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禎回到倭島之後,立刻和吳良說了朱元璋的安排。

吳良對此倒沒什麼意見,甚至還有點高興。

畢竟帶著倭奴找礦點和帶兵四處征伐相比,那還是帶兵到處抓倭奴更刺激一些。

六月,吳良率兵,直接向吉野和平安京進發,一路之上打的倭寇丟盔棄甲,只用了三天,便攻破五座城池。

汪廣洋坐鎮石見地區,眼看倭奴越來越多,便數次向朱元璋傳信,要求增派兵力管理倭奴。

有了蒸汽船,一來一回也不過一天多一些的時間。

隨著倭寇島的訊息傳回大明,一時間上海、天津、山東、福建等地也藉著朝廷建立的港口,開始聚集大量商賈。

和以往出海的商賈不同,現在出海的商賈都是全身帶甲,帶著同鄉或者招募的鄉勇,到倭寇島去狠狠地發一筆無本的橫財。

與此同時,因為吳良橫穿倭島的戰術,反而極速加劇了倭島內部的混亂。

原本南北兩朝就一直處在微妙的平衡之中,隨著大明的突然介入倭島之中,暴力的將倭島的局勢變成一團亂麻,同時也引爆了南北朝之間的矛盾。

事情的最開始,先是大明的商賈老老實實和南邊做生意,側面幫助南方長慶天皇的地盤變強,造成了南強北弱的局面。

隨後沒過多久,大明發布了“不封刀”政策,這些商賈又轉頭換上鐵甲,開始化身豺狼,對著南邊的倭寇就開始大洗劫。

因為南方更富裕一些,自然是南方要遭受更多的傷害,倭島的局勢又從南強北弱,變成了南弱北強!

而北方光嚴天皇本身就是一個獨斷朝綱的人,他以為這是一個機會,便抓緊時機對著南朝的領地就開始發動偷襲。

南朝這邊正因為大明商人的洗劫變得混亂不堪,也就讓北朝的武士抓住了機會,一路勢如破竹,到處橫攻城掠地。

戰局一直持續到六月,沒想到這時候沉寂了半個月的大明軍隊,再次行動起來。

別說是有火器做支撐,就算是沒有火器,以大明絕對的暴力依然足夠橫掃倭寇島。

隨著大明的暴力參與,兩方的戰火直接被平息,雙方參戰的人員全都被大明殺了個七零八落。

與此同時,經過無數在倭寇島吃到紅利的商賈宣傳,大明越來越多的商賈和朝廷申請“倭島不封刀”的批文。

一時間,居然有多達數千個商賈團體,開始在倭島所有沿海地區肆虐,而整體參與的人數也達到了恐怖的三萬人。

一些有錢的商賈為了比其他人更快一步吃到紅利,甚至會從南洋進口小破船,再給朝廷一筆費用,讓朝廷的蒸汽船拉著招募的鄉勇到倭寇島。

而那些沒能力從南洋進口小破船的商賈,則多塞一筆銀子,直接坐上蒸汽船往倭島跑。

朱元璋見到這個情況,笑的是合不攏嘴。

因為單單是把這些商賈運往倭島,朝廷就在這七天時間內賺到了將近八萬兩銀子。

而張天賜這時也順勢提議!朝廷一點一點把倭奴閹掉,實在是效率太低了。

不如直接再把這項許可權下發給商賈,直接讓他們在倭島上圈地。

凡是佔據的土地,只要沒有貴重金屬礦產,那就允許他們免費使用七十年!

七十年後要麼還給朝廷,要麼花大筆銀子續費。

而對於倭人,只允許保留被閹掉的男倭奴,對於這些倭奴的去留,也只允許在倭寇島內驅使,不允許帶回大明。

至於倭奴的死活,大明朝廷則不管,只要你不怕被官員說你打算造反,你保留一萬個倭奴朝廷都不管你。

朱元璋思索一番,覺得這麼做倒也沒問題。

即便商賈有心造反,能帶上的也不過是鐵甲鋼刀。

這些東西在現在的大明面前,不能說一點用都沒有,只能說到了戰場上,死的會更痛苦一點。

隨著朱元璋大筆一揮,下達倭寇島圈地令,整個大明民間的市場再次沸騰起來。

圈多大就有多大?免費使用七十年?男倭奴的使用朝廷不管?

這無本的買賣現在要是不搶著做,難道要等競爭對手富裕起來在後悔嘛?

至於會不會有人狠不下心,以及儒家的態度,這兩點張天賜倒是不擔心。

封建時代有弊端,但是也有屬於自己的好處。

在此時大明人的眼裡,那大明四周全都是蠻夷,具體的劃分也不過是弱的蠻夷和強的蠻夷的區分罷了。

儒家也會為了利益為自己辯經。

隨著倭島圈地令的下場,更多的商賈想要湧入倭寇島。

為了加快程序,很多背後有著不可明說勢力的商賈,成功把錢送到了朱元璋面前,以此希望朝廷能徹底開放蒸汽船的使用,甚至是整體租賃。

朱元璋冷笑著看著一箱一箱的銀子,粗算之下都有五十萬兩白銀。

這些白銀全都是那些商賈以“無私幫助朝廷”和“強我大明海軍”的名義,捐贈給朱元璋個人的。

對於這些商賈這麼做的用意,朱元璋心裡是門清。

如果沒有朝廷中那些蠅營狗苟的幫助,哪個商賈敢給他送錢?

現在這些商賈露了頭,朱元璋雖然有心殺雞儆猴,但是又擔心被有心之人傳謠,打擊民間的熱情。

左右權衡之下,只能先讓毛驤把這群人的名字記下來,以後在慢慢收拾這群商賈。

日後甭管是站在臺前的商賈,還是隱藏在背後的推手,一個都別想跑!

“想插手我大明軍事,咱倒要看看,是哪個不長眼睛的狗東西!”

朱標對於這件事也是預設,軍權是皇帝最後的儀仗。

就連張天賜也只敢對軍隊下層進行改革,他們這群背後推手怎麼敢把手伸到軍隊建制中的?

吳良這邊,隨著戰線越拉越長,進展的速度也是越來越慢。

為了保證後勤的供應,吳良只能暫時先停軍在羹作地區。

吳良暗暗吐槽,這小倭寇還真不會取名字,看看這地圖,全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名字,漢不漢文不文的。

還有這些倭寇的名字也讓人很奇怪,老百姓家只有姓氏而沒有名字,往往用一郎二郎這麼代替。

可是到了皇家貴族這些上層,取的名字也是亂七八糟,大多都是隨便從易經古籍中隨便找一個詞,也不管這個詞寓意好不好,直接就當做名字來用。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轉之鋪

訴旻

裴爺,您的嬌氣包替身要上天!

不求上進的胖妞兒

重生偏執江少的白月光

呆頭寶寶

春棠香暖

艾甜橙

為何我的宿主一心向善

盛京流年

修真界衙門

寂靈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