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建設個碼頭會很困難,黃旭親自前往棣州檢視以後才發現,古代的港口碼頭簡陋到離譜。

甚至說根本不能稱之為港口,只能算是個小碼頭而已。

在跟當地船伕溝透過以後才弄明白,這個棣州不在朝廷的重點關照範圍裡,所以都是當地一些小商戶自已搞的碼頭。

而實際上他們去過登州萊州的碼頭,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而黃旭對於港口的理解還停留在青島港的繁華中,巨大的心理預期落差讓黃旭有點難過。

這真是從零開始啊,想要這裡搞海運去遼東運戰馬回來起碼還要半年以後了。

海船可以去南方買,但是碼頭必須自已建設。

而黃旭對此一竅不通。

這是個長線任務,並且是個比較燒錢的專案。

在啟動了魏州新城的建設以後,黃旭的現金流其實並不是很富裕。

畢竟是幾萬人的吃喝拉撒,再加上養軍隊的開支,黃旭就算是再有錢,也撐不住這麼大撒幣模式的開銷。

就在黃旭眉頭緊鎖的時候,跟隨著黃旭一起來的方貫似乎看出了黃旭的為難。

“少爺可是有什麼難處?”

方貫跟隨黃旭的時間比較長,算是個比較貼心的參謀,黃旭在大唐本地生活上的助理一樣。

“我打算在此地建設港口,船廠,然後發展海貿,但是目前的錢糧上沒有辦法支應。

如果隨便搞搞,又不符合我的規劃,這裡不僅僅要承載商業,還有未來的水軍基地,甚至遠洋航線。

我希望能有一個大型港口,起碼能吞吐幾百條船的那種。”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萬事都是從小發展到大的,屬下願意在此紮根,一步步實現為少爺打造一個大型港口。”

“待我三思。”

黃旭其實心裡有點疑惑,怎麼最近這些人都這麼主動的?

前面的吳悠加上現在這個跟隨了自已好幾年的方貫,這些人似乎比自已還要著急著擴張?

難道是我忽略了什麼細節不成?

方貫不愧是跟了黃旭幾年的心腹參謀,看到黃旭猶豫,就立馬開始接話了。

“少爺不必疑惑,屬下們主動是因為此時天下格局有變,是擴充套件勢力的最好時機。”

“這從何說起?”

“李克用私吞雲州少爺是知道的吧?”方貫沒有主動說答案,給了黃旭一點提示。

“知道啊,這有什麼關係呢?”

“少爺啊,李克用此舉大逆不道,但是朝廷卻沒有絲毫反應,少爺不覺得這事兒很奇怪嗎?”

“是有些奇怪,這能說明什麼問題?”

黃旭現在更加疑惑了。

“這說明朝廷已經默許了,說明朝廷此刻陷入了王仙芝謀反的泥潭,朝廷已經力竭了。

韓先生當時的策略也是基於這個情況作出的推論,其實現在少爺就算是出兵攻打淄州兗州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們現在已經是兵精糧足了,但是少爺做事風格一向是比較謹慎,不肯輕易擴張。

天平軍十二營全員著甲,又是百鍊精鋼的裝備,以天平軍十二營的戰力,此刻黃河以北已經無人可敵了。

自龐勳之亂以後,朝廷對藩鎮缺少制約力度已經是天下共識了。

魏博拿下之後,少爺既然擊敗了承德節度使當時就應該順勢再多擴張幾個州的地盤的。

不知少爺在猶豫什麼?”

黃旭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懊惱:自已竟然如此謹小慎微!

他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既是如此,那成德幽州軍實力強大,為何不見其對外擴張呢?”

一旁的方貫微微一笑,解釋道:“將軍有所不知,那些士兵們家中皆有良田,妻室兒女美滿,生活安逸,又怎會甘願拼死沙場呢?

即便他們軍力再怎麼強悍,也不過是一群看家護院的狗罷了。

然而自從少爺推行軍功授田之策後,情況便截然不同了。

如今眾將士士氣高昂,人人都奮勇殺敵,欲立戰功以獲封賞。

此時我軍軍心可用,正是大展宏圖之時啊!”

“那你們在魏州怎麼不提醒我呢?”

黃旭反問一句。

“韓伯成向來行事穩健、深思熟慮,心中一直懷揣著成為統領軍隊之將帥的雄心壯志 。

少爺主動提及此事,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然而若由自已率先開口,則難免會引人猜忌,甚至可能被視為別有用心之人。

至於那葛簡老頭嘛,他本就是從朝廷辭官還鄉之人,早已遠離官場是非多年。

如今再讓他勸說少爺去與朝廷對抗,這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了!

所以說,無論是韓伯成還是葛簡,都有著各自的顧慮和難處啊!”

黃旭恍然大悟,怪不得在魏州總覺得不得勁,原來問題出在這裡了。

“那依你之見,我現在該怎麼做?”

“少爺高瞻遠矚,善斷而不善謀,只需坐鎮曹州,自有書院參謀為少爺謀劃。

您只需操刀,我等為刃,為少爺宰割天下。”

黃旭沉默了一下,然後鄭重其事給方貫行了個禮。

方貫嚇一跳,趕忙側身避開,然後又說道:“少爺不必如此,我是少爺家臣,為少爺謀劃自是理所應當。

今日話既然說到這裡了,屬下斗膽再勸少爺一句,行軍打仗自有軍中將領為少爺效命,少爺不必親臨前線,殺伐之事終歸是他們更擅長一點。”

黃旭暗暗慚愧,難道自已的軍事水平太水已經被人看出來了?

“好吧,本少爺以後注意一下。”

然後原本猶豫不決的黃旭徹底下定了決心,繼續說道:“就依你所請,你且留在此地,把這個港口先建起來。

錢糧方面我回到曹州以後劃撥給你,半年內可能稍微艱苦一點,之後錢糧完全不是問題。”

“領命!”方貫堅定的答道。

今日這場對話,對於黃旭而言,無異於諸葛亮與劉備那場名垂千古的“隆中對”一般具有綱領性的指導意義!

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黃旭原本迷霧重重的前路;又如一把利劍,劈開了擋在他面前的層層荊棘。

在這一刻,一直處於迷茫之中的黃旭終於恍然大悟,他彷彿看到了一條清晰無比、專屬於自已的道路展現在眼前。

這次談話也被黃旭銘記在心,並在日後將其稱為《北海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睜眼,甄嬛跪在我面前小產了

南山臉臉

誰的蝴蝶飛呀飛

曌月明

天不生我元靈體,諸天萬古如長夜

菠蘿生鮮

讓人難忘的夢

縭淵

震驚!全網都在磕金主和我的西皮

火龍果奶昔

異界求生,我靠販賣資訊發家致富

柒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