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魔幻現實,荒謬可笑

楊文嶽目光銳利地注視著下方。

幾名來自舞陽、汝陽鄉兵的軍官不敢撒謊,紛紛講述各自見聞。

“督師,劉賊確實曾用紅夷大炮攻打舞陽,俺親眼所見!”

“賊軍火炮長近一丈,雖是銀灰色,但前細後粗,能打到兩裡之外,確實是紅夷大炮!”

“俺曾在賊軍行軍之後偵查過,其中多有疑似炮車的車轍,看數量,絕對超過十門!”

“···”

聽這些鄉兵軍官言之鑿鑿,楊文嶽想法有所動搖。

作為保定總督,他對紅夷大炮瞭解頗多,甚至監造過幾門紅夷大炮。

大明早在正德時期就開始仿造西夷火炮,尤其是在嘉靖年間,仿造了很多弗朗機炮,甚至反過來賣往南洋、西洋。

便是大將軍炮、虎蹲炮,也都有西洋火炮的影子。

學習外來先進技術嘛,不寒磣。

明知人家技術比你高出很多,卻仍閉關鎖國不去學習,愚昧百姓,乃至最終騙了自己,那才是春沙雕。

至於大明最早獲得紅夷大炮,是在萬曆四十八年,透過在肇慶打撈一艘紅夷(荷蘭)沉船所得,共計二十二門!

之後為了對付建奴,先是在天啟年間購買四門,又在崇禎初年購買十門,然後便開啟了仿造之路。

但紅夷大炮一門動輒耗鐵數千上萬斤不說,關鍵鑄造起來也沒那麼容易。

造一批紅夷大炮,動輒需要數個月,造完後其中還有不少不合格的殘次品。

並且紅夷大炮因太重不便用於野戰,大多數時候都用於守城。

所以從崇禎初年到現在,由朝廷主持仿造的紅夷大炮也不過數十門而已,基本都在北直隸、宣府、山海關以及關外寧遠、錦州等軍事重城。

各地巡撫、知府或偶有鑄造紅夷大炮的,一般也不會超過五門,並且都是口徑較小的紅夷炮。

當然,昔日登萊巡撫孫元化例外——孫元化曾在崇禎三年、四年於登州鑄造紅夷大炮二十幾門、弗朗機炮三百多門、鳥銃上千杆!

還以西法訓練出一支善使用槍炮的精銳。

可惜都因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叛變,便宜了建奴。

此後,朝廷便嚴禁地方巡撫大量鑄造槍炮。

出於以上認知,楊文嶽才覺得,“汝寧賊軍擁有至少十門紅夷大炮”這種事不可能。

然而,他又覺得高鬥垣和眼前幾個鄉兵軍官沒有理由、也沒有膽子欺騙他。

若此事是真的,他倒是能理解為何之前朝廷一點沒得到相關訊息了。

想必是中間獲得此訊息的地方大員,也認為賊軍擁有數門乃至十數門紅夷大炮之事太過荒謬,因此將此事當做地方謠言、訛傳,直接給忽略了。

但是···這幾人所述中仍有幾點他想不太明白。

“你們說賊軍紅夷大炮都是銀灰色?能用馬車拉著去攻城?”

幾人紛紛點頭,“確實如此。”

“那些炮確實能打到兩裡開外?”

“攻打汝陽時就是在兩裡之外開的炮!”

聽完,楊文嶽捋著鬍鬚道:“可據本院所知,紅夷大炮大都以生鐵鑄造,為灰黑色;少數以青銅鑄造,為青黑色;從未聽說有銀灰色的。

能打兩三里的紅夷大炮,起碼重五千斤,加上炮車便更重。

你們說賊軍用馬車拉著十幾門紅夷大炮到處攻城,不覺得荒謬嗎?”

說這話時,楊文嶽心裡已經在考慮另一種可能——高鬥垣與這幾個鄉兵軍官都通了賊,在合起夥兒來欺騙他。

這時,聽了好一會兒的虎大威也用打雷般的聲音道:“伱們怕不是與賊私通,故意誇大賊軍實力,想嚇唬我們退兵吧?”

“我等冤枉!”

幾個鄉兵軍官嚇得一下子跪了下來。

高鬥垣則氣得脹紅了臉,怒道:“我亦是朝廷命官,豈能隨便汙我清白?!”

虎大威瞪眼道:“那確山縣令便降了賊,你這西平就在賊軍眼皮子地下,卻安然無恙,我懷疑你與賊軍私通又怎了?”

張德昌這時也忍不住幫腔道:“高縣令,你們說賊軍擁有十幾門紅夷大炮,確實荒謬,有嚇阻我等南下剿寇的嫌疑。”

高鬥垣怎麼都沒想到,他面對猖獗賊勢,戰戰兢兢地地守著西平,還積極蒐集賊軍情報,換來的竟然是上官及武將的猜疑。

一時悲憤欲死。

他懶得跟虎大威、張德昌這兩個武將多說,直面向楊文嶽,紅著眼睛拱手道:“請督師還下官一個清白!”

楊文嶽不吭聲。

他原本就懷疑高鬥垣提供的訊息,剛才聽虎大威那麼一分析,更覺高鬥垣可疑了。

高鬥垣見此,哪還不明白楊文也的心思?

心裡更加悲憤,大呼道:“看來下官今日唯有一死方可自證清白了!”

說完轉身就往帳外走——楊文嶽中軍大帳內柱子都沒有一根,他又沒佩戴兵器,想自殺都沒法子。

他準備去西平北城門樓上跳樓自證!

