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龍江船廠與寶船廠

“想要保衛我大崋海疆,馳騁海洋,乃至爭霸全球,沒有一支精銳海軍是不行的。

而要想給建設出一支精銳的海軍,不僅得要世界頂尖的艦船、槍炮等裝備,也必須有一批優秀的將士。

為了表示對海軍的重視,朕決定先在親衛軍中設海龍衛,編練出一支優秀海軍,為後續的海軍建設打個樣。

麗亨文武雙全,在軍事上更是天賦驚人,可願意到海龍衛擔任將領?”

閻應元本就為劉升爭霸海洋的雄心壯志所折服,再聽劉升直言詢問,哪裡會不答應?

當即抱拳道,“微臣願意!”

劉升一笑道,“既如此,明日麗亨便隨朕一起視察龍江船廠吧。”

這才有了今日閻應元跟隨劉升的龍江船廠之行。

···

龍江船廠在南京城西郊江邊,因此,劉升等人出了外城的定淮門,沒走多久,便瞧見了龍江船廠的大片建築物。

對於龍江船廠的情況,劉升早就有所瞭解。

根據現存檔案,該船廠可以追溯到南宋初年,當時名為“都船廠”。

龍江船廠最鼎盛時期,自然也是永樂年間,因為它分擔了一部分海船建造任務。

當時為了保護這些戰船,還在江邊修建了水寨,名曰“沿江大使司船寨”,規模也進一步擴大。

又因船廠所在位置稱為“龍灣”,故該船廠後來還被稱為龍灣都船廠。

雖然雖然幾年後,宣德皇帝又命鄭和下西洋,卻也是大明朝廷最後一次組織下西洋,用的也是之前的寶船。

但實際上,龍江造船廠卻是以製造河船為主,如座戰船、漕運船、巡船、哨船、快船、黃船乃至民用的漁船。

並且寶船廠是在永樂三年轉為下西洋而成立,故名寶船廠,又稱“南京海船廠”,也即是專門製造寶船這類用於海洋航行的大海船。

寶船廠當年建造的則都是千料以上,乃至四五千料的真正大海船。並且寶船廠隸屬於大明兵部,龍江船廠卻隸屬於工部。

然而,在朱棣去世後,朱高熾繼位後很快就下旨“罷西洋取寶船”,寶船廠也因之落寞。

劉升既要建設大崋海軍,若有可能,當然希望恢復專造海船的寶船廠。

寶船廠也在南京西郊,卻在秦淮河西岸,夾江以東,即龍江船廠的南邊,離江東門更近些。

元代海貿依舊興盛,故龍灣都船廠並沒有閒置。

不過,劉升也是看了秘書處整理的文獻,才得知龍江船廠並非歷史上為鄭和下西洋造寶船的寶船廠。

因為對金戰爭需要,江南各個船廠發展迅速,作為官辦船廠的都船廠自然也發展很快。根據建康府制置使司的文獻統計,大略可考造船、修船共三千五百多艘!

由此可知當時兩者區別之大。

當時完顏九妹(趙構)本想定都金陵,但因金兵逼近江北,他便嚇得逃去杭州了。但“都船廠”卻是在此期間設立,因之得名。

這些船都在千料以下,甚至大部分都在四百料以下。

明初,朱元璋建都金陵,自然也相當重視該船廠,不僅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擴大其規模,而且令旗專造戰艦,至嘉靖年間方改名“龍江船廠”。

反倒是龍江船廠,直到崋軍攻佔南京時,依舊在運作著。

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後,剩餘的寶船也停留在該廢棄船廠吃灰,任風吹雨打,最終都成了一堆朽木。

所以,寶船廠實際在朱棣去世的當年就停產了。

然而,因下西洋而誕生、繁盛的寶船廠,同樣隨著大明下西洋活動的停止而迅速衰亡,可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反倒是龍江船廠,因為製造河船、小船,甚至多數時候以修船為主,存續至今。

另外,只看廠址大小,龍江船廠也並不比如今幾乎找不著的寶船廠小多少——佔地足有一百八十餘畝!

