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葉縣急報

鄧州。

劉升在州衙中召開軍事會議。

“閻先生、劉先生,根據探子彙報,左良玉北上的大軍至少有五萬,我軍必須全力應對。

另外,如今李自成、羅汝才兩部都匯聚到了內鄉,意圖不明,很有可能是想趁機再攻打鄧州。

但我只能給鄧州留一營常備軍,另外就是剛整編出來的六個民勇營。

城內錢糧任二位取用,另外我還給閻先生先斬後奏之權。如此,兩位可有把握守住鄧州三日以上?”

閻爾梅對崋部諸多政策已有所瞭解,知道這先斬後奏之權,是給他用來在關鍵時刻對付城中某些個大戶、豪商的。

他也知道,與左良玉的這一戰對於崋部來講十分重要。

與劉煥對視了眼,便一起拱手道:“我等便是身死,亦會堅守鄧州,直至大帥歸來!”

劉升點頭,“好,那鄧州就交給二位了!”

其實劉升對鄧州的安危並沒有那麼擔心。

一則,李自成、羅汝才的攻城能力他已經見識過了——之前李羅二人沒吃敗仗、士氣高漲時,擁眾十萬都沒能打下鄧州,如今更不可能。

二則,鄧州城眼下對於崋部義軍來講還沒新野重要,即便真失去了,也可以再打回來。

再加上閻爾梅、劉煥確實是有能力的,將鄧州城交給兩人來守,劉升還是比較放心的。

離開鄧州,劉升率領崋部大軍從湍河順流而下,半日便至新野。

崋部偵騎則已往南派到了幾十裡外。

大軍陸續進入城外原來修建好的營壘時,楊魁五找了過來。

“稟告大帥,驍騎衛偵騎在朱集附近遭遇官軍偵騎!”

劉升問:“可曾交手?”

楊魁五道:“根據前方傳回的最新戰報,俺們折損三名偵騎,但斬殺了對方六騎,俘虜兩騎。經審問,當時官軍主力大概距離朱集不到十里。”

劉升聞言,示意隨行親衛開啟南陽的軍事地圖。

這幅地圖是劉升根據後世地圖,加上偵騎探查的資訊,重新繪製的,上面只有南陽府及襄陽府部分割槽域,十分詳細。

劉升一眼就在上面找到了唐白河東岸的朱集,又看了看手錶,見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鐘,便道:“如此看來,今夜明軍是趕不到新野郊外了。

當然,如果他們以騎兵來突襲,又另當別論。但騎兵突襲,很難瞞過我們的哨騎。”

自顧地說完這番話,劉升便對楊魁五道:“傳令給沈萬登、李定國,告訴他們,驍騎衛只需探察明軍動向,不必刻意與明軍探馬交手。”

“是!”

楊魁五應了聲,領了令旗,便去派人傳令。

在唐縣會軍後,劉升便將常備軍四個旅部的騎兵營調了出來,臨時分給沈萬登、李定國率領。

因此,從離開唐縣算起,平時沈、李二將都是率領兩個驍騎衛營、兩個常備軍騎兵營。

楊魁五則率領一營驍騎衛待在劉升身邊,隨時聽候呼叫。

此前汲灘一戰,劉升便是將楊魁五這一營驍騎衛調去東邊由李定國統帥的。在關鍵時刻橫插入闖軍騎兵雜湊群中,斬獲千餘騎,立下大功!