誰知他還沒走出帳門,就聽見外面傳來又急又長的喊報聲。

“報——京師轉來六百里加急!”

很快,信使就被帶進來,向楊文嶽奉上一份急報。

高鬥垣心中好奇,倒是沒急著走。

只見楊文嶽拆看急報後,神色大變,一拍桌案站了起來,怒道:“高鬥光無能誤國!”

繼續看下去,他神色再變,滿臉不可置信地搖頭道:“賊軍有上百門紅夷大炮?荒謬!簡直荒謬絕倫!高鬥光等人定是想以此推諉過錯!”

上百門紅夷大炮?

聽見這話,別說虎大威、張德昌,便是之前提供賊軍有至少十門紅夷大炮的高鬥垣都驚了。

第一想法也是覺得不可能。

“督師,究竟發生了何事?”虎大威最先忍不住問。

這時楊文嶽也看完了急報所有內容,緊皺著眉頭坐下,道:“四月初九,高鬥光先後敗於固城、朱皋鎮,京營總兵黃得功歿於賊軍炮前,三萬多官軍折損大半。

之後賊軍追擊潰兵,順淮河而下,拿下了霍丘、潁上,進逼潁州。

高鬥光、王憲等為了防止賊軍攻打鳳陽,只能退守壽州。如今潁州等地怕是已經失守了。”

“三萬多官軍都敗了?”虎大威聽了滿臉不可思議。

出於以往的剿寇經驗,在他認知中,幾千官軍就能追著好幾萬賊寇打。

三萬多官軍便是對上擁眾三十多萬的李自成都不必慫,怎麼會敗給汝寧賊?

而且還是大敗,連黃得功那等悍將都折了進去,這怎麼可能?!

莫非劉賊在朱皋也部署了幾十萬眾?

想到這裡,他便問:“劉賊有多少兵馬參與了固城、朱皋之戰?”

“京師轉送的高鬥光軍報上說,劉賊也不過三萬多人,但卻有紅夷大炮上百門,虎蹲炮上千門,鳥銃數千。還說賊軍盡是精銳,不輸於官軍。”

說這話時,楊文嶽神情很是複雜,既有不信,又有驚疑、懼怕。

虎大威瞪眼道:“簡直胡扯!當紅夷大炮是大白菜不成?說賊軍有十幾門我都不信,更別說有上百門了!定是如督師所說,那高鬥光兵敗後想推諉過錯!”

楊文嶽點頭,想要接話,下方高鬥垣卻先開了口。

“我勸督師和虎總兵莫要太早下定論!”高鬥垣說著,看向楊文嶽,“我還有些關於劉賊的訊息,只因無法證明真偽,所以之前未曾稟報,現在便說出來,督師不妨參考一二。”

楊文嶽皺眉道,“你講。”

“那劉賊自去年攻下確山起,便與李、張、羅等流寇昔日行事大為不同。

傳言其攻下一地後,並不離開,而是在城中懲治貪官汙吏、劣紳惡霸——不僅抄繳了這些人的家產,還公開審判這些人,以此邀買人心。

除此外,劉賊一直在賑濟四方難民,來者不拒。先編其青壯為民勇,再擇取強者練為賊兵!

另外,去年劉賊在舞陽繳獲了許多鐵料,舞陽軍器局當時所有的兵甲、工匠亦盡為其掠取。

因此下官才認為,賊軍兵甲精良、擁有眾多火炮之事聽著固然荒謬,卻並非不可能,還望督師慎思之!”

楊文嶽聽完眉頭皺得更緊。

他也知道舞陽有軍器局,但並不認為這種地方小軍器局能存有多少兵甲。

倒是劉賊從舞陽獲得許多鐵料之事出乎他意料——說起來,似乎朝廷都沒能從舞陽獲取多少鐵料,劉賊又如何獲得許多鐵料的呢?

稍微想想,他便有了答案。

官辦鐵廠貪腐,民辦鐵廠眾多。

劉賊若是將舞陽的官民鐵場一網打盡,還真有可能獲得許多鐵料。

畢竟舞陽在春秋戰國時期便設有鐵官,便連其周邊西平等地,都已鑄造兵器聞名天下。

想到這裡,他道:“劉賊之虛實,我不會聽一面之言,你勿要多想,帶著你的人回城中吧。”

“是。”

高鬥垣帶著幾名鄉兵軍官走出大營時,不由望向東邊,心情複雜。

一是對崋部義軍於朱皋大敗三萬多官軍之事感到震驚。

二是,想到若非朱皋大敗的訊息及時傳來,他今日怕真的要一時衝動,跳樓自證清白了。

從某種意義上將,竟算是劉賊救了他一命,當真是讓人覺得可笑、荒謬···

之後幾日。

楊文嶽又陸續收到界首、沈丘、項城失守的訊息。

頓時覺得他這兩萬大軍待在西平不安全了,想要撤兵。

第一更。

看孫元化資料,吳橋兵變、登州失守後,孫元化幾次說服孔有德等人接受招撫,結果都因為大明朝廷黨爭,地方官員爭權奪利而被破壞,,,真的是搞笑啊。

大明真就亡於人事,而不是別的。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雲笈

滿心清夢壓星河

快穿:宿主又被瘋批神明覬覦了

御七太子殿

他是她的心動

雪初初

這個戰神她不當了

清心拂夢

我怕天黑的新書

我怕天黑

讓你進去反省,你進去泡獄警?

七個夜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