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何必畏手畏腳?

天亮後,劉升讓陳三品帶路,來到西分嶺。

昨夜西分嶺匪寨五位當家的皆沒,去的是個嘍囉也只逃回來九個。

這些人雖然害怕得很,卻沒人離開。

其一是這西分嶺周圍有他們種好的小麥、高粱,收成雖然不多,但配些野菜、草根之類的,也能勉強保證他們今年不會餓死。

若是離開,外面哪裡能找到吃的?最終只能和那些流民一樣,成為路邊的餓殍,連屍體都被人吃掉。

其二,他們畢竟還有這麼多人,潛意識不認為劉升他們會主動找過來。

可當劉升真的找過來,哪怕他只一個人,這些人裡也沒一個敢站出來與之對峙。

劉升打量著西分嶺這小寨。

說是寨子,倒不如說是個小村落,只一二十間茅草頂的簡陋木屋,外面扎著半人高的柵欄,只圈了一二十畝地,還不如他在房山南坡弄得臨時寨子大氣。

隨即他環視聚集在他面前的二十來人,見所有青壯都是有家口的,心下十分滿意。

再注意到最旁邊有個牽著男孩的矮瘦婦人正滿臉擔憂地看向他旁邊的陳三品,劉升便道:“去跟你家人團聚吧.”

“謝劉東家!”陳三品喜極而泣,作揖道謝了,便跑去將婆娘兒子都攬在懷裡。

劉升隨即用洪亮的聲音道:“你們跟著馬七襲擊我劉家寨的事,我可以不追究,但從今以後,你們得跟著我,聽我的命令做事。

我來時看這周邊的麥子都熟了,給伱們兩日時間收麥,收完就帶著家當去我劉家寨.”

劉家寨是劉升給房山南坡寨子取的名字,低調而有時代特色,一點都不惹眼。

陳三品等人聽了這話又驚又喜。

喜的是劉升沒報復他們,反倒願意當他們的老大罩著他們。

驚的則是劉升讓他們離開西分嶺,似乎要奪取他們好不容易開墾的幾十畝山地。

為試探劉升的想法,有個長臉漢子壯著膽子問:“大當家的,俺們走了,這些地咋辦?”

劉升道:“這些地我會找別人來種.”

聽見這話,長臉漢子與其他幾家男人對視,都從彼此臉上看到了苦悶之色。

他們雖然是昨天夜裡去的劉家寨,卻也知道,哪裡原本是一片荒山,根本沒有地,也很難開墾出多少田地。

劉升如今這麼做,不是擺明了要奪他們在西分嶺的幾十畝山地嗎?

見這些人不說話,再注意到他們的神情,劉升便皺眉道:“怎麼,現下你們就不想聽我的命令了?”

攝於昨夜劉升的威勢,以及妻子在場的情形,即便到了這一步,也沒人敢反抗。

那長臉漢子上前兩步,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帶著哭腔作揖道:“求好漢爺給俺們留條活路吧!”

其餘人見狀也紛紛跪倒,連陳三品也如此,都一連聲地求道:“好漢爺給條活路吧!”

劉升眉頭緊皺,大聲道:“我怎麼不給你們活路了?讓你們去劉家寨,肯定會管你們一家老小的飯食,也會給更好的地你們種。

我是給你們一個過好日子的機會,不是逼你們去死!”

聽了這話,這二三十人終於噤聲。

旋即那長臉漢子遲疑著問:“您真能管俺們這些人的飯?”

劉升道:“不敢說讓你們頓頓吃飽,但在新地有收成前,絕對餓不死你們!”

這些人雖然心裡仍存著懷疑,可劉升都這麼說了,他們要還不願意跟著走,豈不是逼著劉升動手?

想起昨晚劉升連殺四位當家的,又發出強光法術的情形,這十戶人家的男人沒誰能生出反抗之心,相互交流了下,便一起拜倒,“多謝老爺收留!”

“不用叫我老爺,跟劉家寨那邊的人一樣,叫我東家.”

···

從劉升來到天目山,前後近半個月,竟然一滴雨沒下,山間已經有不少溪流乾涸,房山南坡前那條原本水量看著還算充沛的小溪最近幾天快要見底。

這讓劉升意識到,崇禎末年的大幹旱比他想象的還要可怕。

天目山這邊,即便再努力,恐怕也種不出多少糧食。

他房裡倒是庫存了不少“糧食”,還都是後世各種管飽且有營養的好貨。

但這些東西是沒法補充的,用一點少一點。

再考慮到歷史上今年秋天,李自成就會出山,席捲河南大地,收攬百萬流民大軍。

劉升覺得他必須再激進一點,充分利用空間門和北美的資源,儘快發展壯大勢力。

若是因穩妥保守發展得慢了,恐怕到時難以影響到大勢,甚至可能被大勢拍得粉碎。

何況,就空間門而言,他是具有唯一性的——其他人、動物要穿過去,必須得靠他。

他又在後世特殊部隊練就了一身本領。

如此,何必畏手畏腳?

