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確實難以攻克,但從這一次蒙古的行軍路線來分析,蒙古大軍確實想攻打潼關.”

一個南宋武將開口說道。

這是他們十幾位武將集體分析出來的結果,因為現在蒙古人走的路明顯不是去河北的,也就是說不會渡黃河去進攻金國,那麼想進攻金國,只有走關中之地了,總不能是借道他們大宋吧?

這個說法太過於荒謬,而且他們大宋也不會答應,所以直接被十幾位武將否決了。

“依我看,未必吧,河北方向的蒙古大軍也在集結,大量的糧草、攻城器械和軍隊也在黃河邊上集結,這是金國給我們的訊息。

這些關中的蒙古大軍,搞不好是吸引火力的,估計只是一幫牧民前來湊數而已,真正的蒙古精銳大軍應該還在北方.”

一位南宋文官開口說道。

畢竟俗話說的好,兵不厭詐,兵書上說的好,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幫子武將難道連這些都不懂嗎?

現在蒙古大軍確實集結起來了,但誰是誘餌,誰是主力,這還很難說呢!畢竟他們的探馬也到不了蒙古大軍的面前。

“官家!現在不能派著十萬大軍進入關中,最好的方式是將他們抽調出來,然後北上前去支援金國.”

一位武將開口說道。

“黃河防線上的那支蒙古軍隊,應該才是真正的誘敵之兵,根本不是蒙古大軍的主力,只是河北的一些世侯軍隊而已.”

現在將這十萬大軍派出去進攻關中之地,若是真和草原上的蒙古主力大軍撞在一起,那樂子可就大了。

這十萬大軍可全是步兵啊!讓他們攻城略地可以,但讓他們對付大規模的騎兵部隊,甚至是遠勝於他們的騎兵部隊,那基本上就是被屠殺的份。

甚至連一成的勝算都沒有。

龍椅之上的宋皇趙詢也是捂著腦袋陷入了思考之中,不過他卻將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史彌遠。

畢竟有時候這位大人說話比自己說話還頂用。

但史彌遠也沒有吭氣,畢竟這種軍國大事,他實在是不好判斷,自己雖然位高權重,但論到打仗什麼的,他確實不如這幫武將。

“諸位將軍!汝等可以確認蒙古人確實要走關中之地來強攻潼關嗎?”史彌遠看向了眾位南宋將領,開口問道。

兵者,乃國之大事也,自己要慎重考慮,還是先問問這幫武夫的意見吧!

“史大人!這是我等分析了十幾遍得出的結果,現在這是最有可能的,就是黃河防線上的蒙古大軍全部都是佯攻,而真正的蒙古主力大軍絕對是去攻打潼關的。

即使潼關的城牆非常的堅固,但蒙古人確實是想要正面強攻.”

一位南宋武將開口說道。

儘管這個說法非常的不可思議,因為強攻潼關,代價實在是太大了,而且蒙古的大規模騎兵部隊也不擅長這種攻城戰。

圍起來倒是有可能,但根據金國回饋給他們的情報,潼關當中儲備的糧食足夠守軍吃上一年多,蒙古人即使圍困也不一定起效。

史彌遠聽到這話,也是點了點頭,若真如這位將軍所說,那麼確實不能出兵關中之地,而是要在關中地邊界線上儘可能的防禦蒙古大軍突襲了。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留守一些兵力,防守漢中、川蜀之地,然後再調集一部分兵力,北上前去支援金國吧!”史彌遠說完,看向了坐在龍椅之上的趙昀,詢問起這位皇帝的意思。

“史大人言之有理,我們應當收縮防線,不再進攻關中之地了.”

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也是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這個提議,這一次倒是沒有再嘲諷武將,而是選擇站在了史彌遠這一邊。

“且慢!官家,諸位大人,如果蒙古人真的要走關中之地,前去進攻潼關。

那麼我們更應該出兵攻打關中之地,而不是調集兵力北上前去支援金國.”

