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煙霧彈,破汝陽!

朱國寶略有點近視,距離又遠,因此看不真切。

便問崔振,“真的是紅夷大炮?”

崔振緊皺眉頭,眯著眼望,道:“看著似乎有一丈長,多半就是紅夷大炮。”

不怪兩人看到義軍陸軍炮後仍舊懷疑。

一是義軍陸軍炮呈銀灰色,與鐵鑄的紅夷大炮顏色差別太大。

二則,整個河南也沒幾門紅夷大炮,也就開封、洛陽這兩座巨城上安裝了幾門,還很少用到。

大明的紅夷大炮多數在山海關及關外各城上,然後就是京城上,再次是福建、廣東沿海。

因此一直在內地履任的一些官員、將領,對紅夷大炮大都是隻聞其名,不曾真正見過。

就在朱國寶、崔振驚疑之間,義軍五門陸軍炮已經在選好的地點安置好。

隨即炮手根據劉升所給的明軍大將軍炮方位,開始試炮。

昨天下午城頭四門大將軍炮發射了好幾輪,劉升不讓陸軍炮露面還擊,是擔心夜裡明軍進行針對性的佈置。

但他卻記下了四門大將軍炮的位置,為的便是今日讓陸軍炮將其一一打掉。

轟轟···

早就準備好的陸軍炮很快打響。

依舊是五發石彈。

因為是石彈最便宜。

經過舞陽縣城一戰,陸軍炮炮手轟擊城池的技術略有提升。

這五枚石彈僅有兩枚撞擊到牆面,剩下三枚都打在了城頭上大將軍炮附近。

因為明軍沒料到義軍有攻城大炮,更沒料到如此快就開始打發,炮彈落下時,不少人還較為集中地站著。

尤其是大將軍炮附近,往往十幾號人戰一起。

竟然被這一輪試炮打死三個,傷了七八個。

在傷員的慘嚎聲中,其他明軍都不由驚懼惶惶,士氣下降。

朱國寶、崔振也被義軍這輪試射嚇了一跳。

卻也由此知道,義軍推出的就是五門紅夷大炮,還是口徑相當大的那種。

因為一般紅夷大炮想打到兩裡外的城頭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回過神,崔振便道:“通判,賊軍既然有紅夷大炮,其靠近護城河前,城頭兵卒不宜太多,末將懇請先調部分營兵去馬道(可推車、走馬上城牆的斜面樓梯)和城下待命。”

