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義軍出山,貪官手段

劉升用三天時間部署好了安置一萬餘新移民的工作任務。

方案是在華初營西邊三四里的地方新建立一個營地,稱為“華西營”(華左營在華初營北邊)。

因為雨季將要到來,西邊地勢較高,遭遇洪澇危害的可能性較小,甚至有些天然的坡地。

人數上,華西營只保留七千人,另外三千多人則安排到其他四大營中。

如此一來,每個營地都是七千多人。

加上龍首灣鹽廠,華部在北美的移民已接近四萬人!

做好這件事,劉升便帶著早已準備好的親衛軍、常備軍,離開天目山。

為了攻佔汝陽、遂平等城池,劉升這一次可以說是把能帶的兵馬都帶了出來。

在與紅娘子、李長文確定了攻略汝陽等地的計劃後,劉升便讓親衛又選拔、編練了常備軍第七營,由張谷英任營指揮。

不過,這個第七營卻被分的很散。

兩哨在龍首灣鹽廠,兩哨分別駐守河邊營、華初營,剩下兩哨才跟著張谷英駐守大水瓶寨。

河西營、華左營、華西營則由狩獵隊和民勇負責守衛工作。

至於劉家寨,則由第三營的兩哨及兩小隊虎賁營親衛駐守。

另外華初營那邊也留了40名虎賁營親衛。

虎賁營本就暫編了300人,這次隨劉升出山的便只有200人。

勝捷營402人、驍騎營200人則全部隨行。

然後便是常備軍第四營、第五營、第六營。

早在收到紅娘子急報的次日早上,劉升便派人去銅山鐵礦場,讓楊和慶帶著所有人撤回天目山,以方便他呼叫第四營。

至於紅娘子第三營的其餘四哨,早就讓她先一步帶去了確山縣城。

所以,劉升此番出天目山,總共帶了親衛軍802人,常備軍2000人。

然後還從原四大營徵召了1000民勇擔任隨軍民夫,主要負責押送軍械物資。

至於糧草,從天目山帶出來的很少,因為確山那邊仍囤有兩萬多石糧食。

···

因為義軍民勇也至少經過大半個月的訓練,出山後行軍速度並不慢。

再加上攜帶的輜重不多——所有輜重中,最重的便是劉升指導鐵工坊打造的五門120式陸軍炮。

其實就是加農炮,或者說紅夷大炮,只不過劉升不想用這兩個名字。

這種陸軍炮是用劉升囤的內直徑120毫米、外直徑135毫米的鋼管所改造。

每門長約米,純重五百多斤(主要是改造加青銅炮尾增重較多),即便加上兩輪炮車,也不過六百多斤。

一頭騾子就能拉著在官道上跑。

除此外,炮彈、火藥、箭支、盔甲、虎蹲炮等,也都是用馬車拉著行進。

所以,出了天目山後,一日便可行進近七十里,次日下午便趕到了確山縣城。

見城外又有數千難民,劉升見了紅娘子後便不禁笑道:“府城竟然還在往這邊送人,看來是打定主意,要用難民吃垮咱們啊。”

紅娘子提醒道:“不過幾日,便又來了三四千難民。如果放任不管,這些難民可真是能吃垮俺們的。”

劉升笑道:“放心,咱們這不是就要行動了嘛。”

隨後,劉升召集文宥、彭有義等各營指揮、營副、軍政員,在縣衙大堂召開了一次秘密的軍事會議。

會議之後,義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四個營以及親衛軍便從確山縣城東門而入。

兩三千義軍在城中主要大街走了一圈後,又從南門離開,在城外紮下數座兵營。

如今確山縣城計程車紳、百姓對義軍已經沒那麼害怕,因此哪怕城內戒嚴,人們卻依舊透過門窗縫隙、屋頂牆頭,看到了數千義軍遊街的一幕。

在對義軍隊伍之嚴整感到震驚的同時,絕大多數人都很疑惑,不知道數千義軍進城裡來逛一圈是為了什麼。

卻也有少數聰明人有所領悟。

李家。

李功章聽僕人說數千義軍進城遊街後,親自爬到房頂上觀看。

待瞧見最後一隊義軍從視線中消失,他不禁神色複雜地道:“他們這是在展示軍威,震懾城中心懷不軌之徒啊。”

