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站了起來,走到圖紙邊上站定,然後對太子說道:“不要小看利用這個力道,朕可以給你說說。”

朱慈烺一聽,頓時露出洗耳恭聽之意。

其他人聽到,也是斂聲屏氣,想著皇上不知道又會說出一些什麼道理來?

只見崇禎皇帝用手指著圖紙說道:“你看,如果這個力道可以這麼用的話,他就可以用固定的力道去砸東西,這個可以應用到鍛造,或者其他要用大力氣砸碎東西的方面……”

聽到這話,不少人,特別是那些文臣,不由得一個個面面相覷。敢情皇上搞得這麼隆重,神秘,還拿來教導太子,又是當著這麼多人,原來只是一個匠人的活計而已?這種事情,最多叫鐵匠聽聽,也就差不多了吧?

之前那些,畢竟涉及到軍國重器,他們這些人還沒特別的感覺。可是此時,竟然是鐵匠相關,他們就無語了。

雖然崇禎皇帝已經頒佈旨意,給予匠人不同爵位以區分技藝和身份。但是,匠人一直以來的低身份,不可能一下就改變。

因此,就連朱慈烺聽了,臉上也露出了一絲輕視之意。

崇禎皇帝看在眼裡,忽然收回手,對他說道:“你是不是覺得這是小道,你身為太子,無需關心這個?”

“兒臣不敢!”朱慈烺一聽,心中頓時一驚,連忙躬身回應道。

也虧了他是溫室裡的花朵,要不然,不可能心中想什麼,表情上就會露出什麼。

崇禎皇帝聽了,並沒有責備他,只是對他說道:“休得小看鐵匠相關。從深山挖出鐵礦石,熔鍊成鐵、鋼,再打造成刀槍、盔甲、火炮,也可以打造成農具、廚具,甚至用於鋪房子、橋樑等等。朕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一個國家強大與否,有一個很大的衡量標準,就是這個國家的鋼鐵產量是否夠高,對於鋼鐵的利用水平是否夠高。大明要一直強大,就必須重視和這鐵有關的一切!”

對於崇禎皇帝的這番話,朱慈烺可能感覺不深,但是那些朝廷重臣和武將們,卻是霍然一驚。文官們,自然是想到了民生相關,而武將則想到了軍事相關。還真別說,鋼鐵的運用,確實非常重要。

其實,以前的時候,他們也有這個認識。但是,他們卻沒有像崇禎皇帝這樣,能明確把這鋼鐵相關的,拔高到這麼高的程度。仔細想想,可不就是這樣麼!

遠的不說,就說和蒙古的戰事。為什麼到了後來,蒙古人基本上對於大明沒多少威脅了?就是因為大明對蒙古實施鐵器等物品的禁運。以至於蒙古那邊,他們都沒有足夠的鐵料去做箭頭。很多弓箭,都是骨頭磨的。如此一來,就這種骨頭箭,又如何能對身穿鐵甲的明軍將士造成威脅?

“兒臣記下了!”在他們都想著的時候,就聽朱慈烺回應了皇帝。

崇禎皇帝聽了,並沒有去細究太子到底聽了之後會有多重視。

他接著伸手又一指另外一組圖道:“看,這個力道,還能用來轉輪。這個用處就更大了。如果能做出來,那麼可以在轉輪上綁上繩子,拉動人力很難拉動的東西,或者在人不方便的地方,比如礦山,把東西給拉出來,把積水給提上來,也可以用於水利灌溉等等。”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忽然提高了一點聲音,繼續對太子說道:“還可以用於車輛上!你想想,把這個東西放在車上,力道和輪子相連,使之能轉動。如此,就不用牛馬拉,車輛自己就能往前走。如此一來,這種車子就不用吃喝,直管燒火即可,不知疲倦,不懼黑夜,你覺得如何?”

“……”朱慈烺聽得傻在那裡了。如果說之前的事情,就他的腦子,還想不了太多,沒法對他有更大震撼的話,那這個自己就能走動的車輛,那是絕對讓他震驚了。

不止是他,包括其他人,也都聽呆了。這世上,還能有這樣的東西?

