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輕取縣衙,知縣喊冤【求首訂】

“賊寇來攻打縣城了?!”一個年輕衙役忍不住驚呼。

剛叫完,後腦門就捱了一巴掌,卻是旁邊老衙役打的。

“瞎幾把叫什麼?沒看見裡面有不少穿著營兵甲衣的軍爺?還有走在最前面的那個,你仔細瞧瞧,是不是羅典史?”

年輕衙役仔細看了看,不禁眨巴了眼睛道:“還真是羅典史。

他們咋弄成這樣?”

“這還用想,吃了敗仗唄.”

這年頭,官軍,尤其是地方官軍,吃敗仗不稀奇。

鄉勇們瞧見這大群人直奔城門而來,原本也警惕起來,要拿兵器做準備的——不是準備阻攔,而是準備往城裡跑。

可瞧見裡面有不少官兵,領頭的還是羅典史,便都放鬆下來,繼續喝粥。

很快,羅典史就帶著幾百人來到城門前。

原本在涼棚中納涼的鄉勇頭領和縣衙捕快趕緊迎上來。

“羅典史,您這是怎麼了?”

羅懷玉滿臉狼狽,神色略有不自然,感覺到抵著後腰的匕首刺了下,趕緊道:“別提了,官兵在天目山中了埋伏,吃了敗仗.”

雖然猜到是官軍吃了敗仗,可聽羅懷玉親口這麼說,捕快和鄉勇頭領仍很吃驚。

“不是說賊寇只有幾百人嗎?三千人去打怎麼就敗了?”

“中伏也不至於敗吧?官軍有一千多呢.”

“王參將呢?他們沒逃回來嗎?”

兩人左一句、右一句地問起來。

羅典史感覺身後匕首又刺了刺,便臉一板,喝道:“這些是你們該問的嗎?都閃開,俺要進城向知縣稟報軍情!”

說著,便帶著身後的劉升等幾百人往城門洞走。

典史雖然不入流,卻也是正兒八經的官,是縣裡各種武裝的領導。

所以,羅懷玉一發怒,還說有緊急軍情要稟報,捕快和鄉勇頭領都不敢阻攔,任由羅懷玉帶著義軍偽裝成都敗兵進了城。

剛過城門,劉升便喝道:“動手!”

走在劉升左右的二三十個親軍立馬揮刀,砍向城牆邊的衙役、鄉勇。

只砍倒幾個人,剩餘的幾十人便一鬨而散。

外面的捕快、衙役、鄉勇見此驚變,大部分都往別處跑去,只有少數想進城,都被義軍毫不留情地斬殺。

“速速關閉城門!”

在劉升的呼喝下,城門很快關閉。

“文宥帶一哨常備軍、一百漁獵團戰士緊守東城門!”

“彭有義帶一哨常備軍、一百漁獵團戰士速去搶佔南城門,接應在城外埋伏的一哨常備軍!”

“其他人隨我去縣衙!”

劉升連續下達幾條命令。

進城的義軍迅速分為一小一大兩股。

除文宥這一哨人留守東城門外,其餘人都沿著大街向西直奔。

到了十字路口,劉升帶著幾十名親軍、一哨常備軍和三百漁獵團戰士向北直撲縣衙。

確山縣城內的佈局很傳統,十字大街將城區分成四大塊,縣衙卻在正北邊,坐北朝南。

一應官衙、倉庫也都在附近。

劉升帶兵趕到時,縣衙這邊還沒得到義軍進城的訊息,大門仍大開著。

幾個守門的衙役見狀立馬往裡跑,還想關門。

卻被幾個跑在前面的親軍弓弩手一波亂箭射倒。

隨即幾十個親軍就當先衝進了縣衙!

縣衙後院。

知縣蔡文鼎正在看一本小說——他這個人貪財卻不好色,唯愛看小說、聽戲曲。

正為話本中的劇情拍案叫絕呢,便聽前衙傳來喊殺聲。

隨即一家僕便奔入院中,滿臉慌張地喊道:“老爺不好了,賊兵殺入縣衙了!”

“什麼?!”