汝陽大城當然不可能僅靠幾千營兵包攬一切防務。

營兵之下還有鄉兵。

所謂鄉兵,是由知府、知州、知縣招募民壯訓練而成的,也有糧餉,只是比募營兵少得多,但剋扣很少。

鄉勇則是由鄉賢士紳、地主豪強訓練的,屬私人或小集體武裝,基本上只負責保衛家鄉、維護鄉里治安。

鄉勇基本上沒有糧餉,即便是出征在外,也只是管吃的。

但如果打了勝仗,則可能會有獎賞。

至於說劫掠百姓,只不是在自己家鄉,此時絕大多數軍隊都會幹,並將其作為當兵的額外福利。

汝陽有三千六百名鄉兵,其中三千人名義上是傅汝為這個知府徵募並統領,但實際上鄉兵訓練、指揮都由朱國寶一手負責。

一則朱國寶懂些軍事,傅汝為又恰好不喜歡領兵打仗。二則,朱國寶這個通判比較強勢。

如今這些鄉兵有一千在城牆上,一千在城中守衛官府武庫、糧倉、府衙等重要設施,還有一千夜裡守城的在歇息。

另五百鄉兵則是文師頤以汝陽縣衙的名義徵募的,除負責保護縣衙的幾處重要設施外,如今主要責任是協助捕快、衙役維護城中治安。

作為府城,汝陽城內有近十萬人,城池大、街道多,維護治安可是需要不少人手的。

聽說府衙一直準備再劃分出個汝南縣,效仿京城和南方一些大城,變成兩縣附郭,好方便治理。

可惜出於各種原因,此事一直都只是計劃,沒能真正實行。

營兵在原募營參將王應泰兵敗天目山後,增加到有四千五百多人,但同樣有一千多夜裡守城的在輪休。

城牆上的營兵只有兩千多人,平均起來就是每面城牆六百多人,還有幾百人充當預備隊。

實際上,因為西、南方向沒有敵軍,所以每面城牆上只有兩百鄉兵和一百多個營兵把守。

其餘官兵都在東、北兩面城牆上。

崔振提議讓部分營兵退下去,無疑是想讓鄉兵充當頂住炮彈的主力。

朱國寶作為鄉兵的實際領導,本該體恤鄉兵。

但他也知道,營兵比鄉兵戰鬥力更高,比鄉兵更值錢,確實不該頂在城頭。

時不時被炮彈打死幾個倒是小事,關鍵是士氣容易下降。

營兵作為守城主力,若是士氣太低,這城守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便點頭同意了崔振的提議。

崔振讓家丁去傳令後不過一會兒,大多數營兵正準備撤退呢,義軍的第二輪炮彈便來了。

轟轟···

“賊人紅夷大炮怎麼打發的比大將軍炮都快?!”

聽到炮聲,朱國寶、崔振都匆忙躲進城門樓內,為義軍的炮擊速度感到吃驚。

接著,又聽到一連串爆炸聲。

卻是義軍這一輪打的是開花彈。

威力雖然沒比實彈大太多,卻聲勢驚人,對官軍士氣打擊也更大。

更倒黴的是,其中一發開花彈引燃了一門大將軍炮旁邊的火藥桶,頓時將附近躲藏的包括炮手在內的十幾個營兵,全都炸飛了起來!

藏在城門樓裡的朱國寶都被震得歪倒在地。

“是開花彈!”

朱國寶臉色發白。

崔振臉色也好看不到哪兒去。

他從城門樓內出來一看,只見這段城牆上營兵、鄉兵哀嚎一片,一時不知死傷了多少人。

“快快!戰兵都下城牆!鄉兵把火藥桶都放到安全的地方,封閉好!”

考慮到義軍的炮擊速度,崔振顧不上讓人統計傷亡,匆忙吆喝著,讓官兵們執行命令。

五六分鐘過去,義軍第三輪炮彈打上來。

依舊是開花彈。

又讓留守城頭的鄉兵、募營輔兵死傷了一些。

真正當場死掉的並不多,但受傷的卻不少。

而受傷之人又得不到及時救治,哀嚎之下,便讓官軍士氣掉得更快。

朱國寶出來一看,連忙喝斥其他鄉兵將傷員抬下去救治。

心裡則想著,賊軍如此炮擊下去,怕是明日就要組織城內民壯協助守城了。

不然鄉兵、輔兵死傷多了,士氣降得厲害,同樣會影響到募營戰兵。

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打斷了朱國寶的思緒,讓他一驚。

“賊軍攻城了?!”