庭院中,安靜了一會之後,忽然,人群中響起了一個聲音,有點小,而是是失聲說了下回過神來,就馬上閉嘴了。不過這個聲音,在場的人都聽清楚了。

“木牛流馬……”

崇禎皇帝也聽到了,這個木牛流馬,其實應該是獨輪車之類的運輸工具,還是人力驅動的。因此,他便順口說道:“這個東西比木牛流馬要強不知道多少倍的,你可想到什麼沒有?”

聽到問話,朱慈烺回過神來,仔細盯著那圖,而後有點期期艾艾地說道:“父皇,兒臣……兒臣愚笨!”

實在是崇禎皇帝的話太過天馬流星,他根本就跟不上,知道自己就算說了,估計也跟不上父皇的想法,索性就承認這點算了。

崇禎皇帝聽了,便引導他說道:“你看,如果這個力道足夠大,那是不是可以拉動不止一輛車,而是兩輛車,三輛車,或者十輛,百輛呢?而且晝夜不停地拉。至於速度上,如果不夠快,就想辦法讓他快一點,那麼以後我大明東南西北的交通,是否就會便利很多。就比如說朕要領兵討伐遼東,就在這個車上和將士們一起,睡個一覺,就到了遼東,是不是會省時省力省心省掉很多的成本了?”

“……”崇禎皇帝的這話,對於庭院內所有人來說,實在太過誇張了。這可能麼?

就算是瘋子,也不敢這麼想吧?一個茶壺引發的暢想,就想到了這麼誇張的程度?

這些人,寧可相信說玉皇大帝要下凡了,也不敢去相信崇禎皇帝所描述的那一幕,會真得變為可能!

崇禎皇帝看著他們全都驚呆的樣子,不知道為何,心中好像有點享受的感覺,就隨口繼續說道:“還有,這個東西裝到船上,驅動船的明輪滾動,那是不是也會和車輛一樣,有非常大的效果,大大地改變大明的航運呢?應用於戰船之上,還需要在意風向麼……”

“……”所有人,繼續啞口無言,這也行?

崇禎皇帝后面的這段話,對鄭芝龍這個海盜王震撼最深了。真要有這樣的船隻,能不受風向影響,而且如果還能開得很快的話,那這海上,還有誰是大明的對手?

這個時候,他忽然感覺到,該不會皇上說要在大海的盡頭,都飄揚大明的旗幟,就是因為之前就想到了這個吧?

不知道過了多久,朱慈烺還沒回過神來,首輔薛國觀卻是先開口了,用帶著一絲顫抖的聲音奏道:“陛下,這個……這個真能做出來?”

聽到說話聲,幾乎所有人都回過神來,頓時,一個個都盯著崇禎皇帝,那眼睛都一眨不眨的,耳朵豎起,就怕聽不清皇帝的回答。

如果說崇禎皇帝剛才所說得這些話,是穿越之前的皇帝所說的,估計有不少臣子都要勸諫皇帝別胡思亂想了。如果這個話,是街頭上的普通百姓所說,估計直接被人罵瘋子了。

可是,這話,就是如今的崇禎皇帝所說。從崇禎十一年底以來,自從太祖託夢之後,崇禎皇帝展現了非凡的手段,英明神武,絕對不是吹出來的。他如今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特別是他能從細節上就猜出別人在幹什麼,想幹什麼,這種細察入微的本事,大明朝誰不歎服?

如今,這話由他說出來,雖然包括薛國觀在內的人,都覺得匪夷所思,可也不敢一口咬定,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崇禎皇帝聽了,帶著微笑對薛國觀說道:“朕說可以做出來,卿信不?與其想著,不如直接動手,實踐出真知,就看看到底能不能做出來。可以先從學問上去核實這個有沒有可能,然後再動手去做,遇到困難,就想著解決困難……”

說到這裡,他看到薛國觀等不少人,似乎有露出失望的神情。便知道,他們沒從自己這裡得到肯定答覆的原因。

對此,他不得不提高了聲音,當即斬釘截鐵地說道:“朕也可以明確地告訴卿等,這是可以造出來的。不過困難會很多,但只要造出來,我們大明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崇禎皇帝的這話說完之後,庭院內依舊是非常安靜。大部分人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嚮往的神情,真有打造出來的那一天麼?

