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又弄出了什麼新物拾?來給我看看。”

夷光公主饒有興趣地把圖紙接了過去。

任寧笑了笑。

這大長公主雖然身分高貴但其實平易近人。面對親近的人時她會自稱“我”,否則就是本宮。

“慶兒。”招呼過霍慶,祖孫倆窩一起細細地翻看著圖紙。

“殿下,這叫起重機。”任寧介紹。

“起重機?”祖孫倆相視一眼,有些茫然。

任寧見他們神色輕鬆並無異樣,心裡鬆了口氣。

除了世子霍慶外,鎮國公府的男子成年後幾乎都要去西邊的巖陲要塞守邊。

現在要塞裡時疫可能已經爆發,要塞外西涼大軍又步步東進,他還以為鎮國府會方寸大亂。

這才特意把起重機或者說組合滑輪帶過來,想借此轉移一下夷光公主他們的注意力。

結果發現自己杞人憂天。

想想也是。

當初剛成親,夷光公主就隨夫征戰南奉,殺得南奉王舉手投降。後來又在腥風血雨中協助平平無奇的長興帝登上皇位。

什麼大風大浪她沒見過。

“任小子,我可看不懂你畫的這東西。”夷光公主笑容和藹,完全沒有一絲不好意思。

她問:“這起重機到底有什麼用?”

“是這樣的。”任寧先把鎮南關進攻宋定城前所發生的事情詳細地說了說。

最後他道:“顧名思義,這起重機就是能讓人輕而易舉地把重物抬起,便於裝卸以及最終組裝成型。”

“這麼厲害?”到底是領過兵的超品將軍,夷光公主果然十分感興趣,“那如果一個人用,這起重機能抬起多重的東西?”

“如果打造的好,任何普通人抬起一兩萬斤的重物絕對不成問題。”任寧笑。

嗤!

祖孫倆齊齊倒吸了口涼氣。

上一屆的武狀元是個大力士,號稱力拔千斤。夷光公主曾經見他出過手,雙手舉起了一個重餘千斤的鼎爐。

那已經是世間少有的人物。

而這一堆輪子組起的機械居然能讓普通人抬起一兩萬斤的重物?

夷光公主古怪地看了任寧一眼。

要不是這小子之前弄出過望遠鏡還有雨衣、膠鞋、車輪這些出人意料的東西,否則她還真不敢相信。

“祖母,”霍慶忍不住出聲,“這是好東西啊,要不讓兵部或工部先造一個出來試試看。”

任寧微微一笑。

他也想先悄悄造一個出來然後震驚世人,然而現實基本不可能。

鐵本身就是緊俏的戰略物質。每一斤每一塊的去向都有官府中人盯得緊緊的。

加上去年青石郡發生大地動,無數礦洞被毀,熟練的採礦工更是沒幾人能跑出來。

原本生鐵就供不應求,此時更是緊張。

甚至兵器司都作好下來幾年無法向各大軍團和地方備守兵及時供應武器裝備的準備。

任寧曾經在盈盼的書信瞭解過這些情況,對此心知肚明。

如果他人在應山大營還好,估計韋君謙無論如何也會弄架出來試用一下。要是任寧誇大其詞或言過其實,大不了熔掉就是。

而此時任寧身在帝都,雖然近期他的名字如雷貫耳,其實依然沒什麼根基。

要是他想找家打鐵鋪偷偷把圖紙上的起重機打造出來,基本不可能。

因為根本沒鐵匠有足夠的鐵打造。而且就算鐵匠手上鐵夠,他也不敢造。

幸好認識眼前這位大長公主。

“慶兒,文房四寶。”夷光公主吩咐。

“祖母,孫兒馬上給您準備!”霍慶大喜。

揮揮灑灑,過了好一會兒,夷光公主寫了封信。

“寧小子,你把這封信帶給工部尚書羅墾。”

“夏季洪災很快就要來了,工部正忙著修復往年損毀的河道堤壩以及驛路。只是進展緩慢,應該會對這起重機感興趣。”

最重要的是羅墾是三皇子陳修竹的外祖父。

鎮國公府的能耐羅墾是瞭解的。為了外孫的未來,他定會盡心盡力把起重機打造出來。

咳!

這時,旁邊的霍慶輕輕地咳了一聲。

“祖母,孫兒曾無意間聽朋友們說起朝會上的事。”

“朝會?”夷光公主皺了皺眉。

但她知道自家孫兒不會無的放矢,便問道:“什麼事?”

霍慶笑:“據說近些日子的朝會上,朝臣們頻頻提議修築迷霧郡通往青石郡的驛路。陛下正在考慮,看樣子十之九八會答應。”

迷霧郡和青石郡?

旁邊的任寧稍稍一琢磨,很快反應過來。

青石郡是個有名的山地,素有地無三尺平之稱。

它通往外界的驛路幾乎都修在祟山峻嶺間。去年大地動,所有的出郡驛路都崩斷得七七八八,幾乎無法修復。

現在整個青石郡都快成了絕地。日後就算挖到鐵礦估計也難運得出來。

既然東西向的驛道無法修復。那麼從北邊的迷霧郡修條驛路過去倒是可行的解決方法。

只是……

任寧默默地搖了搖頭。

迷霧郡到處都是深不可測的沼澤,想修出一條能運載礦石的驛路,談何容易。

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唯一慶幸的是這個時代普通百姓需要服傜役,倒是花不了國庫太多錢。

夷光公主回過神,她看了任寧一眼。

“如果你弄出來的起重機真的起作用,沒準這條路能大大加快修築速度。”

填沼澤需要大量的石頭和泥土,起重機正好派上用場。

“殿下,”任寧站了起來,深深地鞠躬,“小子有個不情之請。”

“這麼見外!”夷光公主招手,示意任寧坐下。她笑著問:“到底什麼事?”

“謝殿下!”任寧從善如流地坐了下來。

“去年送靈回鄉,路過淶谷郡……”他把淶谷郡那些百姓賣兒賣女的慘狀說了說。

“如果要找傜役來修築迷霧郡這條南北向的驛路。您可不可以向陛下提議,優先考慮一下西部這些郡縣的百姓?”

就當暫時給他們一條生路。

雖然修這麼大的工程,肯定會有不少孟姜女哭長城的悲劇,但總比讓那麼多的百姓在老家活活餓死強。

嘆!

夷光公主臉色沉了下去,“本宮盡力吧。”

鎮國公府的子弟大多都在巖陲要塞守邊。每年都有不少人在要塞與帝都之間來來回回。

她何嘗不清楚一路上的慘狀。

只是一句女人不得參正,夷光公主只好在些非正式場合明裡暗裡提醒長興帝。

最開始長興帝還了派欽差去明查暗訪,只不過得到的結果總是輕描淡寫,最後便不了了之。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自逍遙修真仙

無關風月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