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路上,許平開車,我和我爸有一搭沒一搭閒聊。

我又問了些村裡歷史的細節。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村裡人,對村裡的歷史我都一問三不知,實在是慚愧。

“爸,你以前怎麼從來不給我們講講這些故事呢?老輩人都不講,以後這些歷史事蹟就都失傳了呢。”我說。

我們小的時候,聽老人講過很多類似《田螺姑娘》《雄霸咪娘》這樣的民間故事,但很少聽人講村裡的歷史,也許是因為就發生在村裡,老人覺得不值得一提吧。其實這才是最應該講給子孫聽的啊。當然,也有些老人沒啥文化,他們自已也是一知半解,也講不清楚吧。

我爸是從來不會給我們講故事的。再一個就是小時候,我們見著我爸,都像老鼠見了貓,哪還敢讓他講故事給我們聽。

倒是隔代親,我爸老給孫輩們講故事聽,他可會講了,講得繪聲繪色,抑揚頓挫,可我已經不是愛聽故事的年齡了。

“屋裡都窮死了,哪有心思給你們講故事。”我爸說。

也對。

人過得特別不如意的時候,夫妻吵架的頻率會很高,也會對孩子少了耐心。

我討厭我爸媽給我們童年帶來的生活,但後來,我還不是也活成了他們的樣子了麼?

日子特別糟糕的時候,我對歡歡一樣也沒有耐心。

只是,我從泥濘裡掙扎了出來。

但不得不承認,我也還是得到了父母的託舉。不然,我可能也會是一輩子在泥濘中掙扎。

可是,父母那個年代的人,其實比我們更難吧。

因為我爸對我媽不好,對他我一直有成見。但要說我爸這一輩子,其實也不容易。那個年代的人,受封建社會的影響很深,他們娶老婆,就是為了娶回來傳宗接代,幹活的。

哪怕就是到了現在,很多男人不還是這樣子的觀念麼?

其實,人要是真的懂得看重夫妻關係的話,婚姻其實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可惜,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沒活明白。

從新新家回來之後,我爸又回了鄉下,每天忙他的那幾塊菜地。

“你不是說你都要歸位了嗎?那你還天天種菜。”我煩他在兒女家一分鐘都呆不住,不管多晚,都要鬧騰著回鄉下老家。

“死歸死,種地歸種地,這兩者又不矛盾。”我爸說。

唉,這老頭,說得好像也有點道理。

歸位在我爸眼裡,一點也不是什麼悲傷的事。

我爸說,兒女子孫都好,他死了就死了,一切從簡就行。記得我哥給我爸弄棺木的時候,想弄好一點的材料,我爸說要那麼好的幹嘛,再好的材料,還能漚得過泥巴?

反正,我爸花錢,一輩子就講究一個價效比。

但聽他談生死,真的就很平常。

其實老頭也想讓兒女回家多陪他,每次回去看他,他都滿心歡喜。當然,我們走的時候,他還是滿心歡喜。但是我爸因為性格不好,幾句話不對他就會暴跳如雷,兒女對他也有諸多不滿,不過也都是不跟他計較罷了。

何必去招惹他搞得一大家子都不痛快呢?

攤上這個性格不好的父親,我們兄妹四個都認命了。用我媽的話說,難不成你還要和你爸記仇嗎?想想也是,相對那些身體不好又作的父母,我爸已經很好了。他脾氣雖然不好,但他也是傾其所能地努力過了。要說我爸這個人其實也還算好,從不會輕易給兒女平添麻煩。在他耳朵沒有毛病之前,哪怕是生病住院,他都不會麻煩兒女。活到八十七歲了,他基本還是在自食其力。他自已也常說,他這種急性子的人,死的時候也不會拖拖拉拉,不會拖累子女的。

我爸反正一輩子都習慣了按照自已的心意活,他樂意住在鄉下,那就隨他在鄉下,他愛咋過咋過。

想想我爸其實也挺可憐的。

我知道他也想要兒孫繞膝,他也想要我哥和嫂子回鄉下生活。可如今的生活節奏早不是他想要的那個樣子了。我哥和嫂子,也要幫著兒女帶娃。我哥因為要種果樹,時常還能在家就很不錯了。

我爸再脾氣壞,又怎麼可能扭轉時代呢?他那個年代的人,註定了是老了和子女遠離的第一代人。(村裡多是留守老人)

他們的父母老的時候,他們都還能在身邊盡孝;可他們老了,兒女卻都遠離農村了。而他們自已,卻還有著那種傳統的思想,一定要守著故土,也就註定了他們最後是孤獨的。

這麼說來,我媽走在我爸前面,也是一種福氣。我媽要是走在後面,不在老家守著的話,估計又有很多別的矛盾。

之前我有朋友得知我的故事,很替我打抱不平。說我爸那麼偏心前妻的孩子,我媽不在了,我爸可以交給我哥和大姐了。

哪有這麼簡單!

一個雞飛狗跳的家庭,我哥和大姐受的傷害也不會比我和二姐少。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物質匱乏的年代,缺吃少穿那是常態,父母把我們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小時候,缺的都是愛。

哪怕是我哥,說起來是繼承了家裡的財產。可憑良心來說,能有多少財產呢?那個年代的父母,把兒女養活,就已經是拼盡全力了,根本不可能攢下來太多的財產。我爸是一特別自我的人,我哥那麼大一把年紀了,還老得受他氣。以我哥的能力,真的也不稀罕我爸幫他幹活啥的。

大姐又得了什麼呢?

所以,哪怕是至今,大姐願意多給我爸錢,但還是不願意怎麼去陪伴他,或許她心裡也還是有過不去的坎吧。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每個人在意的點也不一樣。

其實我有時間回去陪我爸,但讓我長時間呆在鄉下,我不樂意,許平也不樂意。天天陪著老爺子,我照樣會和他幹架。我哥情緒那麼穩定的人,都會和我爸幹架。

誰都想過自已喜歡的生活。

我已經不和我爸較勁了。真的,得知我爸不讓我哥出錢給我媽治病的那一刻,我的心涼透了,我以為不會怎麼管我爸了。但是我媽真的走了之後,我的想法又改變了,我怕自已後悔。

老的時候,並不只是父母需要孩子,孩子同樣需要父母;正如小的時候,並不只是孩子需要父母,父母同樣需要孩子。

而且到了我這個年齡,還有一個父親健在,這本身就是一種福氣了。

我爸在,家就還在。

只是,我們似乎已經不能完全融入農村了。我爸現在身體還硬朗,十天半月的回去看我爸一次,似乎這樣也挺好。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薄家團寵是貓精,哥哥很粘人

天狐有疑

龍神殿下

曾經的騷年

星座之神

白鷹的蝶

重逢在那個雪夜

李垚粥

某巫師裡的第四天災

貓貓貓黑貓

青山見你

南雨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