···

中午,劉升帶著給西分嶺十戶人家造的戶籍冊子回到了房山南坡。

午飯後,他將柳大川幾人召集起來,道:“我準備明早再去毛家集買一批糧食,招一批人,明晚之前趕回。

你們將家給我看好了——若真遇到不能力敵的,就先跑路保住性命,等我回來再說.”

聽見這話,柳大川覺得他必須要勸諫了。

“東家,如今瞧著山裡的溪水也要乾涸了,沒水就沒法種糧食。

若是靠買糧食支撐,招來的人越多,消耗越大,東家便是有再多錢,怕也撐不了多久啊.”

鄒潤娘也出聲道:“如今糧價已接近往年的十倍,老天這樣旱下去,今年整個河南怕是都收不到多少糧食。

到那時,便是有錢也買不到糧,搶同樣未必能搶到足夠的口糧。

因此,招人之事還請東家三思!”

劉升見其他人也是一副擔憂、欲言又止的樣子,便道:“大家的擔憂我都明白,但招人的事我自有考量。

還是當初那句話,只要有我劉升在的一日,就不會讓大家餓死.”

次日天矇矇亮,準備充足的劉升到小李村騎上一頭寄養在李富昌家的騾子,前往毛家集。

騾子雖然不是馬,可趕路速度卻也比劉升步行快些,因此一個多小時後,他就趕到了毛家集。

難民潮帶來的畸形繁榮,讓毛家集的早上比十幾天前更熱鬧。

逃難的流民也更多,模樣更悽慘。

劉升看見,有的人沒賣出自己,就倒地上死了。

鎮子上富戶組織的收屍隊沒及時趕來,屍體就被一群紅了眼睛的男人搶走,拖到離鎮子並不算遠的小山谷中。

那裡炊煙裊裊,隱約傳來的怪味兒令人作嘔。

劉升緊皺著眉頭,看著各色各樣的流民,再次改變主意,準備儘可能的多挑些人走。

當然,為了基業的穩定,他不會濫發善心。

那些眼底發紅的,他絕對不要。

且儘量挑拖家帶口的,有一技之長的。

最終,劉升挑了足足二十戶。

約定好讓這些人跟他走後,他先從鎮子裡買來一大鍋粥,分給這些人喝,然後便讓他們在鎮子外面等著,他去買糧食。

到鎮子上糧店一看,打好的糙米灰面竟然從十幾日前的八錢銀子一斗,上漲到了三兩一斗!翻了四倍有餘,是崇禎初年正常糧價的二十倍!

————分割線————

【本文明末糧食計量設定:1石=10鬥=100升=1000合,特別說明,普通市民買糧一般都按升買,糧店一般也是按升標價。

【本文明末錢幣預設設定:1000文=1兩,1兩=16錢銀子】

【特別說明!】【這裡糧價是特殊時期特殊地點(受饑荒影響,還有奸商囤糧虛抬糧價)下的特殊糧價,不是正常糧價。

(因為少數讀者看到這裡糧價就沒頭腦開噴,不得不說明下——覺得不合理的,可以參考中學課本上牛奶商人寧願倒掉牛奶也不降價賣的情況)。

不要用我們太平盛世人的思維去思考亂世、末世。

文中糧價也不是作者瞎想的,是歷史資料上記載的。

【資料參考:崇禎中後期大多數地方正常時期的正常糧價是2兩一石。

【最後,後文如果看到糧價覺得數額大難接受的,如幾十兩一石,請自動兌換成多少錢一升或一斗去看。

一石糧食足夠一個青壯吃兩個月,每天吃飽那種,普通百姓買糧食根本不按石算。

文中主角是大批次購買,這才按石算糧價,讓糧價看起來高得嚇人。

(唉,解釋的心累)】

【這裡是免費章節,後面不會在正文中做這種大段說明的。

求收藏,求追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宗安寺

夢遊飽飽

【有幸】

佚牧

妹妹重生搶我婚事?讓給她!

富貴閒人兒

不被遺忘的青春

y魚兒水中游

快穿之圓夢腦洞大爆發

東山上的瘋驢子

快穿:瘋批大佬她嘎嘎亂殺

BT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