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地仙之祖?是我?

只是地仙之祖現在還不是地仙之祖,祂也只是一尊散修,洪荒大羅散修。

而且鎮元子的名聲不響,洛祖跟叩叩打聽了,與巫族也打聽了,各地散修接觸時也有聊起這位,但都說沒有聽聞過這位。

到了毗城後,他也試著去探聽這位的訊息,但也都沒有。

大概是因為鎮元子是個宅男,不似他那好友紅雲老祖一般天天在外閒逛,朋友滿天下吧。

而鎮元子的知交只有一個紅雲老祖。

可惜他這唯一的好友如今也死了,還死得“不明不白”,也不知是誰下的黑手,還得等著洛祖去給他傳遞則訊息。

不知得知自己好友隕落後,鎮元子會不會更宅了,也許可能會奮發圖強,為自己好友的死勞心勞力的調查著。

這些都有可能,但洛祖更關心一個事,那就是鎮元子到底創出地仙之法了沒有,祂的地仙之法又與他的地仙一樣嗎?

但好奇歸好奇,他可不敢在心底唸叨太多,免得被這位大佬感應到。

“不對,祂老人家感應到我反而更好,那我就能提前完成紅雲老祖交代給我的任務了。”洛祖一轉念,便換了個想法。

可惜,反反覆覆,十句八句下來,愣是沒有一點回應。

鎮元子…鎮元子…鎮元子…鎮元子……

也有可能人家不在意一個螻蟻在“發電報”問候祂。

若是自個到了大羅之境,或許就能搞清楚這件事了。

跟他說自己不是有意的,您老人家可別介意,多擔待多擔待。

總而言之,這事暫且就算了,以後有機會,或者境界到了再去證實。

仙界又遭天魔界入侵,天魔界五位“魔主”親自攻入仙界,仙界三位一品玄仙大員出動迎敵。

“地仙”之事洛祖最後也沒有放下,但也沒有親自去推演,而是如同金丹法,元嬰法一般,將之投入壺中天地,交由這些好人兒來辦。

可能人家此刻不在服務區,所以接收不到洛祖發出的訊號吧。

“難道那些大羅傳說都是假的?”洛祖無語道。

至於如今的壺中天地,各界都有大事發生。

可不管真假,他也不敢去嘗試唸叨其他大羅名號,如若是真的,他又該如何面對這位大羅呢?

不管真假,洛祖也沒在呼喚鎮元子。

輕輕吐一口氣,洛祖不再想這些事。

可惜他念了好幾句。

仙界經此一戰,自然損失慘重。

而人間界的大劫卻不能停歇,西牛賀洲已經完全毀了,萬法之印破萬法,世間諸法不足道。

“諸法源頭,武神金身,一顆金丹,百變元嬰,要問哪家,萬法唯一。”

這是如今在人間界各地傳播的童謠。

大劫已經到了真正的高潮,天才們也完成了最後的蛻變,已登達人間巔峰,甚至更高,只差一步就能證就天仙,白日飛昇!

至於曾經的老傢伙們,除了五位九品真仙被萬法仙君寧好逼得不得不證就天仙,飛昇仙界,餘者有半數被寧好懾服掌控。

另半數則各自逃離,有人直接潛入深海,開闢水宮福地,有人則藏龍入北俱蘆洲,也有一些結成同盟,要與寧好對立。

而昔年的三族天才,在各自的機遇下各自煉成真仙九品,或與寧好結為盟友,或者率領自己的族人前往他洲。

不過這些天才之中的頂尖人物便是先前那句童謠那幾位,諸法源頭說的是萬法之印,也說寧好,而武神金身說的是秦墨龍,他藉著武神金身煉就法相大腦六顆,而後又將武神金身直接煉化,竟藉此得了人世間的最大機緣——天命垂青!

可才得了天命垂青,他當日就道化無蹤,世人以為他飛也升了,卻不知他直接合道了,成為了一種極為特殊的生命。

而他也因此看到了世界的“真相”。

至於是何“真相”,暫且不談,先說說餘下人物。

那一顆金丹說的便是印,自從憑著大毅力將萬法之印的印身交給寧好後,他便帶領五臟道宗遷移去海外,尋了一座仙島定居。

藉此機會,他脫離了劫氣的困擾,重獲澄清明心,由此將金丹反覆錘鍊九遍,得金丹二轉。

金丹二轉,常理不在,可見天地玄妙。

至此,他更窺見了大劫劫機,見到了已然無影無蹤的秦墨龍。

“墨龍兄如今已合道也,此身如天高,如地廣,不可見全貌,不能問其音全。”印如此與外界說明此事。

而他若是不說,恐怕世人心中要多添一個誤會,那就是秦墨龍為寧好所害。

畢竟昔年武神金身乃寧好之物,後來卻為秦墨龍所借,之後寧好有了萬法之印,便想探探武神究竟還給後人留了什麼驚喜,然而秦墨龍不肯,二者至此交惡,在西牛賀洲上大打出手,又使得西牛賀洲的環境雪上加霜。

而此戰之後,秦墨龍便銷聲匿跡,無影無蹤。

再加上秦墨龍本就是孤兒,更沒有加入某個勢力,更沒有打造一個勢力出來,一直是個獨龍,唯一交好的寧好也交惡,不再來往,所以就更無人知曉他去往何方了。

而銷聲匿跡一年,一點訊息也沒有,世人自然會有各種猜測,其中猜測最多的就是被寧好害死了。

只是如秦墨龍這等人物又如何是能被人輕易害死的,所以這個說法不能得到大多數人認可。

畢竟真要害死秦墨龍,恐怕也要先掀起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如今印卻為寧好做了證,秦墨龍並非寧好害死,而是道化歸天。

而道化歸天似乎並非過去人們想象的那麼恐怖,只不過不能在現實存在,只能在“道”的層面存在。

如此大象無形,大音無聲,眼不能見全貌,思不能念其形,可得長生不死,與天地同壽。

但卻也被桎梏於天地間,不能邁往更高處,而且將非“人”,無自我,只有天理,失了人性。

這既是一個修行的方向,卻也是一道警鐘。

修行者是否該儲存本性?丟了本性是否還是自己?

秦墨龍以如此姿勢退場卻足以得到絕大多數修行者的鳴謝,因為他也算是給所有修行者指明一條修行路子。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氣元鏡

小豬再寫書

缺靈石,我反手一座靈石山

玖闕

我把點數都加到了性別值

溫熱的便便

驚!竹馬哥爆改補課老師

熊瑾玉玉

斷青愁

天使小貓

魂鏈

末-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