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糧食壓力,金礦 女人

劉升在確山縣城待了兩日便來到天目山。

南陽來的兩萬難民(婦女佔一大半)昨日到的天目山,正等著他轉運呢。

同時,汝寧府各地,以及鳳陽府的潁州、太和等地,開封府沈丘、項城等地,汝州魯山、南陽葉縣等,也在之前收到政令,將地方安置不了的難民送往天目山。

這些難民總計有五萬多!

就這還是各地消化了一番的結果。

因為相較於周邊的大明控制區、闖軍控制區,崋部治下百姓能活命的說法已經傳開。

雖然信的百姓不多,願意冒險過來的更少,但河南人口基數擺在那裡(崇禎十四年的河南應該還有小几百萬人口吧?),即便只來一小部分,也有很多人了。

根據崋部地方統計匯總,自五月份到七月份,崋部便收納流民二十幾萬!

也虧得今年汝寧部分地區在崋部治理下夏糧收穫尚可,又有之前抄繳自崇藩、襄藩以及各地劣紳惡霸的錢糧做底子,不然肯定撐不住。

眼下雖撐住了,但糧食壓力仍舊很大,只能將部分無法安置的難民送來天目山,準備遷徙到北美去。

各地遣送的難民大多還在路上,劉升眼下有些時間,便不算急。

回到北美后,他依舊是先了解各方面工作,以及各鎮、各營地的發展狀況,以及最重要的新增營地開闢進度。

“收到大帥電令之後,我們便從河東、河角、西林三大營地選派兩千人,又從華初、河邊等鎮選招了四千名自願參與新營地墾荒的百姓。

目前已經在河角營更上游的地方開闢了五個新營地,雖然營地還沒修建完善,但眼下是旱季,用來安置新移民是沒問題的。”

華初知縣柳大川陪著劉升一起巡視,並在路上彙報各方面工作。

他知道安置新移民的準備工作最為緊要,因此第一個說的便是此事。

劉升聽了微微點頭,隨即道:“這回可是一次移民近八萬人,糧食供應有保障嗎?”

柳大川露出為難之色,道:“今夏這邊的小麥算是大豐收,再算上其他雜糧,是足以供應十幾萬人到秋收的。

可要是再加上這八萬人,華初縣各鎮、各營地總人口便要接近二十萬了,糧食供應恐難保證。”

劉升勒馬,放緩速度回頭道:“大川,你什麼時候彙報工作變這麼含糊了?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什麼叫恐難保證?”

柳大川讓劉升訓得心頭一跳,忙解釋道:“要是計劃得當,再增加魚肉、獸肉方面的收穫,確實能養活二十萬人。

但如此的話,糧食供應將變得很緊張,百姓三餐水準也會明顯下降,只怕到時會產生怨氣。

屬下讓人算過,只需從外面調運五萬石糧食,這個問題便可緩解,不至於使老移民生怨。”

“五萬石?我明確的告訴你,一萬石都沒有!”劉升皺起了眉頭,“眼下外面糧食壓力可比這邊大多了!

北美這邊不像外面,缺少主糧,可以想辦法多補充肉食。

這次新移民多給海灣那邊鹽廠、漁場分配一些,繼續擴大捕魚量以及海鹽的產量。

另外,之前的電報上不是說探險隊在華金河上游發現了草原嗎?還說那裡有野牛群,還有不少羚羊、麋鹿。

那就組建狩獵團,讓他們帶著鹽去那裡狩獵,就地製作醃肉、肉乾——草原上的獵物可比森林裡的出肉量多多了。”

柳大川點頭,“屬下明白了。”

多捕魚、多狩獵,以肉食彌補主糧不足,這種解決方法柳大川也知道。

他提出讓外面輸送五萬石糧食,只是不想北美這邊主糧太過緊張。

今年夏收小麥及其他雜糧大豐收,華初縣下各鎮百姓生活又有所改善。若是與大明那邊比,那就更好了。麵食不說敞開吃吧,卻也不再像去年那樣過得緊巴巴的。

若是因新移民的到來,讓主糧供應再度變得緊張,百姓肯定會埋怨。

但這到底不算大問題。

既然外面糧食壓力更大,沒法再向北美這邊輸送糧食,再苦一苦新老移民就是了。

劉升又道:“旱季龍首灣鹽廠不是產很多鹽嗎?回頭我讓人把咱們的鹽賣到別處去,看能不能換回一些糧食。

另外,北美這邊的鹹魚、獸皮等特產,也會往大明別處販賣,用來換糧食。

只要外面的糧食壓力有所緩解,我會酌情給北美這邊調運一些糧食的。”

其實崇禎年間大明各地都缺糧,頂多四川、湖廣這兩處糧倉好上一些,其他各省基本都需要從別處販進糧食。

甚至有些海商專門從東南亞販運糧食來大明賣,但基本都是回程順帶販運,不成規模。

即便如此,大明各地依舊被饑荒困擾,每年都要餓死不少人。

劉升用北美的鹽、皮草、鹹魚、黃金等,到別處販賣,購買糧食,肯定會加劇其他地方的糧荒。

可眼下這世道,他著實顧不了許多,只能先盡力保證崋部百姓不餓死。

想了想,劉升乾脆給柳大川支個招。

“老移民會因為三餐中主糧欠缺不爽,新移民會嗎?新移民只要有口吃的,就會心滿意足,更別說口糧中多是肉食了。

所以,新移民的口糧中鹹魚、醃肉等可以多些,這樣主糧消耗就不會那麼大。你說是不是?”