一位文官卻是起身開口說道。

“劉卿家!你這是何意呀?”趙昀略微疑惑的開口問道。

“官家,還有諸位大人,大家都知道黃河防線的力量,蒙古人想要正面突破黃河防線,那是非常困難的,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如果黃河防線上的那支蒙古軍隊真的只是用來吸引金國火力的,那麼必然不會發生什麼重要的戰爭。

真正的決戰之地一定在潼關。

我們北上去支援金國,無論派出多少大軍,都是無用,因為蒙古人根本不會進攻。

這是完全的浪費兵力,我們應該集中優勢兵力,直接進攻關中之地,在蒙古人忙著攻打潼關,和金國人死磕之時,切斷蒙古大軍和草原上的後路糧道.”

劉姓文官說道。

這話一出,讓滿朝的人物百官頓時大為驚訝!這有沒有搞錯?派出十萬大軍去切斷蒙古人和草原的後路,斷掉他們的糧草供給。

這個方法真的可行嗎?風險好像有些大吧。

畢竟蒙古人可是幾十萬大軍南下,估計下也有二三十萬人的大軍。

且大多數都是騎兵。

“劉卿家!此計怕是不妥啊!我等只有十萬之兵,恐怕難以切斷蒙古人的後路.”

趙昀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官家!兵行險招,若是派兵支援金國,那麼我們只能乾瞪眼,完全沒有別的辦法。

可蒙古人攻打潼關,絕對沒那麼輕鬆,金國剛好也可以從黃河防線上抽調一部分兵力。

然後和我們組成聯軍,將這支蒙古軍隊徹底殲滅,哪怕不能將他們殲滅,也能重創蒙古國,給我們贏得數年,甚至十幾年的休養生息時間.”

劉姓文官說道。

“是啊,劉大人說的對,我們在關中之地,可是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關中之地的百姓一定心向我們大宋。

關中的地形,也不利於騎兵大規模作戰,再加上蒙古軍圍困潼關,短時間之內必定不能克,若是此時出兵攻打關中之地,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對啊!以後我們哪怕打下關中之地,也要防備蒙古人前來偷襲。

但若此計可成,那麼蒙古人就只能乾瞪眼了.”

一時之間,滿朝的文官似乎都看到了一絲希望,這位劉大人提出的策略確實是個好策略。

蒙古人確實要走關中之地,也確實有大軍,但他們未必是來攻打南宋的,而是去圍攻潼關的。

他們派出軍隊,出川蜀,進攻臨洮府,只要拿下臨洮府,就可以扼住關中之地,和西夏草原聯絡的咽喉部位。

讓他們的糧草補給路線直接斷裂開來,到時候只要守住臨洮府,蒙古人就沒有絲毫翻盤的可能性,因為他們連撤軍的路線都被斷掉了。

一幫武將倒是想出言反對,但仔細想一想,現在的大宋好像真的就只能兵行險招了。

若不兵行險招。

金國搞不好就要被滅,而下一個就要輪到他們大宋了。

而且,這條計策也確實有可行之處。

前提是金國人必須得死守潼關,短時間之內絕對不能讓蒙古人攻破潼關。

然後他們南宋這邊能夠迅速的攻破臨洮府,這樣才能派遣軍隊對蒙古大軍進行合圍,將他們困死。

“官家若行此計,那麼需要的大軍可就不止是十萬人了,至少十五萬甚至二十萬大軍,此計才可.”

一位南宋武將起身開口說道。

這還是要加上金國援軍的情況下,因為這是幾十萬蒙古大軍,可不是個小數目,若讓他們衝出來,那就完蛋了。

“我們大宋幾年前才剛剛經歷過一場戰爭,現在百姓也是不堪負重了.”

