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楚王老賊

“崋賊方破漢川,尚有江漢天險在前,大王亦有守土之責,何至於聞風而逃?”

朱華奎聽了這話,遲疑著問:“武昌府真能守住?”

徐學顏極其肯定地道:“今江夏城外有許多潰兵、難民,只要大王願意出資募兵,協助防守,定能將崋賊擋在江北!”

朱華奎坐在金蛟椅上,手指敲打著扶手,思考起來。

朱華奎膚色白皙紅潤,滿頭烏髮(明代染髮),卻皺紋明顯,鬍鬚也是花白。

這位大明楚王已經七十歲了!

繼楚王位六十年!

不同於同樣年長卻沒什麼惡名的老襄王朱翊銘,楚王朱華奎可以說是惡人富貴且長命的典型!

他此時被徐學顏勸動,自然不是真覺得他有守土之責,主要是捨不得楚王府的數萬頃良田和眾多資產。況且,即便是金銀珠寶,他匆匆逃離也未必能帶走多少。

再則,長江畢竟有天險之稱,他覺得崋賊想要打過長江很難,總要廢一番功夫,那時他再跑也不遲。

想了會兒,他便道:“孤就信你一回——你去支取五千兩銀子募兵吧。”

徐學顏聽了神色一僵,道:“才五千兩銀子?”

朱華奎怒了,“什麼叫‘才’?五千兩銀子還不夠嗎?這本是地方官的事,孤願意拿出五千兩銀子已經夠大方了!”

徐學顏一看,便知道很難從朱華奎手中要到更多銀子了。再考慮到募兵之事緊急,便準備先將這五千兩銀子用了,後面再設法問朱華奎要。

誰知朱華奎又道:“這些兵都是招來保護我楚王府的,就由你來率領,別讓地方官沾手。嗯,乾脆就叫‘楚府兵’吧。”

徐學顏更加無語。

但他明白,此事若不應著朱華奎,連那五千兩銀子都別想拿到,只能點頭道:“下官記住了。”

徐學顏從王府支取了五千兩白銀,又額外要了一千石糧食,便到江夏城外招兵。

前些日子,從江北來了許多官軍潰兵,還有一些難民青壯。

徐學顏認為,如今崋軍已至漢川,將攻漢陽、江夏,他便是招到兵員,也沒幾日功夫訓練,所以招募潰兵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卻不知,有些潰兵是崋部勝捷衛偽裝的···

明代江夏有很多官府衙門,如按察使分司衙門、提學道衙門、府衙、府學、縣衙、縣學等。

再加上江北失陷,還有部分官員流亡於此,匯聚的官員很不少。

這些人中以分守參政王揚基為主,知府王維屏、通判李毓英為副,自得到漢川被崋軍攻破的訊息後,就在府衙議事。

先議崋軍有沒有可能渡江攻打武昌。

再議若崋軍渡江該武昌府該如何防守。

最後便爭論起兵馬錢糧排程來。

一眾官員彼此磨了一個時辰的嘴皮子,都沒討論出一套禦敵的具體方案。

這時王維屏的一名親隨進來跟他彙報了個訊息,他頓時眼睛一亮,對眾官道:“諸位,楚藩長史拿了錢糧正在城外招攬潰兵。

咱們與其在這裡為些許錢糧的排程爭得口乾舌燥,還不如去請楚王撥付些錢糧,用來犒賞兵將以御崋賊。”

“正該如此!”王揚基(複姓)第一個贊同,“昔日楚藩與秦、周、蜀三藩並稱天下四大富藩,如今崋賊將至,楚王怎麼也該出一份力!”

