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楊文嶽移師郾城,宋獻策出使歸來

眼見劉升脫離騎兵隊伍幾十步,獨自迎來,袁時中心中暗暗敬佩,忙駕馬離開隊伍迎上去。

兩人在距離彼此隊伍都有近百步的地方相會。

袁時中下馬抱拳作揖,“袁時中拜見劉大帥!”

“哈哈哈,”劉升朗聲一笑下了馬,同樣抱拳,“早就對袁頭領有所耳聞,去年便想見一見,今日終得所願啊!”

袁時中道:“不想區區薄名竟能入劉大帥耳中。”

劉升過來抓住袁時中左手,攜手牽著馬一起向營地走。

“這些年天下不知多少義軍旋起旋滅,但真正對得起‘義’字的,就我目前所知,唯我崋部與袁頭領所部。

其他各部義軍,殺貪官汙吏、劣紳地主或有,但殘害的無辜百姓更多。

當我聽聞豫東出了個小袁營,與我崋部一般只懲貪官汙吏、劣紳惡霸,與百姓秋毫無犯,便覺得袁頭領定是我輩中人。”

聽了劉升這一番話,袁時中心裡既舒服又感動。

這年頭,舉義之後能帶著隊伍做到對平民百姓秋毫無犯,可是十分不易。

他起義至今雖然只有半年,卻已經有好幾位原來的兄弟因此事脫離隊伍,或是投了官軍,或是單幹。

如今聽劉升這樣一位佔據了一府之地的大豪傑對他苦苦堅持的信念讚許有嘉,並表示志同道合,他如何能不感動?

一時間,三十出頭、身高七尺的漢子竟然雙目溼潤。

他想起這半年來經歷的種種磨難,情不自禁道:“俺若知道在汝寧有劉大帥這樣一位志同道合的大英雄,早就率眾來投奔了。

也不怕劉大帥笑話,舉義以來,親友多有因俺身死的,麾下將士們沒能得享富貴不說,還經常餓肚子。

此番被那朱大典、花馬劉圍剿,若非閻先生及時出現,出謀劃策,俺們還不知會死多少人。

也幸虧劉大帥在朱皋大敗官軍,令那朱大典驚懼退兵,俺們才能擺脫官兵,來此投奔大帥。”

劉升鬆開袁時中的手,拍了拍他的胳膊,道:“天下各路義軍都不容易,像咱們這樣有原則,秉承‘義’字行事的,便更不容易。

袁頭領此番率眾來投奔,我不敢說保證讓頭領麾下將士都得享富貴,但肯定能吃飽飯,不再顛沛流離。”

劉升這話說得質樸而真摯,沒什麼虛的、花的,讓袁時中信任感大大提升。

他也不想再多做“考察”了,心頭一熱,便停下腳步,很正式地單膝下跪抱拳,“大帥高義,袁時中願入麾下,聽從安排!”

劉升連忙將袁時中拉起來,笑道:“我崋部便是上下級之間也不需行跪拜禮,在軍中更是隻需行抱拳禮、軍禮即可,以後袁兄萬不可如此了。”

就這樣交談了幾句話,劉升便收服了袁時中,連彼此稱呼都變更了,正式定了上下名分。

後面袁時中手下的幾個將領,見袁時中跟劉升一起走,周圍都是崋部精騎,原本還有些擔心的。

只因袁時中早有吩咐,閻爾梅仍留在他們隊伍裡,這才按捺住憂慮,跟著崋部騎兵隊伍走。

此時見袁時中對劉升跪拜,彼此言笑晏晏,顯然是正式確立關係了,這才放心不少。

到了營地前,袁時中見營地並不算大,並且看不到什麼人,不由露出疑惑神色。

劉升直接道:“這營地是我聽聞袁兄率眾來投,派人特意搭建的,只供袁兄及麾下部眾暫用。就是搭建得有些急,比較簡陋。”

“沒什麼,比俺們平日裡駐紮的營地已經好很多了。”

說話間,袁時中跟著劉升進了營地。

卻見除了一桶桶準備好的米飯和肉湯,還有一鍋鍋正在燒煮的沸水。

各營區塊壘分明,地上潑灑了生石灰,空氣裡也有生石灰水的味道。

劉升駐足,道:“袁兄可知我為何要緊急搭建這個營地?”

袁時中道:“不瞞大帥,俺心裡也正奇怪著呢。”

“袁兄可知三月起開封府便流行時疫?”

“時疫?!”袁時中聽了一驚,他雖性格忠厚耿直了點,卻聰明得很,立馬聯想到隊伍中近幾日越來越多的風寒病患,急道:“大帥是說俺隊伍裡也有人染了時疫?”

“我聽哨騎彙報說,袁兄隊伍中多有風寒症狀者,怕是有疫病患者的可能性很大。

時疫雖致死率不高,但我們也需要慎重應對,避免擴大。

所以我才派人搭建這營地,準備先將小袁營的疫病患者甄別出來,隔離治療,避免進一步擴散。

我已經命人去調集大夫、草藥等物資,稍後就能送來。但必須小袁營上下配合,才能儘快遏制時疫傳播。此事袁兄可能理解?”