李功章很清楚,之前賊首劉升讓各大戶先獻錢糧再寫回信的方式,只能拿捏住一部分士紳、大戶。

絕大部分士紳、大戶仍是心向朝廷的,並且肯定會有人冒險給府城那邊通風報信,乃至在將來官兵收取縣城時裡應外合。

賊首再有本事,終究不過是剛從天目山中走出來的賊寇,兵不過千餘,哪有那麼容易讓士紳、大戶歸心?

但是,如今劉升拉出數千看起來頗為精銳的義軍穿城而過後,恐怕一些士紳、大戶便不敢亂動小心思了。

想明白這些後,李功章卻又產生了新的疑惑。

‘這劉升又從山裡拉來數千兵馬所為何事?’

‘是府城那邊派兵來收復確山了?還是他們又要攻打別處?’

···

遂平。

縣城位於石羊河與沙河交界處。

石羊河大抵是後世的柳堰河,沙河則是後世奎旺河的一段。因瀙水奪灈水河道,又經過整修,所以才改了名字。

遂平縣有一半土地是山地、坡地,只有一半是適合耕種的平原,因此並不如確山富裕,縣城看起來也要小一些。

但城外同樣聚集著數千難民。

原本遂平知縣趙廣平一直在為如何處理這些難民發愁。

賑濟肯定是不行的,縣衙拿不出那麼多糧食。

至於縣裡大戶,願意極善行德的,隔幾日會再城外施一些薄粥,給饑民們吊吊性命。

也有那缺德的,趁機去饑民裡挑選模樣精緻的童男童女,用一點糧食換了,或是自家收為奴婢,或是乾脆賣給人販子,謀取暴利。

不過說起來,這年頭能被人買去也是一種幸運。

總比餓死了,又落得個屍骨無存的好。

不過從幾日前,趙廣平便不再為饑民的事發愁了,因為府城那邊給他支了個妙招。

讓他在難民中散播流言,說佔據確山縣的反賊有幾十萬石糧食,誘使難民去確山乞食活命。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確山縣城外好些饑民都餓得走不動道了。

即便想去確山,也得先讓他們吃兩天飯,略微養了些力氣才行。

趙廣平如今正為這事跟縣裡大戶扯皮,希望大戶們能捐獻些錢糧,讓他實施府衙指導的計策。

然而幾日過去,各大戶中最多的一家也才捐獻一百石糧食、三百兩銀子。

各個都跟他哭窮,都說災害數年,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趙廣平也想哭窮:一個個才交這麼點錢糧,還不夠他和縣裡一眾官吏塞牙縫的,哪裡夠賑濟城外饑民?

於是這天中午,他便以設宴感謝為名,將縣裡的大戶都請到縣衙偏院吃飯。

宴席開始後,一眾大戶家主看著桌上的飯菜,幾乎沒一個動筷子的。

只見各自桌上只有三道菜,醃蘿蔔、水煮黃豆、水煮白菜,以及一碗雜糧粥,一疊帶著不少麩子的窩窩頭。

看到這桌簡陋到離譜的飯菜,稍聰明點的人便知道趙廣平為什麼這麼做。

哭窮唄。

想讓他們多捐獻錢糧。

“大家怎麼不動筷啊?”趙廣平與縣裡最有錢有勢的三大戶家主坐一桌,含著笑問。

說完,拿起一個窩窩頭就啃。

結果吃到嘴裡,發現不僅麩子齜牙,竟然還有石頭,差點把他牙齒崩掉。

於是心裡不禁暗罵:下面人這是怎麼辦的事?讓做麩子窩頭也沒讓摻石子啊!

