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姬發因為連番打擊而暈倒的時候,姜林和一群人正在圍觀桌上的五顆紅薯。

沒錯,確實是五顆紅薯。

就像上次發現棉花種子一般,種植隊的人牢記姜林的吩咐,經常派人外出探索各種未知的作物,這次有兩名隊員在一片沙土地行走時,被地上已經乾枯的枝蔓絆倒在地,好巧不巧地帶出了這僅有的一株紅薯,五顆成人拳頭大小的紅薯兩人從來沒見過,但牢記首領叮囑的二人還是小心翼翼地將這從未見過的作物收起帶了回來。

看著二人帶回來的東西,姜林淚流滿面。後世的姜林如果說有什麼食物最深惡痛絕的話,那便是紅薯,並且是天生對這種作物難以下嚥。看到二人帶回的紅薯時,姜林第一反應是“老子都逃到三千年前了,還是逃不掉紅薯的摧殘。”

但是冷靜下來後,姜林恨不得跪下來謝天謝地。這玩意是啥,是紅薯,是不挑種植環境、產量很大、宜菜宜飯的紅薯,尤其是在這個時代農作物種類極其稀少的情況下,二人能找尋到這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才從美洲傳到東南亞、繼而再傳到中國的東西,真是上天的恩賜啊。

細細想來,應該和之前姜林分析的那幾株棉花的原因一樣。後世的歷史記載諸如棉花、玉米、紅薯、土豆這些農作物都是從外國或者別的大洲傳到中國的。但是在此之前,就一定能肯定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沒有出現過這些作物的影子嗎?或許有一種可能就是這些作物在天地生成的初期造物主將其平均地分散在各個大洲之上,但是少之又少的存在沒有引起人類足夠的重視導致滅絕。

這種思路目前在棉花和紅薯兩種作物上都已經得到驗證,那麼後面是不是還有新的發現,此時此刻的姜林並沒有過多地奢求。此時的姜林一門心思地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桌上的這五顆紅薯之上,整整半天的時間,姜林望著這五顆紅薯就如同五顆金礦石一般喜愛無比。邊上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的,卻都不敢打擾沉浸在這種著魔狀態中的姜林。

“去,請兩位夫人和巫來看看吧,看看首領是不是著魔了!”看著姜林望著桌上的紅薯一直髮呆的黑石工終於看不下去了,對黑石平吩咐道。

黑石平領命前去,片刻後黑石月和順姬二人聯袂而來,走到跟前看著姜林痴迷、陶醉的模樣二人的臉色均微微一變。

“哥,這是怎麼回事?”黑石月朝邊上的黑石工問道。

“我也不知,只知道種植隊的人外出尋到這幾顆從未見過的作物,首領見了便成了這副模樣。已經小半天了,實在是沒辦法,這才派平將你二人請來。首領最近可有什麼異常?或者是此物有什麼魔性,讓首領著了魔?巫呢?怎麼巫還沒來?”黑石工對二女說完,看著姜林愈發痴迷的狀態,趕忙朝邊上的人喊了一嗓子。

“啊!都來了,你們都來了。快坐下說。”被黑石工一嗓子喊得終於回過神來的姜林看了看黑石工以及兩位妻子,還有幾個種植隊一直沒有散去的人,趕忙說道。

“首領,你這是怎麼了?此物是何物,怎麼讓你著了魔?”黑石工見姜林恢復正常,臉色稍微好了一些,趕忙問道。

“著魔?哦!我剛著魔了嗎?”姜林感覺到臉上些異物,忙用手擦了一把,剛才因為後世對紅薯的深惡痛絕而流的淚水被姜林一把揩個乾淨。

看著手上的淚水,姜林穩了穩心神,又示意眾人坐下,開口道:“你們有所不知,我這是喜極而泣啊。此物……此物怎麼說呢,簡單說來,就是此物是極好的。怎麼個極好法,此物可當菜,可當飯……”

“首領您是說此物可以吃?”邊上的幾位種植隊的人不待姜林說完,便開口說道。

“不錯,此物可以吃!”姜林斬釘截鐵地說道。

“首領,此物我們以前可從未見過,你試也不試便說此物可吃,是不是有點貿然?”一位年長的農人顯然有些不可思議姜林的舉動,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好,好,好。作為種植隊的人,有這種嚴謹的態度很好。每一種新發現的作物能不能食用,是需要長期的摸索和實踐才能得出結論的,你能不以我的一句話便接受結果,可見你確實適合幹這項工作。”