當劉升坐在馬匹上眺望眼前的船廠建築時,大崋的龍江船廠廠長張千帆率領廠中部分官吏在門口向他行禮。

“參見陛下!”

劉升回過神,抬手道:“平身。”

“謝陛下!”

之後,隨行侍衛先分出兩個營進廠排查危險兵進行布放,劉升這才帶著一大票隨行人員進去。

剛進廠內,張千帆便開始向劉升介紹龍江船廠的一棟棟建築名稱及其功用。

“陛下請看,那裡是廠內官吏的辦公所在,也是以前的提舉司衙門。旁邊則是以前的都水分司衙門、官齋(食堂)、指揮廳等···”

其實去年崋軍入主南京後,劉升就來過龍江船廠一次。但因為他下令發展龍江船廠,相較於一年多前,船廠自然有了不小的變化。

組織結構、人事等方面的變化先不說,單是場內建築、景物就與劉升去年所見大有不同。

在大明,龍江船廠雖隸屬於工部,有朝廷的背景,可大明朝廷從來都是需要時才派官員帶著資金入主,重視一下;不需要時就仍在一邊,任其自生自滅。

比如在嘉靖年間倭寇猖獗時,在萬曆援朝時,都曾派能臣幹吏入駐龍江船廠的記錄。

至於其他時候,龍江船廠就是小透明,根本不會入大明皇帝和朝中重臣的眼。

到了崇禎年間,大明朝廷經濟困難,就更不可能重視龍江船廠這個“吞金獸”了。

龍江船廠為了存活下去,除了私下裡接各種民間的活兒,就是削減工匠人數,乃至將一些坊區挪作他用。

此時,張千帆帶著劉升等經過了東邊的官衙區域,來到了西邊的生產區,著重介紹的,便是過去一年船廠對荒廢作塘(船塢)的重建。

“陛下請看,以前我們龍江船廠鼎盛時,作塘多達七個,可以同時建造七艘船。

後來因明廷節省開支、削減船廠經費,作塘便一再縮減,最少時只保留了兩個。

其他的都讓船廠工匠的家屬租去改造成水田種稻,以貼補廠衙和匠戶,勉強維持船廠運作。

如今有陛下旨意,朝中大力支援,過去一年我們不僅將荒廢的五個作塘都重建好,甚至還多修建了兩個。

也就是說,如今船廠可以同時開建九艘船!”

張千帆說的唾沫橫飛,卻發現劉升神色平靜,並沒有什麼高興的神色。

於是他趕緊加了一句,“據說,昔年寶船廠最繁盛時,也只是有七個作塘而已。如今龍江船廠擁有九個作塘,已經超過了寶船廠···”

見劉升仍不高興,張千帆語氣便越來越弱,甚至莫名害怕。

好在此時劉升終於開口,問:“如今龍江船廠可能建造工部所給圖紙上的風帆戰艦了?”

原來,劉升之所以不太高興,是因為沒在船塢中看到風帆戰艦(蓋倫船)。

他去年就將風帆戰艦圖紙交給工部了,雖未下令要求龍江船廠限期造出多少艘,可一年多了,一艘風帆戰艦都未見,他自是不高興。

此時龍江船廠雖然有九個船塢,但只有五個船塢在造船,則都在修船。

這樣的效率在劉升看來仍舊太低不說,那五個在建的船也都是座戰船或福船,而非風帆戰艦。

倒不是說劉升看不起福船等傳統船隻,而是這些船隻確實不適合用來裝載火炮。

若是底下人敢陽奉陰違,私自擱置或者故意拖延風帆戰艦的建造計劃,劉升絕不介意發雷霆之怒,狠狠懲治一批人——哪怕這裡面有他以往所重視的技術型官員。

張千帆看了工部尚書幾個工部主貳官員一眼,才硬著頭皮道:“啟稟陛下,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開建。”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三次世界大戰爭

一道蒼老的太公望

拉妮的王

第七號修復者

嗯?怎麼變成了貓娘?!

容與愉於

神明誕生之時

錦衣夜行燕貳

穿書:瀟瀟暮雨子規啼

出雲hanna

半妖公主太無情

酒酒恦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