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點,卻是胡廣與他人不同的地方,也是叫天軍與其他任何軍隊不同的地方。

不過,要是胡廣知道洪承疇下達了格殺命令的話,就可能會犯難了。

不出兵吧,大多數流賊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是被迫的,他們就將死在官軍的屠刀之下;出兵吧,就有更多的百姓會遭流賊之殃。

也幸好他不知道,因此一切都以他最初的打算在準備著。

眼下的秦地,正如特局情報人員的報告,延綏邊軍將領們正猶如嗜血的餓狼,聞風撲向一個個亂民聚集的地方。

每一支流賊,或多或少都能搶到大量的物資和財富。當然了,這些東西都掌握在賊首手中,也是用這些東西控制著不像軍隊的軍隊。

在眼下邊軍還很少加入流賊的時期,雙方的戰鬥力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延綏地區的邊軍,兵力又足夠多,圍追堵截之下,只要被官軍能咬上,除非了極少一部分人能逃脫之外,流賊軍中所攜帶的物資和財富全都落入官軍手中。

更為可怖的是,所有流賊一律格殺,不接受投降,不知道秦川大地上一下多了多少冤魂,多少無奈的百姓家破人亡,先是遭了流賊的殃,然後又碰到了官軍的屠刀。

陝北的人口,在延綏邊軍開始行動之後,一下便銳減。除了縣城以上的城池之外,多數村落已是人去樓空,或成了一片白地。野地裡,到處都是累累白骨,渾然像是一片鬼蜮。

陝北的流賊中,來不及逃走的,就只好擇險要之地據守。但是,只要道路平整一點的地方,官軍便能運來大將軍炮。

這種火炮的威力,又那是普通流賊所見識過的。一炮之下,猶如雷公降臨,震耳欲聾之下,砸得亂石橫飛,肉體稍微碰下便成了肉渣。

最為關鍵的是,對於官軍擁有的大將軍炮,一般的流賊只能用少得可憐的弓箭抗衡,完全成了一個被動挨打,還不了手的局面。

不用多少時間,一處處原本以為的險要之地便被官軍轟破,而後屠戮一空,只剩下屍山血海。

一封封捷報,由北往南從延綏巡撫府送往三邊總督府。楊鶴一開始很是高興,各地都是焦頭爛額,唯有延綏巡撫所轄,時時傳來捷報,真不枉了自己舉薦洪承疇之意。

他衡量了各地的亂民情況後,覺得回頭把洪承疇派往其他各地再行剿匪,必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局勢。

如此想著,楊鶴便開始著手給朝廷、給崇禎皇帝寫奏章。

他身為三邊總督,自然也思考過這次大規模民變的前因後果,因此在他在奏疏中寫道:“盜賊之起,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無奈成賊。臣思至此,唯有施以招撫為主、追剿為輔之略,一則展天恩之浩蕩,顯陛下君父之慈悲,二則輔以雷霆手段,震懾不軌之徒,如此可早日定秦川之亂……”

寫完之後,他便放在一邊,只等局勢稍微得到控制之後,便發往京師。

畢竟楊鶴也不傻,要是局面一塌糊塗,他這策略就不好用,必須要在可控範圍之內,這樣他才有底氣向朝廷要錢要糧。

可是,到後來隨著延綏巡撫的一封封捷報到來,他的眉頭就皺了。這剿匪所殺的人數是不是太多了,要是把人都殺光了,如何恢復農事?

他不知道,報給他的捷報中,那些記功的人頭數已經被洪承疇減去一半多了,否則楊鶴第一眼便能看出洪承疇用得是格殺勿論之策。

可就算如此,前後幾封捷報一結合起來,也是超出了楊鶴的底線。他先是寫了一封私信,快馬傳給遠在陝北的洪承疇。

而後想想還不放心,便又傳來陝西巡按御史吳煥,和他商量後,讓他專門往榆林去走一趟。

這吳煥一路北行,進入延綏境內後,總算鬆了口氣,沒再聽聞有什麼大規模的流賊,自己就安全了不少。

可再往前走之後,他又覺得不對,人太少了,路上的屍骨太多了。

等他到了榆林鎮,稍微一瞭解,便明白了怎麼回事。一般來說,御史這行當,最重視的是名聲。名聲越響,聲望越高,升職就越快,這和其他官職有本質不同。

吳煥當即就怒了,馬上找上延綏巡撫洪承疇要給個說法,否則定要參他草菅人命。

洪承疇卻一點不怕,禮節上也沒虧待他,內堂奉客,好茶伺候,然後才態度誠懇,卻又無奈地解釋道:“本官奉命駐牧一方,又信奉孔孟之道,非無奈何敢如此做法?”

“如若本官只誅賊首,是少造殺孽。可其餘人等,該如何處置?”

洪承疇越說語速越快,由此帶來的威壓也就越重:“黑煞神這支流賊,有三千餘眾,邢紅狼那一支,又是五千出頭,還有……”

他羅列了一堆,然後身子稍微前傾,伸頭盯著吳煥的眼睛道:“如此多人,敢問巡按可有糧就食?放任回去,他們可是會在家餓死還是又嘯聚一方?”

吳煥啞然,他心中也自然明白,朝廷怎麼可能拿出那麼多糧食來接濟這些人。要真有這個能力,也就沒有眼前遍地的民變了。

洪承疇稍微停頓了一會,又帶著一絲威脅意味說道:“本官也不想傷天和,要是巡按有意,本官以後可以把人都給你,任由你來處置如何?你說放,本官絕無二話,否則的話,為將來計,本官眼下殺得就仍是賊,也符朝廷法度。”

吳煥自然不會引火上身,這處置流賊的事情,還是你自己幹吧。他心中如此想著,但場面上卻不留話柄,只是推說他乃奉三邊總督之命,過來巡查的。眼下他能做得本職工作,只是把看到的情況都回稟總督大人,如何處置是總督大人的事情。

洪承疇無所謂,只是禮待吳煥直到把他送走。

這人剛出門,早已成為洪承疇心腹的吳自勉便親自趕到巡撫府,避開旁人後,獰色請示道:“中丞,要不末將派人裝成流賊,在途中把他幹掉?”

殺流賊得財物,還能得軍功,雖然流賊的人頭不值錢,可架不住人頭多,這麼大的利益,誰都不想輕易失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我死了萬萬次

南鋒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