“不過此物確實可以吃,你們應當知道,我的祖上可是嘗百草的神農氏。另外我師父他老人家也向我展示過此物,說種植此物不挑土地,即便是不適合種植糧食的沙土地,乾旱的地方,都能種此物。”

“另外此物產量極大,大的超乎你們的想象。這麼說吧,有了此物,再加上種植隊新開墾的那些土地種植糧食,以後我們晉陽鎮幾乎不會再出現捱餓的情況。你們聽清楚了,我說的是捱餓,而不是餓死。此物大面積種植,以後所有人都能頓頓吃飽。”姜林撫摸著桌上的五顆紅薯,猶如撫摸黑石月、順姬二女光滑的面板一般,那種色眯眯的眼神令邊上的二女微微的生出了一絲醋意。

“首領,此話可當真?”黑石工一激動,便猛地起身,手扶著桌子臉湊上前來,看著姜林的臉問道。

由於起身過猛,長條凳另一頭的年長農者一個不穩,撲通一聲掉到地上。眾人趕忙七手八腳的上前將人扶了起來,整個過程逗得二女嘻嘻哈哈樂個不停。

待眾人又重新坐定,二女也忍住笑聲後,姜林定了定神,看了看黑石工嚴肅的說道:“工兄弟,你認識我不是一天兩天了,我何曾欺騙過你?我承諾過的事情可能時間上會有些延誤,但哪件事最後沒實現?”

“太好了,太好了。首領如此說,看來此物是真的極好的。”黑石工沒接姜林的話茬,轉頭朝邊上的其他人興奮地喊起來,其他人跟著黑石工一起歡呼了起來。一時間晉陽鎮內的人不知道發生了何事,都停下手頭的活計朝公廳的方向望了過來。

“那夫君,我們可不可以嚐嚐此物味道如何?”順姬待眾人心情平靜下來,便朝著姜林問道。

“呔,你這妹子真是找打。總共就五個,是要當做明年繁殖的種子。我們要嚐了,明年就要少一顆種子,少了這一顆種子,可能距離大規模種植就要晚很久。真是不懂事!”不待姜林開口,邊上的黑石月瞪大眼睛數落起順姬來。

“月夫人說的是!”眾人紛紛點頭讚許道。

“你這個饞貓!放心吧,如果下一季試種成功,收穫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嘗一口。再試種兩季,此物便可以當做普通的作物放開了吃。不過現在不行,現在只有五顆,很珍貴的。”黑石月唱了黑臉,姜林只能唱紅臉。

“哦,知道了!”順姬調皮地吐了吐舌頭,低下頭不再言語。

“此物裹著一層紅色的皮,我便將此物命名為紅薯。好了,此物先由我收起來,等到了春天,我們便試種紅薯。”姜林最終將此事敲定下來,眾人便紛紛興高采烈的離去,只留下姜林、黑石工、黑石月和順姬四人。

“這些時日北邊的進展如何了?我這段時間忙,也沒顧上去北邊看看!”姜林望向黑石工兄妹倆和順姬,略有所思地問道。

這七八日姜林確實忙,但晉陽鎮中普通人還真不知道姜林在忙些什麼。便是黑石月和順姬、黑石工以及紅石郊、紅石洪兩兄弟這些家族眾人也不知姜林在忙些什麼。只知道姜林帶著黑石平自上次釋放了五國首領和被俘軍士之後,便鑽進西山的鍊鐵場不再出來。之後又派人吩咐黑石工將一批能工巧匠分配到鍊鐵場,便沒有傳出任何音訊來。

此時已經逐漸地進入深冬季節,按照以往的傳統,晉陽鎮中為數不多的老人、那些家中有幼兒以及還有身孕的婦人也逐漸地減少了外出,避免生病難以治療。

有限的毛皮製作的禦寒衣物供給了各個駐外的生產隊,其他的便提供給了按計劃正在加緊建設的各處建築隊。所以此時的晉陽鎮較往年比顯得忙碌,雖然忙碌,但所有事情都已經按部就班,所以姜林在與不在倒沒影響各處的生產建設。

這段時間姜林帶著紅石擴和一幫能工巧匠鑽在西山鍊鐵場的一處隱蔽的山溝里正在試製之前所說的大殺器。

熟悉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人應當都知道以弓弩為首的遠端武器是古代冷兵器戰爭中不可或缺、甚至可以直接影響戰爭走向的存在。而姜林所說的大殺器是遠端武器中的王者——床弩。

