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玉在這個時候,憂心忡忡的提起,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的萬巡州,當然不是真的擔心他,怕他死在外面了。

對蘇青玉來說,喪偶比和離對她更有利。

她這個時候,刻意在謝大人面前萬巡州,是為了顯示自已的重情重義。

這世道,對女子不公且苛刻。

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理所當然的把妻子當成附庸品,不需要在乎她的想法,甚至是生死。

在生死關頭,拋妻棄女,也不會有人說他們錯了。

甚至在某些文人的引導下,整個風氣,都是讚揚妻女,為丈夫、父親犧牲,宣揚這種做法。

是的,他們把拋妻棄女,苟且偷生,叫做妻子對丈夫的情意,女兒對父親的孝心。

在他們口中,不是他們拋妻棄女,而是她們心甘情願,為丈夫、為父親犧牲。

她們無怨無悔!

在這種,對妻女犧牲、奉獻讚揚的風氣下,很多女子遇到危險,也會下意識的犧牲自已,去救自已的丈夫。

因為,這是“對的”,是世人眼中“對的”“正確”的行為。

就像她母親……

相反,女子若是遇到危險,別說推丈夫、兒子出去了,就是拋下他們先走,都會受萬人唾罵。

女子生活於世,太不容易了。

蘇青玉為自已心疼,也為這世間千千萬萬的女子心疼。

當然,她提起萬巡州失蹤的事,除了昭顯她重情重義外,更多的還是,她想利用萬巡州無故失蹤的事,引起謝大人的重視,讓謝大人能認真、仔細的,查一查萬家作坊失火的真相。

在京城那個富貴圈長大的她,太清楚權貴、上位者的傲慢。

在這個,二兩銀子可買一個小姑娘、十兩銀子能買人一生、一條人命還不如一盞燈值錢的世道,八個普通夥計的死,根本引不起官府的重視。

在官府看來,人死了,賠了銀子,就足夠了。

至於他們是因意外而死,還是被人害死的,官府並不是那麼在乎。

也不能說不在乎……

相比起,被人害死,官府可能更喜歡,他們死於意外。

前者,代表自已治下的治安不好,百姓不夠仁善。

出了放火殺人一事,不出意外,這三年的考評都只能是中。

若是意外,那就好運作的多了。

蘇青玉雖然沒有做過官,但官場的道道,她心裡都清楚。

永安侯府嫡長女,有的不僅僅是一個頭銜,還有數不清的隱形資源。

就好比,官府的邸報,在侯府除了她祖父、繼承侯位的伯父,以及被立為世子的大堂兄外,就只有她能看到。

她二哥、三哥,甚至是侯夫人都看不到。

她父親能看的,也只是他自已為官後,能拿到的那一份。

“此事,本官會讓人調查清楚,若真有事,本官絕不姑息!”

誠如蘇青玉所想,謝大人並不在乎,死在火場的那八個夥計,但蘇青玉提到,失蹤十多天的萬巡州,謝大人就不得不重視了。

萬巡州不僅僅,是蘇州第二大富商,程家的長子,他還是永安侯府的女婿。

平時,永安侯府可以不管蘇青玉與萬巡州,也可以不當萬巡州,是侯府的女婿。

但女婿出這麼大的事,若侯府一句不過問,必然會影響,侯府其他姑娘的婚嫁。

他要是沒有記錯,永安侯府那位二姑娘,與吏部侍郎的兒子定下了婚事。

這吏部直接管著,他三年後的考評……

謝大人心中有數了,在送走蘇青玉後,就立刻命官差去查此事。

……

蘇青玉得到謝大人的保證,也沒有多少糾纏,更是乾脆的離去。

回到老宅,蘇青玉一刻也不停,叫來萬家的夥計。

“你們會做蠟燭嗎?”

“蠟燭?”幾個年輕的夥計,不解地問道:“少夫人,是家裡的蠟燭不夠用了嗎?”

作坊起火,管事橫死,掌櫃的卷錢跑路,但萬家這幾個夥計,卻還是在。

他們明知道,萬家賬上沒有銀子了,卻沒有一個人,提離開的事。

這讓蘇青玉對這些夥計很有好感,也對那位萬家老太爺,很有興趣。

她清楚的知道,這些人會留下,並不是因為她,也不是因為萬巡州,而是因為萬家老太爺。

她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能讓人祖祖孫孫的不離不棄,甚至不在乎錢財的追隨。

蘇青玉搖頭,卻沒有過多解釋,只提出自已的要求:“我想要粉色的蠟燭,在燃燒的時候,能了桃花的香氣。若是蠟燭能做出桃花狀,那就更好了。”

“啊……這……”夥計一臉不解:“少夫人,你要這樣的蠟燭做什麼?這樣的蠟燭,會亮一些嗎?”

別怪夥計不理解蘇青玉。

對夥計來說,蠟燭嘛,不就是照明用的,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有什麼用?

而且,他們大多數人家,是捨不得用蠟燭的。

對普通百姓來說,能點個豆油燈已是奢侈了。

“你們只要告訴我,你們能做出來嗎?”身為主子,沒有必要,向家中夥計解釋。

蘇青玉不僅沒有解釋,反而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是能出來,一點上火,花瓣就綻放開的蠟燭,那就更好了。”

“這……”夥計一臉難色。

“做不到?”蘇青玉問的直接。

“小的們實在做不到。”這要求也太難了,他們萬家從來沒有,做過這麼複雜又奇怪的蠟燭。

蠟燭不就是白色、紅色……粉色的也不是不行,就沒有必要吧?

“粉紅的蠟燭,帶桃花香的,也做不到?”蘇青玉又問。

“我們從來沒有做過。”夥計想了一下,這兩個要求,雖然有一點點離譜,但要做也不難。

粉紅,就是把紅色稀釋,應該就能達到,少夫人想要的狀態。

蘇青玉一看,就知道這些夥計,逼一逼,興許能。

蘇青玉當下,一臉正色地道:“你們應該清楚,程家正拿著契約,像萬家索賠四十八萬兩銀子。這隻桃花蠟燭,是萬家不賠銀子的關鍵。若是你們能做出來,我有七成的把握,萬家一分銀子,都不用給程家賠。”

程家向萬家,索要天價賠償一事,蘇青玉早就跟夥計們說了。

萬家的這些夥計,一個個義憤填膺,恨不能找上程家,還是蘇青玉強行勸說下來的。

蘇青玉一說賠銀子的事,夥計們就不為難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回70年從放牧開始

別吃花捲

沒有番茄和雞蛋的新書

沒有番茄和雞蛋

星隕的翊站

王嘎嘎鴨

穿成炮灰後我選擇躺平

冰魚胡亂拍

雲之羽之緣定於徵

情書予文

年少的暗戀窺不見天光

Y1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