忽然,朱慈烺回過神來後,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向崇禎皇帝奏道:“父皇,兒臣想試試!”

在這個時候,如果父皇同意的話,那些文官就算用什麼四書五經,聖人之學來壓他,也是沒用的。對於他一個只有十五歲的孩子來說,能造出這種東西來,好像很有趣,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他的興趣,自然一下就被激發出來了。

崇禎皇帝聽了,不置可否,而是踱步到了下一個擺放的物件處,指著孔明燈說道:“這個孔明燈,你應該知道吧?”

“兒臣知道,曾有放飛過。”朱慈烺聽到這話,只好把之前的請求先放下,轉而回答道。

其他人聽到,因為有那茶壺的例子在,大部分人都知道,皇上肯定對孔明燈又有匪夷所思的說法了。總不可能說,讓孔明燈帶著人飛天吧?

心中這麼想著,他們便好奇地皇帝父子的對話。

只見崇禎皇帝點點頭,對太子說道:“那你可有曾想過,如果這孔明燈足夠大的話,是否就能讓人飛天?”

“……”聽到這話,周圍的人不由得啞然。果然來了,皇上竟然真得是提這樣的想法!

這一次,朱慈烺倒沒有像茶壺那個一般震驚,而是立刻實話實說道:“兒臣之前未曾想過,不過父皇提起,兒臣想著,好像是可以的!”

其他人也在心中點頭,不過他們還是有好奇心,不知道皇上會有什麼說法。總覺得皇上提起這個,不會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果然,就聽崇禎皇帝對太子說道:“那你知道是什麼道理麼?”

“……”朱慈烺愣了下,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最後不得不說道,“點火之後,它就會浮起來,飄到天空上去了。”

“為什麼點火之後就會浮起來?”

面對父皇的追問,朱慈烺撓了下後腦勺,疑惑地道:“濁氣下降,清氣上升?”

“……”這一次,輪到崇禎皇帝無語了。

算了,不這麼問了,反正這個時代的人,估計也很少有人會知道。於是,他便對太子說道:“空氣就如同水一般,是有浮力的。如果鵝毛在空中能飄很久,緩慢下降,而鐵塊什麼的,卻是迅速下降,都是因為空氣的浮力太小。點燃空氣之後,空氣受熱膨脹,你可以暫時想象成水變成蒸汽一樣,就會更容易托起孔明燈,這就是孔明燈會上升空中的原因。”

他說這些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認真聽著。不得不說,皇上的這個說法,又讓他們開了眼界。

“利用這個道理,做出一種器物,加熱讓他上升,並且上升的力道能把人也帶上天。隨後稍微降低溫度,讓它像羽毛一般緩緩下降,這樣人也能安全落地。”崇禎皇帝說到這裡,環視了周圍一眼,最後看著太子繼續說道,“不過真正能做到朕所說這樣的,可不是真得就只是孔明燈而已。需要去想,去做。朕可以明確告訴你,將來有一天,人肯定是能飛天的!”

說完之後,他沒等太子回過神來,便又走前幾步,拿起竹蜻蜓,隨手一旋,看著竹蜻蜓飛了起來,然後又對太子說道:“你看,這又是一種飛的方式。那麼,這種飛的方式,會是什麼道理?能不能利用這個道理,做出更好的東西,同樣帶著人飛呢?”

說完了這幾種之後,崇禎皇帝緩步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看著在那發愣的太子說道:“剛才朕所說得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在農司和開物司所探究的內容。你看,要是你能搞懂,並去運用的話,肯定會改變大明,讓大明變得更為強大。你身為太子,就應該知道,什麼是你應該去引導?如何掌握大明未來的方向,大明將來的路怎麼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西漢開始擺爛

零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