一位文官搖了搖頭說道。

還要派出3萬人馬北上前去支援金國,這是和金國已經談好的。

再加上10萬大軍出川蜀。

足足13萬大軍的調動,已經讓大宋的國庫見底兒了,再調集大軍,恐怕南宋的經濟就撐不住了。

南宋畢竟不是像蒙古那樣的軍事管理的草原國家,大汗說調集兵力就立刻可以調集。

“不如將川蜀之地的五萬守軍全部調集出來,然後加入這一次的遠征大軍湊齊十五萬人馬.”

一位武將開口說道。

別的地方抽調不出來兵馬,但川蜀之地卻可以,那裡原本的守備軍隊,還有大量的屯田軍,就可以抽調出來。

“可這樣的話,川蜀之地根本就沒有兵力防守了.”

一位武將開口說道。

“我等進攻蒙古人的地盤,也不需要留後備部隊防守,若此計不成,我等也可以退守川蜀之地,由十幾萬大軍守川蜀之地.”

“就依此計吧!我們這樣做也可以減緩一下金國人的壓力,抽調川蜀之地的所有守備軍隊,配合十萬大軍,北上攻打關中之地。

同時派出三萬大軍,帶一些糧草前去支援金國,傳令,密切關注蒙古大軍的動向。

在蒙古大軍開始圍困潼關的同一時間,我們派出大軍前去攻打臨洮府,切斷蒙古人的後路.”

史彌遠說道。

這條作戰方案應該是最有利的。

最終。

南宋的文武百官商量出來了一條可行的計策,關中之地還是要打,而且是加派人手去打。

而這條戰略方案,也被送到了金國人的手中,金帝完顏守緒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刻召集了文武百官。

“陛下!南宋的意思是我們在,潼關之地,拖住蒙古大軍,等到他們拿下關中之地的臨洮府,就可以切斷蒙古人的草原退軍之路。

十五萬大軍,堵住蒙古人的退路之後,我們金國大軍配合,到時候兩國合圍,全殲蒙古大軍.”

“這條計策開是可行的,但前提是有兩個關鍵點。

一是我們能夠守得住潼關,這自然不成問題。

潼關城高牆厚,更有數萬精兵,還有充足的糧草儲備。

守城器械也是充足。

惟一要擔心的就是南宋他們能不能打下蒙古人的城池,對蒙古人進行圍困.”

一位女真族將領開口說道。

南宋方面想出來的計劃確實有可行性,並且成功機率也很大,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

南宋軍隊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差了,能不能攻下?蒙古人城市,甚至守住那裡,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十五萬大軍前去進攻臨洮府,還是有些希望的.”

“我們這一次徵掉了全國的兵力,足足湊齊了十二萬可戰之兵,若真能配合,南宋確實有希望能夠全殲這些草原大軍。

而且聽說這一次領軍的並不是成吉思汗,而是新任蒙古大汗窩闊臺.”

“窩闊臺詞人的領兵能力,是不如他父親成吉思汗的,這也是我們的機會.”

“諸位愛卿,此計若是失敗,那又該當如何呢?”完顏守緒開口問道。

“這個計策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南宋方面攻不下臨洮府,但這就不關我們金國的事情了。

除非南宋能夠攻下臨洮府,否則我們的大軍決不出潼關,和蒙古人決戰。

若是南宋行動失敗,十五大軍也會成為蒙古人的仇恨物件,到時候,蒙古大軍必然會掉頭和南宋大軍決戰,我金國剛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此際無論怎麼想,對我大金國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金國武將開口說道。

最好,最理想的結果,就是南宋和蒙古死磕,在關中之地鬥一個你死我活。

蒙古人就算能贏也會傷到一些元氣。

到時候他們金國大軍出潼關,以逸待勞,就可以擊潰蒙古大軍,甚至收回關中之地,到時候就又有了和蒙古掰手腕的資格。

當然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以大宋軍隊的戰鬥能力,想靠十五萬人重創蒙古大軍顯然不太現實,不過能夠消耗一下蒙古大軍也是很好的。

“嗯!那我們就同意南宋的作戰方案。

但要告訴南宋,我們金國會死守潼關,可他們若是拿不下臨洮府,那就和我金國沒有關係了.”

