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十年裡,是那些我們無法得知名字的普通百姓、士兵和各種技術人員一點一點的測繪山川江河、修建溝渠、建築堤壩,是他們將那一片荒原變成了農田。

這些無名英雄的心血和汗水使漢朝成功的熬過了漢武帝時期自然災害最嚴重的一段時間,他們不僅挽救了漢朝的農業生產,還為後代創造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漢武時期的百姓們雖然心中對未來的徭役依然很害怕,但是聽天幕將他們稱作英雄,他們心中又有些驕傲。

這些都是因為他們!

因為有了他們,大漢才熬過了天災!

“這世間原來真的沒有神仙啊!”遇到這些災禍,沒有神仙的出手,反而是他們這些凡人,努力的對抗著天災。

其餘人也是紛紛嘆氣,這日子過得,他們也不知道怪誰了。

修那些渠,可能會死,不修那些渠,也可能會死。

這賊老天!真是不給他們好活!

……

嬴政其實到現在也是有些搞不懂的,那些庶民到底有什麼重要的呢?

他們為什麼值得天幕稱讚?服役修渠是他們應盡的職責,挖出來的渠是君主以及臣子的功勳,這不是理所應當的一件事嗎?

不只是嬴政不懂得,各個時空的皇帝與貴族也不懂,為百姓做事的官員就會被銘記,百姓們做的事蹟也會被提起……他們就那樣重視百姓嗎?後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

【歷史上像這樣的天災還有很多,對時局的影響也還有很多,姜姜今天就是簡單的挑出來嘮嘮,而更多更專業的分析還是要翻閱專業的書籍檢視。

比如我手上的這一本《朝代興替與氣候變化》(我編的),這本書細數了在氣候的影響下各個朝代的政治舉措,各種工程,時興的服飾和食物……】

聽見姜瀾溪又推薦了新的商品,甚至還有記錄了各種天災,以及眾人應對天災的經驗,大家趕緊點了進去,紛紛下單。

不只是帝王和朝臣,一些有音點的要科舉的學子和對這方面很有興趣的人也買了一本,他們也想知道,天災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一直會有這樣的天災?後人又是怎麼得知的?

看著猛增的銷售量,金主爸爸在後臺臉都要笑爛了,雖然不是很懂為什麼會有人喜歡看這種小眾書籍……但是太好啦!他手裡還有一批壓箱貨呢!都給他賣嘍!

……

天幕結束後,各個時空的古人們卻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正值災年的和馬上要進入災年的朝代都開始準備起來,而不在災年的也開始未雨綢繆,一時之間大家都開始忙了起來。

秦朝

嬴政看著農家人,道:“你們回去研究一下代田法,和蕭何商量著推行的章程,在之後要研究冬小麥,等到新的書到了,真會讓人給你們送過去一本的。”

見農家人應下後,嬴政又開啟商城準備看看這一次還有什麼新上的好東西,反正他的音點是真的多的很,這大概就是“有錢人”的從容吧!

漢朝

劉徹一邊吩咐人將趙過召回來,一邊和大臣們討論著下一步怎麼辦。

既然已經知道未來會有很多嚴重的天災了,天幕對於這些工程的看法也相當的正面,那麼就沒有不做的道理。

但是這個旨令,還是要細細斟酌的,現在的庶民已經不是曾經的庶民了,想要他們好好的修建工程,還是需要他們真心實意的配合。

明朝

朱元璋這邊也在想辦法,誠然,漢武時期的天災沒有明朝時期的重,可是明朝應該也是沒有盡力對抗天災的,不然天幕也不至於隻字不提。

有些時候,即使明知有些事做不到也要盡力去嘗試的,在不可對抗的天災面前,能少死一些人就是成功了,完全不作為只會讓人看不起。

另一邊的朱棣也在和兒子們說這件事,“真是丟人!這天災在大名的中期就已經開始了,可是居然一點辦法都想不出來!”

天氣不好,那就尋找抗寒抗旱的糧種,研究怎麼講糧食儲存,研究能夠長期存放的食物,研究保暖過冬的衣物,哪樣不是辦法?

從正德年間開始研究,到了崇禎時期哪怕拿出一樣成果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天之人族獨尊

春遇雪

遇見不如不見

Panda胖胖

神印:楓秀陛下今天也在改寫未來

煌煌不似少年遊

千金歸來,我跟大佬姐姐一體雙魂

秋月白啊

末世人皇劫前傳之問蒼天

木七木一

秦醫緣

物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