所以說,劉升本人會不會帶領騎兵打仗不重要,他知道誰能帶領騎兵打勝仗就行了。

將偵查及騎兵交鋒的事交給了專業人士後,劉升便開始巡查營壘。

按劉升的理解,古代軍隊臨時紮營有三個等級。

最簡單的一種就是隻紮了營帳的普通營地,只為臨時過夜,並不具備任何軍事防禦功能。

再次是營盤——要求軍中各部都合理紮營,並在外圍設定有柵欄、拒馬等簡單防禦設施,保證在遭遇敵人襲擊時,可以就地防守、反擊。

最後則是營壘。

一般只有軍隊在某地駐紮至少三五日,並確定將在此對敵,才會修築營壘。

營壘外圍有壕溝,還有土石壘造的矮牆,與柵欄、拒馬等相結合,敵人一時半會兒很難攻進來。

營地內則有排放生活汙水的溝渠,還有可靠的水源,甚至修建有箭塔、望樓等。

至於再往上一步,便是半永久性的軍事建築營寨了。

最後則是關塞、軍城這類永久性軍事建築。

之前崋部義軍攻下新野後修築的便是營壘,如今倉促間也難以升級為營寨。

但劉升巡查各個營地時,還是命令將士們抓緊一切時間,將營壘修整得更加穩固。

並不是說劉升一心打防守戰,只是為了應對可能被明軍猛攻的情況,有備無患。

本來新野的崋部義軍加民夫(實際是民勇)也不過四萬多人,城內安排一萬餘人,剩下的三萬多人城外一個大營就能安排。

可汲灘一戰收了三四萬俘虜,便讓崋部不得不修建了兩個大營(營壘規格)來安頓。

一在城南,一在城東,都在距離城牆一里多的位置,且都靠近縣城東南角。

這樣兩座大營便可以互為犄角,相互支援,不至於被敵軍圍攻。

另外,每座大營都分為前後兩部分,前營好像大半圓,將小半圓形狀的後營包裹著。(無論前營、後營,都分為多個小型營盤,小營之間都留有足夠大的空地。)

這麼做,是因為後營安頓的都是俘虜。

雖然俘虜也出自義軍,軍政員們又做了好幾天的思想工作,讓這些俘虜的思想、意識都有了明顯的改變,可到底存在著不穩定性。

即便俘虜都心向崋部,也是無法放在大營外圍抵禦明軍的——只能放在大營內圍。

為了進一步保證兩座大營的穩定性,劉升巡視大營的同時,讓包括四五千受傷俘虜在內八千多俘虜,都轉移到新野縣城內。

這樣城外剩下的俘虜不足三萬,每座大營只有一萬三四千人。

城南大營由親衛軍和毛誠國所領第五旅旅部,外加八個民勇營駐守。

劉升親任主將,毛誠國為輔。

城東大營由第六旅、第二旅、第七旅旅部,以及第七旅一個團(僅三個營,一營守桐柏、一營守鄧州),外加八個民勇營駐守。

以赫連嶽為主將,文宥為輔。

至於第二旅的另一個團,則和由新野鄉兵整編的兩個民勇營一起負責新野縣城的防守。

等劉升巡查完兩座大營回到大帳時,天已經黑了。劉升便和隨行的親衛軍將士,一起吃了頓臊子面。

他才吃完,還沒放下碗,就有急報傳來。

“大帥,葉縣傳來六百里加急!”

葉縣?

難不成是楊文嶽部搞事了?

還沒拆開急報竹筒,劉升便對內容有了猜測。

結果正如他所料,葉縣守將急報:虎大威率領一萬多明軍攻打葉縣!

透過帳內軍事地圖可以看到,葉縣在南陽府西北角,昆水上游。

楊文嶽、虎大威駐守的郾城恰在昆水、澧水的交匯點,也即是昆水下游。

葉縣還是伏牛山餘脈和淮北平原的交匯處,與裕州(方城)構成了南襄盆地連通淮北平原的重要通道。

此地位置如此險要,也難怪明軍會趁著崋部義軍主力戰於南陽之際攻打葉縣。

舞陽、葉縣、魯山、南召、裕州五處駐防任務都是由赫連嶽佈置的,劉升雖然在軍中文函上有所瞭解,但還是準備在問一問赫連嶽。

這種事必須當面說。

放下急報後,劉升便用對講機聯絡到城東大營的赫連嶽,道:“赫連嶽,葉縣傳來急報,你速速到我這裡來議事!”

“赫連嶽收到,馬上就來!”

幾分鐘後,赫連嶽便帶著旅軍政員王偉一起來了。

待赫連嶽行禮後,劉升將葉縣傳來的急報給他看了,隨即直問:“我們在葉縣有多少守軍?成分如何?”

第二更。

晚安~<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中界

稀有大聰明

彼時陽光好

A124

深淵的鳴笛

不千魚的奇幻之旅

在修真界和娘子種地

第一修仙葉家

雲之羽之宮遠徵哥哥!

遊子無依

我叫王小飛

森林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