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本源禪師所謂的天龍劫一說,一輪、一葉和一燈這師兄弟三人是不怎麼信的。

什麼掃地僧?你說他武功深不可測也就罷了,咋還帶前後眼的,居然能夠預言一百多年以後的事情?那不成了神仙了嗎?

他老神仙既不在天上宮闕養老賦閒,也不去五湖四海周遊世界,跑去少林寺掃什麼地啊?

最讓人無法信服的就是,這老神仙自己都拿不準第二次劫難會不會發生,合著不論這劫難發不發生,他老神仙都沒差錯。

這不,當本源禪師再次說起這事的時候,一燈大師就忍無可忍了:“師曾祖,那位掃地僧說沒說會是什麼樣的劫難?”

本源禪師微微搖頭,“他沒說,只說天機不可洩露。”

一燈決定戳穿掃地僧的裝神弄鬼,開始分析:“如果是天塌地陷,留弟子在這也是無濟於事,如果說是兵災匪患則絕無可能,我大理國對外邦交友睦,對內國泰民安。”

這番話其實也是一輪和一葉兩位大師心中所想,所以這兩位也跟著點頭,以示贊同。

“那麼剩下的便只是武林中的仇怨糾紛了。”

一燈繼續分析:“可要說武林人物又有誰敢找到天龍寺來撒野?即便是那西毒東邪聯手,也不敢踏入大理國境!還有誰能比這兩人更強?”

一燈這話真的不是吹牛,此間他師兄弟三人裡面任意兩人,就能擋住東邪西毒的聯手。

尤其對上西毒歐陽鋒,大理段家的一陽指恰恰是蛤蟆功的剋星,如果是東邪西毒一起來找事,用不了多少氣力就能廢掉歐陽鋒。

歐陽鋒都廢了,黃藥師還能興風作浪麼?更何況,他們這邊還富餘著一個師兄弟和本源禪師?

不客氣的說,此時的天龍寺就是天下武林的禁區,誰來都討不了好去。

千萬別說什麼來的人多就可以以多為勝,你來的人少,大理段氏還可以按照武林規矩跟你比武,可你要是來的人多,真當大理國的十萬兵馬是擺設嗎?

一燈大師的分析頭頭是道,就連一輪和一葉都頗為認可,一番話說完,滿以為本源禪師便會准假,不料本源禪師卻沒有任何表示,就這麼頗有深意地看著他。

直看得一燈大師如芒刺背,本源禪師才問了一句:“說完了?”

一燈忍不住抬手抹了把額頭上的汗,說道:“弟子說完了。”

本源禪師這才點了點頭,說道:“雖然老衲也想不出這場劫難會是怎樣的,但是老衲卻知道掃地神僧斷然不會誑語。”

這就是代溝的問題了。

一輪、一葉、一燈這一代人,從未經歷過天龍世界那個天下武林的大時代。

儘管他們也曾聽過南慕容、北喬峰,逍遙三老靈鷲宮等故老傳說,但是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沒有親眼見過的事情,哪怕被人傳得神乎其神,他們也會覺得言過其實。

這就好像後世現代的華國人,把魯班的木鳶、張衡的地動儀、諸葛亮的木牛流馬歸類於神話傳說是一個道理。

我們現代人都造不出來的東西,古人怎麼可能造的出來?難道掌握了高科技的現代人還不如古代人?

必是古人誇大其詞,再以訛傳訛,才會有了這些神神叨叨的傳說。

眼下牟尼堂裡的一輪、一葉和一燈就是如此,他們不信少林掃地僧的箴言,只是因為他們沒有親眼見過掃地僧的強大。

然而本源禪師卻是親眼見過掃地僧的,所以本源禪師對掃地僧的預言深信不疑,堅決不許一燈離開天龍寺。

本源如此堅持,一燈就很無奈,心說早知道這樣自己就晚幾年出家了。

哪怕繼續坐在皇位上不理政事,也好過在這天龍寺裡坐困愁城。

本源也不強求三個徒孫相信,只憑自己在天龍寺裡至高無上的權力約束他們,當即說道:“行了,都別愣著了,既然你過來這裡,咱們就演練一下六脈劍陣。”

本源所說的六脈劍陣,與百年前枯榮長老率領本因、本參、本相和本塵五人組成的六脈劍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枯榮那時的六脈劍陣是貨真價實的,因為當時六脈神劍的劍譜仍在天龍寺,只是因為他們五人功力不逮,才由枯榮使兩脈,四本使其餘四脈。

劍法是正宗劍法,經脈也是六條不同的經脈,所以叫做六脈劍陣。

然而此時本源所說的六脈劍陣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因為六脈神劍的劍譜早就被枯榮毀了,本源所學的三脈劍法是段譽憑藉記憶傳授的。

當時由於本源內力不夠,段譽就只能教他三脈,但凡多教一脈,本源便會由於無法駕馭而爆體身亡。

所以本源再教一輪、一葉和一燈的時候,教的也只是他學過的三脈,分別是少商劍、商陽劍和中衝劍。

一輪學練的是少商劍,講求以右手拇指發出劍氣。

一葉學的是中衝劍,講求以右手中指輸出劍氣。

一燈學的是商陽劍,講求以右手食指輸出劍氣。

而本源自己可以同時運使少商、商陽、中衝三脈劍法,與三個徒孫加起來數量倒是達到了六個,但實際卻仍然只有三脈劍法。

所以說他所謂的六脈劍陣實在有些名不副實。

只不過即便如此,他祖孫四人同時施展六道劍氣出來,威力也是著實驚人,自忖放眼天下武林,找不出任何人可以與之相抗。

演練之前,本源照例吩咐本寺弟子警戒牟尼堂外,不許任何人進入打擾。

然後就提出這一次演練的目的,“咱們這個劍陣雖然只有三脈劍法,在攻防之間無法媲美真正的六脈劍陣,但只要大家留意其他劍路的疏漏並予以補足,就仍然可以傲視天下武林!”

一輪一葉一燈三人均非初次演練,聞言便取出各自的藏香點燃,注入劍氣在香頭部位,即有一道道有形的劍路發出,在牟尼堂的空間裡交織成一張劍網。

劍網甫成,本源便喝了一聲:“同人!”

這也是演練劍陣時必有的步驟,由本源隨口說出假想敵的所在位置,指引劍陣發動攻擊。

隨著他這聲“同人”,六道煙氣便同時攻向同人位,少商劍厚重凝實,商陽劍迅猛凌厲,中衝劍質樸無華,將那裡一人高的空間完全封鎖。

其實就是一陽指陣。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君行記

拾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