完顏守緒說道。

畢竟這作戰方案是你提出來的,我們金國人守住潼關,那肯定沒問題,但你們能不能拿下臨洮府,切斷蒙古大軍的後路,就是你們的問題了。

金國的上上下下經過一番商議之後,也是同意了南宋的作戰計劃,再一次向潼關方向增加了兵力。

南宋方面也沒有閒著,立刻動員所有軍隊,就等著蒙古人圍困潼關,猛烈攻打潼關之時,他們從後背殺出,捅蒙古人一刀了。

時間就這麼悄悄流逝,轉眼之間,一個月過去,窩闊臺的草原大軍也已經來到了關中之地。

一路上張勇派兵安撫了當地的百姓,並且和窩闊臺碰面,和他一起帶著大軍前進,以防蒙古大軍有什麼擾民的事情發生。

官路附近的百姓已經全部被告知,在蒙古大軍路過期間,不得出門。

這日,窩闊臺的大營之中。

“張勇,我聽說了,南宋那邊好像集結了大規模軍隊,確實想要攻打你的關中。

我們是先收拾南宋呢,還是先收拾金國啊?”窩闊臺站在地圖前看著張勇開口問道。

“岳父大人!我是真沒想到,在得知您的大軍已經來到我關中之地之後。

南宋竟然在邊境集結了如此數量的軍隊,足足十五萬大軍,看樣子他們是鐵了心要去關中之地了.”

張勇笑了笑,開口說道。

本以為草原大軍來了之後,即使下也能把南宋軍隊下回去,但南宋居然又派出了五萬軍隊。

甚至將川蜀之地的防禦力量全部調走,湊齊了足足十五萬人馬,想要進攻關中。

“你說金國和南宋,是不是已經秘密結盟了?看他們這架勢,好像想要在關中之地合圍我們.”

窩闊臺說道。

“岳父大人,若我所料不差的話,南宋和金國應該已經秘密結盟了,而他們的想法,我也能猜到一二.”

張勇觀看著地圖,開口說道。

“你說說.”

窩闊臺說道。

南宋出兵進攻關中之地,而且派出如此之多的人馬,目標肯定是切斷蒙古大軍的後路。

說實話,這計策不錯,若真的能夠成功實施的話,這幾十萬蒙古大軍也就只能強行衝出南宋的包圍圈,然後撤回草原了,而關中之地肯定是保不住。

但問題是。

南宋恐怕不知道自己這邊的實力,或者說有些高估南宋自己的軍事力量了。

穿越前,網上有個什麼說法,說宋朝的軍隊對外作戰的勝率很高,是歷朝歷代當中最高的。

但這說的是北宋,不是你南宋啊!

而且人家打的那是防守戰,他的防守戰勝率確實挺高的。

可出去打仗對外作戰,無論是打西夏、打遼國,打金國,那都是沒贏過的。

“南宋方面肯定知道潼關的堅固程度,所以他們想讓金國人死守潼關,在潼關方面拖住我們的主力大軍。

然後他們派出軍隊從川蜀之地殺出,切斷我們的後路,將我軍圍困在關中之地,然後金國兵出潼關,重創甚至殲滅我們.”

張勇說道。

“哈哈哈!好,那我就留五萬大軍在這裡,加上你的守軍,和你的一萬牧民騎兵,把這些南宋大軍全部給殲滅在這裡.”

窩闊臺說道。

這一次,自己足足領了二十五萬軍隊,而按照張勇的估計,最多半個月時間,他們就可以攻下整個潼關。

二十萬大軍前去圍攻潼關是足夠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喜羊羊與灰太狼,希雪紛飛

楓落QvQ

玉面閻羅:整日追著夫人跑

茶罐泡枸杞

無聊內容

無暖

綜漫之星月之花

作家YQfi86

墳地編花

江幽似夢非夢

穿越災年,從挖鼠鼠洞開始

耐人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