上次狐帶著幾國的軍隊來攻擊晉陽鎮,著實令姜林後怕。來到這個時代,姜林第一次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面對著十五輛戰車組成的正規軍方陣,晉陽鎮臨時拼湊起來的民兵隊伍確實無法實施有效的抵抗。若不是使用最無賴的偷襲戰術將號令者俘虜,迫使敵軍放下武器,結局如何真的不敢想象。

經過這件事情,姜林意識到晉陽鎮、唐方需要儘快地在防衛力量上進行加強。所以在幾國贖人的條件中,姜林要了共二百多副青銅鎧甲,加上此前俘獲的軍隊中繳獲的幾十副青銅鎧甲以及步兵的皮甲,姜林打算儘快的組建一支強有力的常備軍事力量。

現在晉陽鎮的武器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按照姜林的要求,制式武器唐刀的打造技術已經近乎成熟。雖然還無法達到後世那種已經有了夾鋼技術的刀具的完美程度,但是面對這時代手持青銅劍甚至銅製劍的敵人時還是佔有極大的優勢。

另外近期又按照姜林雕刻的模型打造了幾個鐵質的矛頭,從朝歌來的工匠中尋得懂得製作長杆兵器的人,很快便製作出了長矛的樣品。經過姜林和幾名巡邏隊武藝非凡的隊員試用,眾人紛紛稱讚不已。

相同條件下,這種鐵質的長矛頭可以輕鬆洞穿皮甲,極限試驗可以洞穿十幾層制式的皮甲。而此前的青銅戈或者矛,由於要保證尖端的強度,所以必須有厚厚的脊,並且還非常的寬厚,所以能洞穿一層皮甲便算是非常鋒利的。並且連續多次使用後,青銅的刃部便會變鈍甚至崩刃,無法持續進行有效的殺傷。

當姜林連續使用鐵質長矛幾次洞穿十幾層皮甲後,眾巡邏隊員紛紛目定口呆,尤其是那些從朝歌來的軍士,更是將這種堅硬、鋒利的兵器視若神器。再聽到姜林承諾後期人手一柄長矛一把唐刀後,更是對自己的首領欽佩不已。

而說到遠端兵器,這個時代的遠端兵器便是弓。但是弓的使用需要極高的技巧,擅射者需要極高的天賦。以目前晉陽鎮的人員素質來看,能湊得近百名擅射之人便是幸事。在百般掂量之後,姜林將弩推了出來。弩的製作和弓的製作工藝要求上基本一致,弓材、弦材的要求幾乎和弓一模一樣,但是增加了弩臂之後,便使得操作簡單了很多,即便是一些新手也只需要在簡單的訓練之後便能操作。

所以當姜林將這一構思剛在紙上展現出來時,亞便跪在地上對姜林一番歌功頌德。作為一個常年和軍隊打交道的職業軍人,略微一思考便能想到這種兵器操作簡單的特點,也深知組建一支像樣的遠端攻擊隊伍便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礙於人員的素質而為難時,怎能不對“發明”此物的姜林膜拜?

但是無論是唐刀也好,鐵矛也罷,還有能替代弓的弩,都只是在此前的兵器範疇內進行了一些改進,有些是樣式上的,有些是材料上的,但終究是沒有太大的質的提升,只是讓晉陽鎮的裝備精良了一些,防衛力量訓練簡單一些。但是當姜林將三弓床弩的概念推出來,尤其是姜林說的可以以制式鐵矛為箭鏃,預計射程在五百米左右的時候,眾人沉默了。

眾人能不沉默嗎?首領往日裡是厲害,但是這次牛皮是不是吹的有點大了?弓的射程一般在二百米,而有效射程百米左右。弩的射程,經姜林講,會比弓要遠上一些,能達到三百米已經讓眾人讚歎不已,而這床弩的射程能近五百米……但是按照首領的行事風格,往日裡的一些大話後來都一一實現了,想必確實是可以實現。這麼長的長矛射出去千米,如果準頭夠的話,這得穿多少人?想想都毛骨悚然。

姜林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這個時代工具落後、物資落後,弓和弩的大批次製造需要幾年前就開始儲備各種物資,做各種準備工作。晉陽鎮以前有懂得製作弓的人,名員。此人常年為原黑石村落製作各種狩獵以及防衛使用的弓箭,所以手頭略有一些材料。

