒,射他!”

這人離城牆不過七八十步,潘澄善射,聞言便開弓一箭射去!

城下喊話的乃是毛誠國。

聽見箭支破空聲,他嚇了一跳,下意識舉起騎盾擋住面門。

只聽咚的一聲,手臂被撞擊得一顫,好運擋住了這一箭。

完成喊話任務,毛誠國不敢多呆,趕緊打馬回去。

義軍陣中,劉升用望遠鏡瞧見潘澄射箭,便知道這知縣、守將不可能投降了。

他本也沒指望對方投降。

於是下令,讓炮兵瞄準城頭的大將軍炮位,開炮攻城。

第三更。

為月票過300加更!

三章共一萬多字。

沒存稿,明天更新估計又要晚點了。

晚安~<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橘子夏日

z小新賣蠟筆

若澤夢

小青兮

內耗?我要創飛所有人!

秋渠名山

TFBOYS的初戀

不刀自己

八荒禁神錄

闢寒

盜墓:瞎子,我來了

DM齊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