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首領說豐收,知府坐火爐

“首領,紅薯大豐收啦!”

待劉升走近了,有幾個很早就遷來華初營的百姓熱情地打招呼。

劉升笑道:“這紅薯畝產千斤不算多,等明後年成了熟地,多施些肥,便是再增產個幾百斤也是可能的.”

聽了這話,周圍百姓以及高秀成都震驚不已。

畝產千斤在他們看來已經是個不可思議的產糧了,沒想到竟還能再增產幾百斤!

難不成這紅薯真是仙種不成?

沒有人再懷疑劉升的話。

畢竟畝產千斤的紅薯就擺在眼前,劉升沒必要說謊。

劉升其實還是將紅薯正產產量往少裡說了。

後世紅薯,起步都是畝產兩三千斤。

如今這百畝由後世薯種育苗遷插的紅薯,卻才畝產千餘斤,離後世正常產量可還差得遠。

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化肥(科學的農家肥其實也行)。

其次,便是新開墾的田地糧食產量本就沒那麼高,且這些紅薯還都是劉升根據資料教老農們摸索著種的,中間總有不盡如意的地方。

等明年在熟地上種植,技術更加成熟,再多施農家肥,魚鱗魚骨獸骨製作的磷肥等,增產是肯定的。

說起來,美洲的高產農作物,除了紅薯、玉米、土豆之外,還有南瓜。

但南瓜對種植要求稍高,生長週期要半年,且以大谷地的氣候,在春末夏初種植最合適,便還沒出現在華部的田地裡。

在眾人的矚目中,劉升又含笑大聲道:“大夥兒都加把勁兒,趕緊將這些紅薯收了,之後咱們再搶種土豆.”

其實華部從上洛部交換過土豆,只不過都留著做種呢。

只有上次劉升和李長文在小食堂吃飯,柳大川才讓人弄了一份土豆爆炒雞丁。

營地尋常百姓還不知道土豆的存在。

聽了劉升的話,就有人問:“首領,這土豆是啥?”

劉升道:“土豆也是北美這邊的作物,跟紅薯一樣長在土裡,而且產量也差不多高。

用土人的土豆種來種,估摸能畝產五百斤左右吧。

但我那裡囤有一些土豆好種,畝產應該也能達到千斤左右.”

譁!

聽完劉升的話,田地裡的百姓們再次震驚了,興奮地議論起來——

“又是畝產千斤?真的假的?”

“肯定真的,首領不會騙俺們.”

“畝產千斤,能接著紅薯種,這北美的土人也太幸福了吧?大明那邊要都能種紅薯、土豆肯定就不會有饑荒了.”

“···”

高秀成也很震驚。

想法跟周圍百姓一樣——有紅薯、土豆說不定就不會有饑荒了。

這時劉升雙手向下虛壓了下,示意眾人安靜。

隨即道:“這土豆雖然產量也挺高,但它卻比較挑地,要種在相對較好的旱地裡,卻不能太缺水,既怕冷又怕熱,要半年才能成熟。

另外,土豆如果儲存不好,發青了,吃了是會中毒的。

還不適合像紅薯一樣生吃。

所以啊,論起來土豆肯定沒紅薯那麼適合大規模種植。

不過,相比紅薯來講,土豆卻是一位很不錯的菜餚,燉、炒、炸味道都不錯,尤其是土豆燉牛肉。

為了咱們華部百姓家中以後能多一樣糧食,多一種菜餚,這土豆咱們必須得中,也必須得盡力推廣.”

百姓們聽得紛紛點頭。

卻又暗想:土豆燉牛肉?這菜估計外面的地主老爺都未必吃得起吧?首領也真敢說。

不過,土豆跟紅薯相比缺點再多,高產量也擺在那兒,而且能接著紅薯種。

就算重在差些的旱地裡,一畝只得三四百斤,那也是賺的。

須知,在大明原有的作物中,秋收一過,便只能種植冬麥。

土豆的出現,正好可以讓某些不適合種麥的地補上空缺。

劉升講完,示意百姓們繼續幹活兒。

或許劉升剛才這番話起了不小的鼓勵作用,百姓們幹得更有勁兒了。

劉升來到高秀成所在的地旁,示意親衛將兩個大包裹放下。

“高秀成,這是你爹託我帶給你的吃食和衣服,還有一封家書.”

高秀成這才知道劉升是來找他的,忙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走過來拱手行禮。

“見過首領.”

劉升將書信遞了過去,笑道:“聽王應泰說,你當初在府城奔走請求知府派兵來天目山時可積極得很,誓要剿滅我們這夥兒賊匪。

現在卻稱我為首領,怎麼,不覺得我們是賊匪了?”

王應泰被俘高秀成是知道的。

卻沒想到,王應泰被俘後將府城那邊的事也都告訴了劉升。

這讓他對官軍更加失望。

再想到是老爹幫忙抓捕的王應泰等數百官兵,高老莊等於上了賊船,已經沒法兒下來,他便再次向劉升拱手。

苦澀一笑道:“首領麾下義軍,比官兵更能打,且紀律嚴明。

首領又救濟難民,遷徙難民來這北美墾荒,行事比官府還官府。

俺若再稱呼首領等人為賊匪,那又該如何稱呼官府、官軍?

況且,家父既然幫義軍擒了王應泰等人,俺們高老莊便算是義軍一夥的了。

俺如今又是義軍的俘虜,豈敢裝腔作勢、倨傲自尊,對首領無禮?”