感覺麩子窩頭難以下嚥,趙廣平趕緊夾了一筷頭大白菜,又就這雜糧粥喝一口。

只感覺無比痛苦。

想他平日裡飯菜最差也要兩葷一素一湯,吃的不是白麵饃饃,便是精米飯、上好的小米粥。

今日為了給縣裡上下官吏謀福利,順帶賑濟下饑民,他真是夠拼了。

只希望這些縣裡大戶能夠識趣點,再掏出些錢糧。

不然他可就白受罪了。

想到這裡,趙廣平故意做出一種享受的表情,再次催促道:“大夥兒趕緊吃呀?”

見還是沒人動筷,他便站起來,掃視一眾大戶家主,道:“本縣知道飯菜簡陋,諸位難以下嚥。

可諸位想過沒有,便是這樣簡陋的飯食,對於城外饑民來說也是奢求,是可以讓他們活命的東西。

本縣之前讓大夥兒捐獻錢糧,一是為了讓饑民活命,二便是驅使他們去確山,好讓本縣解了饑民之擾。

為何大家就是不懂本縣的好意呢?今日請大家來吃這一餐,就是希望大家能夠體恤一下饑民,體恤一下本縣。”

說完,端起一杯清水,作酒向眾大戶環敬一圈,幹了。

戲演到這裡,趙廣平是頗為滿意的,只覺得那戲臺上的名角兒演技也不過如此了。

再見大多數大戶家主的神色,明顯是要屈服了,卻冷不丁有一人出聲道:“趙知縣,俺們之前捐獻的錢糧雖然不多,可賑濟城外數千饑民該應夠了吧?”

趙廣平循聲望去,便瞧見坐在靠角落一桌的一個青年男子。

然後趙廣平就怒了,喝道:“南寧鳳!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趙廣平憤怒是有原因的,這個南寧鳳只是個秀才,縣裡末等的大戶,自從外地遊學回來接掌南家後,總跟他作對,已經壞他不少好事了。

他心裡已經拿定主意,今日南寧鳳再敢壞事,他便設法將其下獄抄家,來個殺雞駭猴!

南寧鳳仍坐在位子上,自若地喝著雜糧粥和水煮黃豆。

聞言淡淡道:“我算過,城外不過五千餘饑民,以每人每日吃兩斤糧食算,每日也才需要五十石糧食。

之前我們各家給縣衙捐獻的糧食加起來有好幾百石吧?銀子也有一千多兩。怎麼算,也該夠賑濟城外饑民十天半月了吧?

知縣如今仍說錢糧不足,恐怕不是不足以賑濟饑民,而是不足以填飽爾等貪官汙吏的胃口吧?”

“你!”

趙廣平見南寧鳳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揭開此事,暴露縣衙的貪腐醜行,不禁氣得滿臉脹紅。

隨即怒喝道:“來人!南寧鳳私通反賊,欲圖謀攻打縣城,立即將其打入大牢!”

因為趙廣平會搞錢,又肯分給下面官吏、衙役,縣衙差役都很聽他的話。

聞言,立馬衝進來幾個彪壯的衙役,將南寧鳳逮住了。

南寧鳳先是懵了一下,隨即就掙扎這怒喊,“貪官,朗朗乾坤之下竟然誣陷我,難道就不怕被上官和御使知道嗎?!”

趙廣平冷笑,“本官如何構陷你了?說伱勾結反賊,便是有證據的。你就等著吧,此番定讓你抄家滅族!”

聽見這話,很多大戶驚疑不定。

一時都搞不清趙廣平是誣陷南寧鳳,還是真掌握了什麼證據。

就在此時,一名捕快滿頭大汗的跑進來,急喊道:“知縣老爺不好了!賊兵攻進城裡了!”

第一更。

有事耽擱,更新來晚了。

感謝【麥永生】的1000起點幣打賞!<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昭昭無暮

吳清

葉總他又哭了

蘇妤菲

我沒拴狗繩,被雷劈了

金無足赤

反派退婚,你提的,還為啥回頭

自然而然就小狗

青鸞之鳳

漁巷島主

錯位時空中的約定

你是我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