大明很多官員都認為宗藩是大明江山的最大蛀蟲,以能從宗藩身上薅到羊毛為榮,因此其他官員也同意此事。

眾官員當即一起來到楚王府,請朱華奎拿出錢糧用於禦敵。

朱華奎聽完板著板著臉道:“我楚王府要養三千多宗室、數萬僕從,哪有多餘的錢糧?便是歷代有些積蓄,孤前些年屢次上貢給皇上,也都用完了。”

眾官聽了很無語。

通判李毓英忍不住提醒道:“王爺,您所說都是萬曆年間的事了,楚王府有良田兩萬多頃,又掌握武昌府河伯所之漁課,商鋪莊園更是數不勝數,豈會沒有錢糧?”

朱華奎被揭了底子,惱羞成怒,叫道:“孤說沒有就沒有!要不要孤帶著一家子搬出楚王府,爾等進來搜一搜看?!”

聽了這話,在場官員頓時都沉默了。

卻一個個在心中腹誹不已。

把藩王一家趕出去,跑去進搜找錢糧,這不是造反麼?他們哪兒敢啊。

另外,朱華奎這招並不是第一次用了——三十幾年前,著名的“劫槓案”爆發前,朱華奎就曾用過這招。

所以王揚基等人雖不敢進王府搜,卻也不相信楚王府沒錢。

這時知府王維屏想了個折中的辦法。

“大王,如今崋賊將至,咱們確實需要糧食招募兵馬、民壯,犒賞將士。不如這樣,您拿出一部分錢糧來,就當是朝廷向楚王府借的,如何?”

朱華奎聽了冷笑,心道:當本王是傻的?拿出錢糧借給伱們,豈不是坐實了我楚王府有錢糧卻不願相助官軍禦敵?

於是他開始發揮七十歲老戲骨的演技。

“孤說楚王府沒錢,你們為何不信呢?成化年間,楚王府曾一月連發三次大火,幾乎燒為平地。

後來又有武岡王兩次代理王府事務,侵吞楚王府大量財產。

因此,你們別看孤這楚王府看著挺大、富麗堂皇的,裡面真沒多少值錢的東西。

最值錢的也就是孤屁股底下這把太祖賞賜的金蛟椅了——要不你們搬去籌些軍資?”

聽到這話,王揚基、王維屏等人徹底無語。

太祖賞賜的金蛟椅,誰敢動?

至於說楚王府沒錢,騙鬼呢!

不過朱華奎這一番表演,倒是讓他們明白,今日是絕不可能從楚王府薅走一根羊毛了。

於是一群人只能怏怏離去。

······

崇禎十四年,十月十六。

劉升率領親衛軍、常備軍第九、第十二、第十八旅,以及三個民勇團,共計水陸大軍五萬餘(部分軍隊留守攻佔的城池,不滿編),出漢川,順漢江而下,直取漢陽!

漢川到漢陽的水路不足百里。

大軍乘船順江流而下,半日便抵達漢陽城外。

漢陽城只三千餘營兵,算上鄉兵,也不過五千之數,且士氣低落之極。

因此僅一個時辰,崋軍便攻破了漢陽城!

有潰逃的官吏、將士渡江至江夏,帶來漢陽城失陷的訊息,頓時江夏官民一片恐慌。

因為之前大明官員為了鼓動百姓協助守城,將崋軍宣傳成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恐怖流賊。

得知漢陽一個時辰不到就被破了,崋軍則有“十幾萬”,百姓們都慌了,根本不相信江夏城能守得住。

士紳富商率先逃跑,平民百姓也跟著跑,一時堵塞城門,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混亂。

王揚基等官員和明軍,根本無法控制局面,只能乾著急。

楚王府。

朱華奎聽說漢陽失陷,同樣急了。

他將長史徐學顏叫了過來,氣急敗壞地質問:“你不是說武昌府能守得住嗎?這一轉眼漢陽都被攻破了,崋賊都到了江對面!”

第一更。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著十日終焉全迴響穿越原神

少年本少年

今年今秋

吻山茶

放手吧,就現在

似如秋葉

前任別太愛

rQetrE

穿到異世界:我帶著系統躺平啦

小烏巾

杳靄冬至

oi特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