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默片刻,隨後意味深長的對張天賜說道:“張天賜,你就這麼確定,西方一定會發展出自已的蒸汽機?”

“你又不是……算了,什麼時候應該下場,你到時候再和咱說吧。”

“張天賜,希望你好自為之。”

說完朱元璋一甩衣袖,離開了御書房。

張天賜站在原地,眼神中閃過一絲震驚和懷疑。

朱元璋剛剛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他又在懷疑什麼?

不過以朱元璋的性格來看,他確實屬於那種心裡有了懷疑不會質問出來的性格。

朱元璋只會選擇待自已查證之後,再去帶著答案質問對方。

思索半天張天賜也想不通,這朱元璋除了懷疑他的動機,還能懷疑什麼?

但是張天賜畢竟從沒做過有損大明百姓的事,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明白朱元璋在懷疑什麼,那索性就直接不想,老朱還能不分青紅皂白砍死他?

而且朱元璋本身的性格就是多疑,整天懷疑東懷疑西的,他感覺有什麼事不對,這事可太正常了。

想要不被朱元璋懷疑,那只有死人才能辦到。

張天賜這時本打算回科學院轉轉,卻被朱標的貼身太監千福攔住。

“張少傅,太子殿下有請。”

張天賜一挑眉頭,這朱元璋父子倆真不好伺候,老的找完小的找。

來到東宮,只見朱標正拿著張天賜這幾日編寫的報紙在看。

在朱標面前的桌面上,還擺著其他商賈搞得地方報紙,也不知道朱標是從哪搞來的。

“太子殿下。”

“張師。”朱標起身,對張天賜一伸手:“張師入座。”

待張天賜入座,朱標笑呵呵的說道:“經過張師這麼一搞,孔家的名聲估計是要徹底被攆到泥裡了。”

“這是不是就是張師以前說過的輿論戰?”

張天賜接過千福倒的茶水,對著朱標點點頭:“確實,這就是輿論戰。”

“不過輿論戰不過是小道,針對某個個體可能很有用。但是針對一整個群體的話,輿論戰就沒什麼作用了。”

“甚至還會起到反效果。”

朱標嗯了一聲,低眉思索起來。

過了片刻,朱標抬起頭看向張天賜:“若是這輿論戰被人用於對付孤,孤又該如何自處?”

果然是一個血脈傳承的,這朱標和朱元璋想的一樣,那就是萬一有人用這招對付自已該怎麼辦。

不過面對小朱,張天賜打算換一套說辭。

“殿下,古人已經給出了答案。正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只要殿下信仰堅定,有一個絕對不會放棄的目標,那便能無視甚至利用輿論的影響。”

朱標微微眯眼,看向張天賜:“張師,幾年前你曾說過,治理黃河水患,當以天地之力扭轉,也就是大壩加植樹。”

“當時孤問你,這植樹當如何是好,張師還記得自已怎麼說?”

張天賜點點頭,當時考慮事情確實衝動,現在回想起來,讓商人幫朝廷種樹,這事怎麼想怎麼不靠譜。

後世那四十大盜集團,做了五年也才三四百萬畝,和防沙護林專案的十億畝比起來,那隻能評價一句:有比沒有好。

所以這種很難為個人創造極端財富的專案,只能讓官方來做。

那些商賈參與進來,不過是為了用小利益,來分走國家綠化建設的大名聲。

“當時是微臣想的太過理所當然了,以為每個人都會和自已一樣,願意為了共同的利益放棄短期的眼前利益。”

“也忽略了這是一件從未有人做過的事,或許在他們眼裡,微臣的想法才是真正的異想天開吧。”

張天賜這番話既是說給朱標,也是說給此時的自已。

朱標聽到張天賜這麼說,這才放下心中的防備。

最近一年,張天賜表現的越來越執著於自已口中描繪的“工業化”,這讓朱標感到十分的擔心。

朱標不怕張天賜有二心,也不怕張天賜在某些國家層面的理念上與自已相悖,唯獨就怕張天賜忘記了自已曾經的理念,過於沉迷於機械造物之中。

對於朱標來說,張天賜的身份和傳統的師傅不同,張天賜並沒有像是老師傅一樣,將自已會的本事一股腦全都傳授給朱標。

張天賜選擇的是,將自已會的本事全都羅列出來,你朱標願意學習哪個就學習哪個,從來不引導或者矯枉。

這也讓張天賜的身份,比起師傅這個名詞,更像是一個引路人。

告訴朱標面前這一排排大山的後面有什麼,又要如何走出大山,但是對於具體要翻越哪座山,或者選擇原地躺平,張天賜是從不干預的。

“張師能如此自省,孤也深覺欣慰。”

“張師所言的以樹木和大壩限制黃河水沙,當時因為大明貧苦,自然沒辦法過多投入。”

“然而如今有了外源和海貿,大明經濟蒸蒸日上,若是黃河之地在出患難,只怕會對大明整體的平穩,造成嚴重的打擊。”

“孤打算開始著手這件事,張師覺得此時算早還是合適?”

如果是三年前的張天賜,那一定會說越早越好。

那時的張天賜,無論是政治眼界還是思考問題和思維方式,都遠不如今天成熟。

不過,這件問題涉及到的不只是大明的穩定,以及經濟情況,更是涉及到了黃河兩岸無數老百姓的生死存亡。

在人命面前,尤其是這麼大基數的人命面前,不論是什麼樣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都不能為人命讓步。

“太子殿下,如果您問微臣,對黃河兩岸的治理有什麼樣的感悟,那微臣不同時期可能說出不同的答案。”

“但是如果太子殿下詢問微臣,何時應該治理黃河,那無論什麼時候,微臣有且只有一個回答,那就是現在!”

朱標嘆笑一聲,對張天賜說道:“果然,張師無論怎麼變,那顆為了百姓拋棄一切的心,都不會變。”

說完,朱標讓千福拿出一沓名單,遞到張天賜手中:“張師,你看看這上面哪些人適合治理黃河。”

張天賜低頭一看,只見名單上簡單列出八個人的名字,以及這八人的職位和做過的事蹟。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邪王輕點愛:獨寵醫妃

已紫砂勿擾

快穿:殘魂的迷惘之界

被狙擊的街道

向你而去

選C就選C

我們約定了下輩子

筱歟

開局反派聖子!弟弟是女主舔狗?

廣東靚仔落淚

賀少的颯爽甜妻

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