···

這次攻打汝陽城,劉升還是用攻打舞陽城那一套。

所謂一招鮮,吃遍天。

但在具體環節上,卻也有所改變。

他先讓第一團、第二團主攻北門,第四團則在東門外時刻待命。

他身邊只留下第二團的輜重營及三百驍騎營親衛。

進攻的號角吹響後,第一團四個營(三個戰鬥營、一個輜重營)、第二團兩個營,三四千人分成三個梯次,如海浪般向北城牆湧去。

虎賁營的兩百人也混在其中。

在五門陸軍炮,近百門虎蹲炮的掩護下,義軍很快就透過了護城河,利用雲梯、帶鉤長竹梯展開攀城戰。

汝陽城明軍準備的守城物資相當充足。

滾石、檑木、金汁、萬人敵等防禦手段,應有盡有。

但義軍進攻時機選擇的太好了,恰好是募營戰兵剛撤下城牆,剩餘明軍使其最低落,又因交接防守位置較為混亂的時候。

這並非運氣,而是劉升站在望車上,利用望遠鏡觀察到城牆上有部分營兵撤下的跡象,這才下令猛攻。

這讓北城牆守軍瞬間承受極大的壓力,即便防守物資充足,一時也難以發揮多少作用。

崔振見狀連忙派人去讓剛撤下的戰兵上來。

擔心人手還不夠,他又派人去東城牆調遣部分營兵來支援。

義軍雖然來勢洶洶,可作為進攻方,到底不容易。

不少義軍士卒才登上梯子,就被滾石砸掉,或是被滾燙惡臭的金汁淋到身上。

好在混在其中的虎賁營親衛很快發揮作用。

這些親衛都帶著一個手榴彈。

瞅準機會,登上梯子,便將引燃的手榴彈扔了上去,頓時炸得上面明軍沒了動靜。

這個時候,義軍士卒便趁機登上城牆。

可惜的是,少數幾個義軍登上城牆後,如果不能迅速擴大戰果,就會讓明軍趕下去,或是當場殺死···

劉升眼見戰鬥到了攀城階段迅速白熱化,當即連續下達兩條命令——

“傳令!讓第四團攻打東城牆!”

“再傳令重炮隊,換煙霧彈!”

隨著傳令兵騎馬奔去,很快東邊也傳來了嗚嗚的號角聲。

接著,北城門外,五門陸軍炮打出了五發煙霧彈。

這種“特種彈”明朝時就有,甚至有毒煙彈,不過義軍打發的只是普通煙霧彈,至多煙霧大一些而已。

除了藉助北風遮蓋守軍視線,還有一個作用是,通知早就潛入城內的勝捷軍動手···

朱國寶從城門樓小心地走出來,恰好瞧見一發煙霧彈落在不遠處。

西北風吹來,頓時嗆得他直咳嗽,視線也變得不好。

這讓他更加憂急。

“崔遊擊呢?”他大聲問道。

“崔遊擊到東邊去了!”煙霧中更有人答道。

朱國寶覺得義軍煙霧彈這一招有點狠,怕北城牆守衛出現大的紕漏,當即拿出令牌,對隨行的鄉兵隊長道:“速去城內傳令,讓休息的鄉兵來北城牆支援!”

“遵命!”

待鄉兵隊長領命離去,朱國寶便帶著十幾個隨從向東半邊城牆走,想要找到崔振。

誰知走了近百步,尚未見到崔振,就聽見東邊傳來一陣驚呼聲——

“賊軍有內應!”

“東城門破了!”

“···”

聽見這些喊聲,朱國寶頓時一僵,心裡只有兩個字:完了!

周興趁著煙霧遮掩,跟在一個虎賁營刀牌手屁股後面爬梯,興奮地跳上城頭,恰好瞧見在薄煙中發愣的朱國寶。

瞧見朱國寶穿著文官常服,周興大喜,便隨那虎賁營刀牌手一起向朱國寶等人殺去。

朱國寶隨從都是從鄉兵中選的,平時雖未薄待,卻也沒太過照顧。

此時聽到東城門被攻破,鄉兵們都擔心起城裡的家小來,根本無心戀戰。

見周興等幾個悍勇的義軍殺來,領頭的還身著兩層甲,對上無甲的鄉兵幾乎是一刀一個,剩餘鄉兵頓時四散而逃!

“殺!”

周興一手盾牌一手刀,興奮得直往裡衝。

或許是運氣好,朱國寶恰好從他這個方向逃跑,還被屍體絆倒在地。

周興衝上去,連刺三刀,將其刺死。

在他身後,越來越多的義軍士卒登上了城牆,沿著城牆追殺守軍···

第二更。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個普通人兼屌絲進廠的生活

屌絲石雨軒

德雲社:和秦霄賢的戀愛進行曲

榮沐桉

我在人間遊之飄搖紅塵客

不會不會取名

司塵

司塵若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打小就清澈

王默穿越記

雲幽深處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