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木布泰也是很有野心的。

她不僅僅只滿足於做皇太極的妃子,更何況皇太極現在還噶了。她還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當上太后,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力。

不過現在布木布泰唯一的籌碼,也只是有一個皇太極的孩子——福臨。

然而福臨現在只有六歲,讓他去挑戰戰功赫赫的多爾袞,無異於痴人說夢。

好在和皇太極一樣,布木布泰對於漢人,尤其是有功名有學問的,都給予了相當重視和尊重。

她環視四周,范文程和寧完我早就上趕著拍多爾袞的馬屁去了。至於剩下的,大多都是些武將。唯一還可以用用的,也只有洪承疇了。

根據野史記載,洪承疇被俘後,本來也打算以身殉國,決不投降的。皇太極試了各種辦法,也沒有讓其動搖。最後還是派出了布木布泰,成功將其shuì服。

這兩人,我知你長短,你知我深淺。雙方見面,如同天雷勾動地火,乾柴喜迎烈火,一拍即合,迅速組成了奪取皇位小分隊。

只不過光有他們兩個人還是不夠多爾袞打的,於是洪承疇提議,讓布木布泰聯絡其他幾個旗的旗主和高層。

雖然這些人對於福臨繼位抱有微詞,但更加反感多爾袞繼位。且不提多爾袞上位後,他們幾個旗利益受損。單就現在,盛京城到處有傳言,說是努爾哈赤臨終前本是將皇位傳給多爾袞的,結果讓皇太極等人給篡改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多爾袞故意放出來的,但是你抹黑皇太極就算了,那個“等人”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打算當上皇帝后來一場紅紅火火的大清洗?

所以,無論是從利益出發還是為了保住自家性命,現在必須推舉福臨,不能讓多爾袞得逞。於是一個反多爾袞同盟臨時組成了。

在皇太極下線之後的第一個朝會上,關於皇位繼承人的問題,多爾袞兄弟組合與反多爾袞同盟爆發了激烈的衝突,這場風波一度從朝會蔓延到了軍隊裡,並且從打嘴炮上升到了武理對抗。

眼看著好好的大清就要一分為二了,作為八旗裡的元老級人物,代善出面制止了:

“一個個別的不會,明國那些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學的還挺快。我大清乃是漁獵起家,嘴上說的天花亂墜沒用,最後還是要看能力大小!”

“眼下天就要冷了,今年沒有晉商那邊的補給,族人們冬天會不好過。所以我有一個提議,你們雙方回去準備準備,一個月後各自入關,誰獲得的財物最多,誰就是我大清下一任皇帝。”

代善的建議雙方都很同意,本就是武夫居多,學文人那樣引經據典唇槍舌劍咱不會,那就來點實際的,就看誰搶的東西多,一目瞭然,沒有黑幕,心服口服。

……

【以上,就是建虜出兵的前因後果】

“也就是說,入關的時間是大明時間十月份左右了?”

【恭喜您,回答正確】

“那我就和崇禎說一聲,讓他提前做好準備。”

【親,恕本模擬器直言,您提醒了也沒用,根據計算,以大明現在的實力,上去就是送人頭,打不贏的】

“不是給了你嗎?我要見到成效。”

【親,咱們這邊已經準備好了一個相當完善的方案,包您看得過癮】

“光過癮還不行,要爽,要解氣!”

【放心吧,咱們的方案這就開始施行,請您拭目以待吧】

話分兩頭,在大明的位面,崇禎經過幾番苦苦詢問之後,終於得到了答案:

【建虜會在十月初來襲】

看到太祖給了確切的時間,崇禎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原本以為是年底,無論是製造武器,還是調兵遣將,崇禎還有把握徐徐圖之。然而……

“沒想到居然來的這麼快?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咱知道你很著急,但你先別急】

見太祖這麼說,崇禎有些安心了,“難不成太祖您老人家有奇謀妙計?”

聯想到上次李自成攻開封,情況比現在緊急多了,最後太祖親自出手,擊退了李自成。

或許這一次,建虜們也能見識一下太祖的厲害。

“太祖爺爺,對付建虜,您老人家千萬別手下留情。”

【這還用你小子教?咱早就看那群建虜不順眼了】

【只要你照著咱的要求去做,保證穩贏】

經過太祖這麼一說,崇禎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有了太祖撐腰,就算是建虜傾巢而動,他也毫不畏懼。

由於時間短暫,練兵已經來不及了,調兵也略顯倉促,只能看運氣。幸好現在有了蒸汽機,武器生產還能供得上。

崇禎大手一揮,直接讓宋應星接管兵仗局。至於軍器局,那是歸工部管的。工部尚書死活不同意,只好作罷。

對於可能會遭到攻擊的地方,崇禎都派人過去加以提醒,讓這些地方守將加強戒備。

該做的崇禎都已經做完了,剩下的就看太祖施展神力了。

在忐忑不安中,時間來到了十月初八。

這一天,京城裡的人都看到北方狼煙四起,這種場景他們已經見過五次了,都知道這是從山海關開始,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地點燃,為的是向遠在京城的皇帝傳達一件事:

建虜入侵了!

百姓們無不擔憂,建虜每一次入侵,都伴隨著殺傷搶掠。京城外面的都攜家帶口,準備逃亡山林避難,免得遭受建虜的毒手。

京城裡面的百姓,也趕緊採購物資,生怕過一段時間物價飛漲。

雖然第一時間五城兵馬司就派出人手維持秩序,同時崇禎也派出了東廠和錦衣協助,安撫百姓。

“各位,不要慌不要急,奸商已經被處理了,糧食絕不會漲價,大家都不要再搶了。”

“陛下已經說了,這次絕不會放進一個建虜進來,你們該幹嘛就去幹嘛,別聽風就是雨了!”

……

對於這樣的安撫,百姓們明顯不買賬。又不是建虜第一次入關大明軍隊打不打得過,咱們還不知道啊?

百姓們對於這場戰爭的態度是悲觀的,就連作為皇帝的崇禎,心裡也是沒底。

朝會散了之後,便急忙去了太廟,在太祖畫像前誠心祈禱:

“太祖爺爺,一定要保佑我大明的軍隊獲勝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世藍星3:戰國七雄

悶00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