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翥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對張天賜說道:“這次我來找張少傅,主要是希望,張少傅能讓貴院的人才停一停工作。”

“工部招募而來的匠人,多是製作木製船,有一小部分的匠人有製作鐵甲船的經驗。”

“陛下上個月提出,是時候該向美洲探索,去尋找各種高產作物,農學院的人也向我拜託,要儘可能多的找尋同屬不同種的高產作物,以方便進行雜交最佳化。”

說到這,趙翥呵呵笑了一聲,蒼老的臉上的皺紋堆出一個笑容。

“這各種事情都堆在我工部頭上,雖然讓工部比以前更被重視,但是也讓工部的負擔更重。”

“比如最簡單的問題,從冶鐵部冶煉鋼鐵運送到山東造船廠,就要平白多出無數成本。”

“而為了加快工作,新招募的工人也很難上手,因為他們之前從來沒接觸過蒸汽機,陀螺儀,齒輪這些東西。”

“為了帶回更多的資源,船體必須大。最多隻能用木製作為減重材料,而不能使用木製作為主體。”

“所以我希望,機械部和冶鐵部的大才,能去山東造船廠一陣,將一些基本的原理知識教給船工,以加快船體的設計和建造。”

聽著趙翥的要求,張天賜倒是合情合理,不過……

哪些人願意主動去將知識教授給船工?

如果直接指派的話,張天賜就怕對方不情不願,沒有盡力教授知識。

如果說讓他們自願報名,又面臨著每個研究員都很忙的問題。

讓他們暫時放下專案,跑到外地去教那些字都認不全的民間匠人,他們能高興嗎?

“這事我幫你說一說,再讓禮部用印刷機印刷一些簡單的設計知識的教材出來。”

“不過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應該在加入傳統的老師,也不求讓這些工人知曉人間至理,最起碼也應該把字認全。”

趙翥點點點:“還是張少傅想的更全面,那這件事就拜託張少傅了。”

趙翥轉身離開,張天賜正欲轉身,突然想起了一個,能夠掀起全民學習科學的辦法。

那就是利用現在“法不外傳”的社會主流思想,誘惑工人和農民來主動聽課學習。

可以辦理一個學校,也無需天天上課,可以每一個月,或者半個月傳授一次基礎但是民間不知道的知識。

這麼做倒是有一點搞頭,但是具體效果卻不好說。

張天賜微微皺眉,在心底嘆息一聲,心想著還是先在應天府進行小規模的嘗試,再決定是否向其他城鎮推廣。

張天賜這時回過神來,見趙翥正笑眯眯的看著自己的身後。

轉身看去,來人正是戶部尚書徐本。

“徐尚書,你們戶部怎麼樣了?”

徐本先是上前和張天賜作揖行禮,隨後嘆息一聲:“不好過啊,好多前元的官員都被清理出去了,這雖然去掉了體制內的二心,可是也讓這工作不好做了。”

“不說這個,我聽說張少傅解除禁足,正好第一版寶鈔設計好了。”

“既然這寶鈔的大部分設計都是張少傅提出的,那不如張少傅隨我來看看?看看這寶鈔和少傅心裡預期相比如何。”

張天賜眉頭一挑,心想這戶部的效率還挺快。

被老朱清理了大半的戶部,這才沒過幾個月就搞出了寶鈔的初版,看得出戶部對此還是十分上心的。

和趙翥拜別,跟著徐本來到戶部。

今日陽光正好,戶部內的空地之上,擺著一個個圓形的鐵桶。

鐵通底下堆著柴火,一些造紙的匠人正用木杵熬煮著鐵通內的棉花。

張天賜停住腳步,靠近了一名正在製作棉紙的工人。

相比於長絨棉,短絨棉製作的紙張在這個時代,更加節省成本。

當然有利就有弊,低成本的短絨棉製作的棉紙,防水防浸的能力遠遠比不上長絨棉。

不過為了改善成品,張天賜也向戶部提出,可以加入亞麻和青檀樹的木槳,以改善短絨棉紙不耐浸泡的特性。

“怎麼樣張少傅,你看這紙漿合格嗎?”徐本站在一旁,看向張天賜。

張天賜點點頭:“紙漿還可以,去看看成紙吧。”

經過造紙工人制作的紙漿,會採用和傳統造紙相同的工藝。

晾曬完成之後,面紙會被放到兩個被加熱的鐵桶中間,經過壓光處理之後,這張成品紙才算完成。

張天賜拿起一張厚厚的成品紙,仔細欣賞著大明第一批大規模生產的棉紙。

不過這棉紙也不算完美,因為工藝落後,後世錢幣上常用的安全線,大明還沒辦法制造,自然也就讓這紙幣少了一層防偽。

將紙張物歸原位,張天賜又來到後方的倉庫。

一群工人將棉紙放在模具之上,隨後用雙手分別左右同時搬下防誤觸開關。

只見隨著開關搬動,模具上方的印具在電能的驅動之下,齒輪和活塞緩緩運動,將印具上的圖案,狠狠地印在紙上。

連帶著印具上的底層顏料,也被印在紙張上。

接下來就是將這個模具上的紙張取下,然後放在另一個模具上,重複上色和印痕的操作。

張天賜拿起一張印好的寶鈔,張天賜仔細檢查了一番:“那變色油墨,你們製作好了?”

徐本搖搖頭:“雖然製作出來了,但是卻因為乾燥和成本問題,被陛下駁回了。”

“如果使用張先生所說,可在光下反射萬千顏色的變色油墨,那印刷一兩銀子的棉紙,便需要八錢的成本。”

“這單單油墨便佔了八成,在算上棉花和人工,這印刷一張一兩銀子的紙鈔,卻要花費一兩餘五十文的成本,實在是不合算啊。”

一聽到變色油墨的成本居然如此高昂,張天賜也是覺得震驚。

趕忙詢問徐本,這變色油墨是如何製作。

聽到徐本的解釋,張天賜這才明白,原來變色油墨的具體工藝上,需要耗費大量人工研磨,外加配方中的一種礦物,只有從中東地區才有。

在現在這個運輸費用能比生產成本還要高的時代,只能先使用普通的染料。

張天賜嘆息一聲,看來只是有技術,也不是說任何問題都能被解決,高昂的成本足以讓最優秀的防偽手段也無處施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夏季蜜語

祁宥yy

少鬧騰的新書

少鬧騰

我在極寒末世開火鍋店

芋圓奶茶冰

重生後,我勵志要當路人甲

延沫

重生後我橫掃三界

晚風踩著雲朵

程式碼紀元

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