蔡文鼎一驚坐了起來。

“賊兵攻進縣衙了?哪裡來的賊兵?”

家僕急道:“老爺,甭管哪裡來的賊兵,先逃命要緊啊.”

“對對對,逃命要緊.”

說著蔡文鼎就跟家僕跑,剛跑出門又想起話本沒拿,忙趕回去拿了話本。

家僕看到十分無語,卻又沒法兒說什麼。

“老爺,我們先從後院牆翻出去,等弄清楚城中情況,說不定還能召集人馬把賊兵趕出去,那樣老爺就不用揹負丟失城池的罪名.”

這家僕拉著蔡文鼎一邊往後院牆跑,一邊出謀劃策。

蔡文鼎不吭聲。

他覺得賊兵都打進縣城了,那些衙役、鄉勇多半沒了指望。

想要奪回縣城?

不太可能。

然後他就想到了一些話本中,知縣在丟失城池後的殉國之舉,想著他若丟了縣城該怎麼死。

上吊?

投水?

還是服毒?

似乎都不是什麼好死法。

不待蔡文鼎想好,便已經跟家僕跑到了後院牆邊。

“老爺,我扶您上牆!”

家僕很忠心,要扶蔡文鼎翻牆先走。

蔡文鼎也沒客氣,在家僕的幫助下就往牆上爬。

可他平時沒鍛鍊,又有點胖,一時根本上不去。

正賣力爬著呢,便聽見有人大喊,“那兒有人要翻牆,定是知縣!”

“快追!別讓他跑了!”

隨著大喊聲,還有一群腳步聲迅速接近。

蔡文鼎嚇得一顫,瞬間倒了下來。

等他掙扎著起來,便被好幾個義軍圍住,刀子都架到了脖子上···

義軍幾乎沒遭到任何抵抗,便佔領了縣衙。

正中午的,多數吏員不在縣衙,可六房都留了值守書辦,都被義軍抓了,一個沒跑掉。

問明瞭倉庫所在,劉升便派人去佔據、看守。

這時蔡文鼎也被押到了劉升面前。

瞧見劉升大馬金刀地坐在縣衙正廳的知縣位置上,蔡文鼎又氣又懼,卻昂著頭道:“逆賊!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劉升道:“是嗎?那便將知縣老爺拉到東城門樓上,當著眾饑民的面活剮了吧.”

蔡文鼎聽了頓時嚇得臉色慘白。

心道:這怎麼跟我在話本里看到的不一樣?

賊首見我有骨氣,難道不該好言語地勸降我嗎?

就算要殺我,好歹也給個痛快啊。

活剮算個什麼事?

押著蔡文鼎的幾個義軍將士也是一愣。

他們還是頭回見劉升要活剮某個人。

但回過神後,還是拉著蔡文鼎出去,準備照辦。

蔡文鼎人都軟了,被拖出了縣衙正廳,才回過神來,倉皇哭喊。

“別殺我!”

“饒命啊,大王!”

“我上任以來沒做過什麼惡事,不該被活剮!”

蔡文鼎急中生智,終於喊了句有用的。

劉升本就沒想殺蔡文鼎,當即發話,“知縣老爺喊冤?那就把他帶進來讓我審一審.”

蔡文鼎被帶回正廳,依舊難以站穩,只能癱坐在地上。

劉升道:“你做沒做惡事,我半天也查不清楚。

我只問一句,這縣城外的上萬饑民伱為何不管?”

“大王明鑑,我管了呀。

三日放粥賑濟一次,活了不少人命.”

劉升聽了質疑:“三日才放粥一次能活人命?”

蔡文鼎哭訴道:“沒錢沒糧,三日放一次粥已然是我努力爭取的結果了.”

劉升道:“確山也算是豫南大縣,縣城周邊大戶眾多,城內也有不少豪富,你作為知縣竟然籌不到錢糧?”

蔡文鼎苦著臉解釋,“錢糧是能籌到一些,可先得上交賦稅,還得給縣衙上下發俸錢、工食,又要養鄉勇,能拿出來賑濟饑民的實在不多。

況且有些饑民都不是我治下的,而是從府城過來的,一日來幾百上千,我便是想賑濟,也賑濟不來呀.”