柳大川聽了眼睛一亮,道:“大帥點撥的是,確實如此!”

劉升一笑,沒再就這個話題說下去。

他覺得,這方法即便他不說,等新移民到來後,也會有下面的官吏提出來——這世上可從不缺少聰明人。

在驍騎衛的擁護下,劉升帶著柳大川來到一處河灣。

東邊一條河流在此與新洛河交匯,在河中形成了一個灘塗小島。

又因是旱季,河流水位相比雨季下降得厲害,大片河灘裸露在外,河水也變得較淺。

此時不少人正在河灘弓著腰,卻是在淘金!

這裡是崋部開闢新營地時發現的,無名河也因此被取名金砂河。

最初可以直接在河灘撿到小塊金子,甚至狗頭金。如今距離此處被發現已經過去一月有餘,稍大的金子都被撿完了,便只能從水裡淘金。

劉升視察了一圈,便將金礦管事叫過來,問:“現在這裡一天能淘出多少金子?”

“回稟大帥,如今每天至少能淘出幾十兩金子。若是有人運氣好,能撿到從金砂河上游衝下來的金塊,甚至是大塊的狗頭金,那當日所得金子便更多了。”

劉升聽了滿意地點點頭,又問:“金砂河上游還有適合淘金的地方嗎?”

“應該是有,但眼下最好的便是此處。”

“可有土人來襲擾?”

“土人如今巴結俺們都來不及呢,也不知道黃金的價值,哪裡會來這裡。”

劉升並不缺錢,所以對這個金礦產量還算滿意。

況且眼下這個出金量並不算少,一個月能有上千兩。放在大明那邊,絕對讓很多人紅眼。

可惜的是,這年頭有錢也不容易買到糧食···

一晃眼到了八月初六。

近八萬移民已被劉升轉運到北美這邊好幾天,都安排到了各大營地中。

五個新營地各分配八千新移民、兩千老移民,這便安置了四萬人。

河東、河角、西林這三個老營地再安置兩千多新移民,便又解決大幾千人。

龍首灣的鹽廠營、回龍灣的漁場營則共安置了一萬餘人!

另有南陽來的失身婦女九千多人,以及她們的孩子三千餘人,直接被安置在華初鎮等鎮子中。

這也算是給已經分田的老移民們發福利了——分了田的老移民更期盼成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嘛。

崋部雖然沒強制讓這些婦女嫁人,但將她們安排到各個鎮子中,鎮上的單身男人近水樓臺先得月,討媳婦自然變得容易起來···

華西鎮,東坡村。

李三將葛三娘、肖歡領到了一棟木屋前。

“兩位先進屋看看,缺什麼可以跟我說。只要咱們村能安排上的,我立馬叫人安排。”

說話時李三滿臉笑容。

他開心啊。

分田後,李三當了這東坡村的村長——東坡村跟蘇東坡沒關係,只因在華西鎮東三里一土坡上,這才得名。

之前村裡有一百戶人家,竟有六十幾戶都缺女主人。即便是他這個村長,如今都還跟名義上的外甥、侄子住一塊呢。

分田後,村裡已經因為單身男人偷窺別人媳婦洗澡、調戲婦女這類破事兒鬧到鎮上審判所好幾次了。

所以,缺女人就成了讓李三這個村長很頭疼的問題。

他之前聽說河西鎮有土人女子買賣,便專門跑去一趟。事情倒是真的,可問題是眼下村裡沒人買得起,除非集資。

但集資買土人女子也有不少問題要解決——他最近正考慮這事呢。

不等他考慮好,上面就給華西鎮分了好幾百婦女的安置任務。

他們東坡村也分了幾十人,一下子解決了缺女人的大難題,李三自是高興地不得了。

得知眼前葛三娘、肖歡之前管著一個營的婦女,李三便做主將他們三兄弟的房子讓出來,給這兩位居住,只希望能讓這兩位滿意,以後好給兄弟們拉紅線娶媳婦。

第一更。

錯字後面改。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橘子夏日

z小新賣蠟筆

若澤夢

小青兮

內耗?我要創飛所有人!

秋渠名山

TFBOYS的初戀

不刀自己

八荒禁神錄

闢寒

盜墓:瞎子,我來了

DM齊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