“理解!”袁時中聽劉升做了如此充分的準備,只覺得找到了主心骨,“大帥有何安排儘管說,小袁營都會聽命行事。”

“這就好,”劉升點頭,“袁兄先去跟大夥兒說一說情況,讓病患自己出來,入住到指定營區···”

袁時中能堅守原則,到現在仍留在隊伍中的人,都是比較服他的。

再加上目前小袁營染了時疫的只佔少數,大多數人都害怕跟著染病,所以區別、隔離之事很快就辦好了。

小袁營一萬多人也全都入住到這個營地中。

劉升帶著三百餘騎兵回到親衛軍營地,同樣入住到一個單獨的小營地中,洗個熱水澡,換一身衣服,準備觀察三日···

四月十七。

劉升才從小營地出來,訊風營就傳來一個重要情報——楊文嶽從西平離開了!

如之前劉升跟眾將領開軍事會議討論的那樣,移師郾城。

得此訊息,劉升立即電令汝陽、確山,讓第五旅、第二旅從汝陽、遂平各出兩個團,分別去攻佔上蔡、西平。

同時命令赫連嶽率第六旅由泥河入汝水上游,同第二旅的兩個團一起攻佔西平,之後再取舞陽。

四月十九日,毛誠國領第五旅兩個團攻佔上蔡,大明知縣許永禧在縣衙自刎而亡,大明汝寧府推官官篆被俘。

四月二十日,赫連嶽領第六旅及第二旅兩個團圍困西平,射書勸降。

縣令高鬥垣開門獻城,成為大明第一個向崋部義軍獻城投降的官員!

隨後,赫連嶽率領第六旅向西而去,於四月二十二下舞陽,四月二十五下葉縣!

在派出赫連嶽向西攻城略地後,劉升卻是在項城對小袁營進行整編。

經過七日別營觀察與治療後,小袁營只有幾人病亡,並且都是本身便患有其他重病的

去除了時疫的威脅,又吃了一段時間的飽飯,小袁營上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氣色也變得很好,對崋部進一步歸心。

在這種情況下,劉升對小袁營的整編也得以順利進行。

小袁營總共有一萬五千多人。

但青壯只有八千多,剩下七千餘人都是老弱婦孺,且多為青壯家屬。

另外,小袁營跟此時的很多農民軍一樣,是“合股制”。

投崋前,最上面是袁時中這個大頭領,直屬部隊有三千多人。

下面還有四個普通頭領,分別是袁時中的老鄉劉玉尺、朱成矩,袁時中的族弟袁時成,袁時中的表弟張登科。

這四人麾下各有一千多“兵馬”。

小袁營的將士雖然裝備不怎樣,甚至沒多少精壯的,大多是精瘦模樣,但劉升在考察後發現,他們的戰鬥意志都頗強,甚至還超過常備軍多數士卒。

想一想劉升就明白了。

崋部常備軍雖然裝備精良,可經歷的戰鬥並不多,而且基本都是順風仗,並沒有經歷多少逆境鍛鍊。

小袁營雖然才出現半年,但從北直隸大名府的開州轉戰至南直隸鳳陽府的亳州,經歷過大大小小很多次戰鬥。

殘酷的轉戰將那些意志薄弱的都淘汰掉了,留下的自然都是意志頑強、身體根基也過硬的好兵。

因此,劉升只淘汰了其中一部分年齡太大或太小的,以及本身不想再打仗的,還有些傷病的。

最終剩下六千八百多人。

劉升先從其中抽選數百真正的精銳加入虎賁衛、勝捷衛、驍騎衛。

再從親衛軍、常備軍抽調一百多名骨幹摻入其中,為中低階軍官。又抽調數十名軍政員加入其中,編組了兩個團。

建第九旅,以袁時中為旅指揮,以原勝捷衛團副何柏靖為旅副,以驍騎衛原軍政員段雷為旅軍政員。

又任命劉玉尺、朱成矩分別為第九旅一團、二團的團指揮,任命袁時成、張登科為這兩團的團副。

這番任命出來三日後,劉升專門將袁時中叫來親衛軍營地談心。

“整編後第九旅的將士們反應如何?”

袁時中笑著道:“將士們都高興得很——俺們之前可是從未有過這麼多好兵器、好盔甲呢。

軍中伙食也很好,軍政員還教大夥兒識字學算,又講故事給大夥兒聽,這都是大夥兒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這便好。”劉升也笑著點頭,“等從其他各部抽到的將官、兵員到位,第九旅的旅部也就組建完成了。

到時候,你便帶領第九旅駐紮在項城,一邊訓練,一邊盯著開封府的明軍。”

袁時中正色抱拳,大聲道:“末將領命!”

接著,劉升又跟袁時中談論了一些第九旅的具體訓練事宜,便準備讓袁時中回第九旅營地。

卻聽有親衛在外面大聲道:“啟稟大帥,宋參贊來了!”

宋獻策回來了?

劉升微愣了下,便道:“讓他進來!”

第一更。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法千門

萬零凸四

名偵:晴天下雨

霧究

莫名其妙就證了道

隨意奔跑的褲衩子

緩緩入侵

荼阿靡

遺古之城

掠過潔藍馳楓林

謝邀,地府金牌社畜,忙著幹活

浪裡個浪裡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