這時,隨柳二河前去佔領倉庫的安駿進了正廳,來到劉升面前,道:“啟稟首領,倉庫中只有500多石糧食,白銀1325兩.”

“才這麼點?”劉升皺眉。

蔡文鼎見劉升不悅,心中更怕,忙解釋道:“大王來的早了些,秋收在即,縣衙確實沒什麼錢糧.”

“你的意思是說,我該退兵回山裡,過一兩個月再來?”

“我絕非此意.”

“那你是什麼意思?”

蔡文鼎沒想到劉升這麼難糊弄,一時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劉升懶得跟蔡文鼎浪費時間,直接道:“你與被抓的書辦速速供出其他吏書住址,我派人去抓了。

然後你們帶著我的兵到城中大戶家徵收錢糧,天黑之前,徵收的錢糧數目能讓我滿意,我便饒你們一命。

記住,是向大戶徵收錢糧,而非窮苦百姓。

我的兵會監督你們,若有不對,我照樣不會對你們客氣!”

說完,示意士卒將蔡文鼎拉去跟之前抓捕的幾個書辦團聚。

沒多久,鄭二砫帶著一哨常備軍來縣衙覆命,表明他已配合彭有義所領的兩百人佔領了南門。

如今南門也關閉了。

劉升於是派人去傳令,讓協守的兩百漁獵團戰士上城牆巡防,監視饑民情況。

東、南兩門,各自只留一哨常備軍防守即可。

隨即問鄭二砫,“街上可有趁亂搶劫的?”

“有,還不少.”

這種事在城池易手時幾乎必然發生,劉升並不意外。

他當即命令道:“帶著你這一哨常備軍分兩大隊巡查街面,凡遇到搶劫、侮辱婦女者,當場斬殺。

再宣令百姓緊閉門戶,不得上街行走,不得故意生亂.”

“遵命!”

鄭二砫走後沒多久,蔡文鼎等人便供出了其他六房吏書(吏員、書辦)的名單、住址。

於是,劉升又派出兩百漁獵團戰士,分成四隊,各自帶一個書辦,按照名單、地址抓人···

剛聽說“賊兵”攻進城時,城內不論是富紳還是窮苦百姓,都心中惶惶,生怕賊兵大肆燒殺搶掠。

少數有見識的富紳則想得更多——他們想到城外還有上萬饑民,若是也跟著湧入城中,那縣城怕是要徹底大亂,甚至成為人間地獄。

甚至少數人都後悔之前沒多獻些糧食,好讓知縣把饑民打發走。

城東李家,稱得上是縣城第三豪紳。

在縣城外有一萬一千畝田地,四個莊子。

在縣城內則有七間商鋪,還有一座酒樓。

現任家主李功章雖只是個舉人,但其叔父卻是致仕的四品官。

雖然已經老糊塗了,可在確山仍有些影響力。

得知賊兵進城,李功章第一時間便讓護院、男僕緊守宅門、院牆,防止亂兵闖進來。

等了一陣子,沒見賊兵來闖,李功章便想派人出去打探情況。

這時卻聽外面傳來敲鑼聲。

隨即就有人高聲道:“首領有令!各家緊閉門戶,不得上街,不得生亂!”

又上到梯子向外張望的男僕下來道:“老爺,是賊兵.”

“閉嘴!”李功章先喝斥了句,“什麼賊兵?要叫義軍!還有其他人,都別稱呼錯了,給俺們家招來災禍!”

訓斥完僕從,李功章卻是皺起眉。

心想:哪裡來的賊兵,進了城沒大肆搶掠,竟然還維持起秩序?真是罕見。

城外饑民也不見動靜,莫非饑民沒趁亂進城?

謝謝訂閱的朋友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雲笈

滿心清夢壓星河

快穿:宿主又被瘋批神明覬覦了

御七太子殿

他是她的心動

雪初初

這個戰神她不當了

清心拂夢

我怕天黑的新書

我怕天黑

讓你進去反省,你進去泡獄警?

七個夜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