聽了這番話,劉升倒是真對高秀成有點刮目相看了。

高秀成能十六七歲考上秀才,聰明是肯定的。

但這個年紀的人,往往容易熱血上頭,鑽牛角尖,認死理兒。

沒想到高秀成在北美這邊呆了大半月,便有了如此大的思想轉變。

不過,當劉升目光掃過旁邊一堆紅薯以及高秀成滿是泥土的雙手,卻又隱隱明白了。

少年人的思想本就容易改變,更別說高秀成從少爺一下子變成俘虜,每日跟農民一起勞作,又見識過北美營地諸多令人震撼的物事。

然後,劉升就不禁想:或許以後俘虜了哪些沒有作惡,甚至待貧苦百姓不錯,思想上卻頑固不化計程車子、官員,可以將他們扔到北美這邊來。

讓他們跟移民一起墾荒、做工,用勞動及北美營地截然不同於大明的生產景象,來改造他們的思想。

回過神來,劉升對高秀成道:“我聽柳總管說了,伱在華初營這邊表現不錯,平日裡還知道幫上夜校的青年識字。

再考慮到你們高老莊確實幫了義軍不小的忙,你父親又甚是思念你,便準你寫一封回信。

但信件我們會檢查——你不得在信中透露山洞及北美這邊的事,便是暗示也不行。

可明白?”

“俺明白.”

高秀成說著再次向劉升一揖,“謝首領!”

給高秀成送了東西,又聊了會兒,劉升便去巡視營地了。

主要是看鹽工們的訓練情況,以及各營常備軍新兵的訓練進度。

至於高秀成,劉升即便是真想用他,也不會表現得那麼飢渴。

相比已經飽受磋磨的落地讀書人李長文,少年得意的高秀成原本心高氣傲,即使轉變了思想,也要多多打磨,如此將來才能擔當重任。

···

府城汝陽。

知府傅汝為最近感覺日子更難過了。

明明到了秋收,饑民應該有所減少才對。

可因為今年旱災範圍太大,之後又有洪災,偏偏之前上面還攤派給汝寧府許多稅賦。

各縣催收夏稅時,已經出了不少禍端,很有些百姓被逼造反。

雖然說多數都是才早飯沒多少日,便被他派兵平定,或剿滅或招撫。

可到如今仍有幾股反賊壯大,成了令他頭疼的頑寇悍匪。

如上蔡有個周家禮,聽說原是有兩三百畝地的小地主,竟然也在夏糧催收中殺了催糧吏書和里長一家,舉旗造反,旬月間便嘯聚數千人。

新蔡那邊有個叫陳爾學反賊,原是個童生,同樣舉起反旗,帶領數千人遊蕩在汝寧、潁州交界一帶。

羅山、息縣、光州、光山一帶,有李好、張揚二寇,竟弄得四位知縣都焦頭爛額,頻頻派人來請府衙出兵平亂。

便是府城周邊,也出現多股匪寇,稍微有名的如傅三、陳寨、白太微,部眾皆有數千人。

這種規模的賊寇(其中多是流民),官府派兵多了他們會跑,派兵少了又剿滅不了,著實讓人頭疼。

最近,通判朱國寶正籌劃剿滅那對府城威脅最大的白太微。

據說此女原是個沒有度牒的野道姑,不知怎麼跟白蓮教通上了關係。

於是自稱聖女,以為饑民看病為手段散播教義,暗謀造反,

被舉告後直接造反,已兩滅兩起。

聽朱國寶說,他此番收買了白太微一位極有分量的部下,已有十足把握將此妖女俘虜或擊殺。

想到白太微,傅汝為便又想到另一位更加棘手的妖女——從信陽州流竄北上的紅娘子。

先前派王應泰領一千六百營兵去天目山剿滅,本以為是十拿九穩之事,誰知去後竟七八天都沒訊息。

後來有幾個營兵從南邊逃回來,他這才知道,王應泰竟然在大水瓶寨外被反賊打得大敗,幾近全軍覆沒!

再之後,便是確山縣城知縣、主簿送來公文,說明天目山反賊曾攻入縣城,但又被他們設法趕走了。

以傅汝為多年任地方官的經驗,隱約覺得這個劇情很奇怪,卻又一時想不明白。

之後有縣城士紳暗中報信,他這才知道確山縣城竟然仍被反賊佔據著!

便連知縣蔡文鼎、主簿錢運生都被反賊控制了!

同時,他也知道了這夥反賊的首領已非紅娘子,而是一個叫劉升來歷的不明之人。

汝寧匪寇雖不少,可之前各地縣城卻都還掌握在官府手中。

縣城被反賊攻佔,甚至掌控縣裡官吏,確山是頭一個!

再思及汝寧其他賊寇,以及府城周圍的數萬饑民,傅汝為只覺得他如今並非是坐在知府位置上,而是坐在火爐上,並且周圍還佈滿了火藥堆!

又看了士紳報信描述的天目山反賊一些作為,傅汝為立馬意識到,這股反賊要比其他賊寇對朝廷統治威脅大得多。

如果沒有王應泰葬送一千多營兵之事,他立馬就會派兵去收回縣城,剿滅這股反賊。

可如今他卻不敢。

因為他很清楚,官軍若再度敗於天目山反賊之手,恐怕汝寧各地賊寇都將變得猖獗起來,到時要丟失的恐怕就不止一座確山縣城了。

無奈之下,他只能先派遣探子去確山打探天目山反賊的情況。

一則瞭解這股反賊的底細。

二則看能否像對付白太微那般,策反賊首部下,從內部將之瓦解。

算算時間,這兩日探子也差不多該回來了。

傅汝為才這麼想,便見一位幕賓走進來道:“府尊,李三等人從確山回來了!”

第一更。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15歲想跟咒術界最強並肩沒問題

精神崩潰www

狐妖:開局被全塗山追捕

仲季

柔弱大小姐異世生存

瑤妲

我的出道日常

只想掙米的日子

穿成路人甲後,我成了紅娘

妙識幾微

海島求生:我有一個小賣部

失眠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