想大規模的製作弩,現在就要開始儲備物資,準備風乾合適的木材。而員手頭僅存的那些物資,夠現在製作幾把弩的樣品。想規模化地製造弩再達到規模化地人員裝備,那真的需要太長的時間。姜林瞭解了這些後,決定試製兩把弩的樣品,測試一下,給眾人打一針強心針,剩下的物資便要用來專心的製作床弩。

原因無他,弓弩大批次列裝現在比較困難。即便大批次列裝了只能和此時周邊的敵人打個平手。如果規模上再無能壓制,那真的是讓人牙疼的事情。但是床弩一旦試製成功了,如果那種震懾效果如同此時眾人聽到自己的描述後的反應一樣,那麼自己的目的就達到了。

試想敵我雙方在弓箭的射程外剛列好戰陣準備搏殺,突然從敵人的陣中射來一支兒臂粗、長好幾米的鐵矛,將好幾名戰友穿成了糖葫蘆。那麼這場仗還怎麼打?

這便是姜林的設想。數量上無法和敵人比擬,那乾脆直接來個大殺器,有這麼三兩座床弩時不時地射出去一支,會在戰陣之時對敵人計程車氣進行有效打擊。

姜林如此想,也如此進行了實施。所以,現在西山鍊鐵場的山谷,便被姜林搞成了秘密的試驗基地。專門試製姜林吩咐的兩種遠端武器,弩和床弩。

待姜林和一眾工匠開完研討會,眾人紛紛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再結合後世的一些知識,床弩以及床弩的核心——弩機的圖紙終於敲定了下來。之後床弩的試製工作交給十名工匠後,姜林便帶著黑石平優哉遊哉的返回了晉陽鎮。

好巧不巧地剛進晉陽鎮,便在公廳門口碰到了種植隊幾名外出歸來的隊員。待幾人小心翼翼地掏出那五顆紅薯後,姜林一屁股坐在公廳的臺階上僵住了。

眾人小心翼翼地將姜林扶到桌邊坐定後,姜林便盯著桌子上的紅薯開始了開頭的那一幕。

“我從北邊工地剛回來,這幾日,洪兄弟已經率人將八座廂房的地基打好。你還別說,看那建好的地基,這廂房便是比你那首領之屋還要大許多。想必日後那寢宮,還有議事大殿會更宏偉。聽洪兄弟講由於人手充足,並且居民們聽說這八座廂房是給那些孕婦還有照顧小兒的婦人們居住的,幹勁非常的足。預計八座廂房有十天便可全部建成。還有首領之前所說的那種以煤取暖的火牆的設計,洪兄弟也打算在建設廂房時試一試,如此一來,建好的廂房只需要火牆通火烘兩天便可陸續地安排那些急需安置的婦人住進去。”

“另外汾水的水位已經逐漸的降了下來,等八座廂房建好,可安置百餘名急需安置的婦人之後,那時候汾水的水位就會降至最低,建築隊便會全面的轉向汾水開建石橋,目前所需的石材已經全部就位。”黑石工繼續說道。

“嘶,速度真快啊。有了你們這些得力之人,我晉陽鎮的建設還真是迅速啊。”姜林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朝黑石工稱讚道。

“這也是首領天縱聰明,給我們帶來這麼多新技術,才得以保證這建設速度如此迅速。那水泥,那青磚,還有那胡基,我這幾日在北邊的工地上都見過了。那水泥混入細沙,再用水攪拌,竟然可以將青磚粘接得如此堅固,此前想都不敢想。”

“用那青磚和水泥建成的地基牢固、可靠,還非常地美觀,便是連郊、洪兩位從朝歌來的兄弟也是對這些東西讚不絕口。有了首領的新技術,我們下面這些人就是忙點也值了,只要家人都能住進那麼好的房子,我們苦點累點真的沒什麼。”黑石工不失時機地表態道。

“工兄弟能如此想,我姜林非常欣慰。你我都是一家人,只要我們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大家便都能儘早地過上好日子。明日你,我,還有月、順姬一起去北邊工地看看,慰問慰問大家。”姜林最後安排道。

黑石工欣然應允後,姜林一左一右牽著兩位妻子回到首領之屋,二女懷孕初期,三人尚不敢胡來,姜林只得老老實實地用後世的一些笑話逗二女開心。

入夜三人便老老實實地相擁而眠。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尊,作為師尊的我

鬱雨君和

鄉村愛情:象牙山故事

凝萌S

我成了大佬親閨女

艾水水

我真的不是omega

moster

洛在我心上上謙

九月的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