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湘蓉清脆的琵琶聲在她的指尖環繞,最後又和空氣交織,最後在房樑上繚繞徘徊,久久都沒有散去。

在場的所有人都對袁湘蓉的琵琶彈奏讚不絕口。

“袁姑娘的琵琶技藝果真名不虛傳。”

“湘蓉這首曲子贏定了。”

“曾柔彈得再好都沒用,她不可能在兩天之內譜出超越湘蓉的曲子。”

在誇獎完袁湘蓉後,大家紛紛向曾柔投來目光。

和袁湘蓉交好的,眼神中都帶著輕蔑。

而和曾柔熟絡的,目光中都帶著同情。

無論是輕蔑還是同情,她們都一致認為曾柔這次輸定了。

袁湘蓉抱著琵琶走到林凡和曾柔面前。

“林公子,湘蓉這首曲子彈的如何啊?”袁湘蓉聲音嬌媚,每一個字都像是帶著撩撥的音調。

袁湘蓉彈奏完,所有人都在讚美她,她不去理會,偏偏走到林凡跟前詢問他的意見,她的這一舉動引起了一部分想攀上袁刺史這個高枝的公子們不滿。

但是不滿歸不滿,他們除了在心裡發牢騷一點辦法沒有。

林凡就喜歡別人不服他又幹不掉他的樣子。

不過他也沒有打算和袁湘蓉糾纏。

“袁小姐彈奏的極好,不過在下實在愚笨,不懂音律,除了好,也想不出其他讚譽之詞,失禮,失禮。”林凡拱拱手,想盡快結束這個話題。

袁湘蓉沒有多想,只覺得林凡是在誇獎她,心滿意足的抱著琵琶瞥了眼曾柔。

袁湘蓉是第一個彈奏的,確實太驚豔了,後面再彈奏的幾位姑娘,雖然也技藝非凡,但是曲子中規中矩,沒有什麼新意。

也可能是創作時間有限,大家都只能在原來的曲子上進行改良。

而之前被大家熟知的曲子也就那麼幾個,改來改去還是那麼幾首。

曾柔聽了其他人的曲子,又滿眼感激的看了眼林凡。

林凡不知道身旁的女子看他的眼神已然發生了變化。

他想的是,這個袁湘蓉真是茶啊,給別人的時間都是不到兩天,但是自己的曲子卻準備那麼充分。

林凡不相信她那首琵琶曲子是和大家同樣的時間創作出來的,真雞賊,又雞賊的不夠光彩。

不過好像其他人也不怎麼在意,這個局似乎是為曾柔一個人設的。

林凡突然對曾柔同情起來,下意識的轉頭,倆人剛好四目相對。

林凡愣了一下。

曾柔臉上突然爬上一抹紅暈,逃離似的迅速把頭轉了回去。

所有人都彈奏完了,雖然沒有投票環節,但是大家的耳朵就是標準,可能後面的名次不好區分,但是目前的全場最佳,毫無疑問就是袁湘蓉,林凡心裡也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還有一個人沒有彈奏,結果還沒有定數。

曾柔也從侍女手中接過琵琶。

“你知道曾柔這次彈什麼曲子嗎?”

“都是自己譜曲,兩天之內,很難有所突破,估計和別人一樣,只是在原有的經典曲目上加了點自己的想法。”

“那可惜了,如果只是改編,肯定還是袁湘蓉的最好。”

“我也覺得不可能超過袁湘蓉的。”

幾個旁觀的女子小聲討論著。

曾柔抱著琵琶,卻沒有馬上彈奏。

“在彈奏這首曲子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曾柔說道。

“講故事?”

“彈琵琶前還要講故事。”

“是因為琵琶的曲子不行,想靠故事來贏嗎?”

“據我所知,曾柔唯一擅長的就是彈琵琶,講故事根本不擅長。”

“想在失去輸之前再掙扎一下唄。”

沒有人會相信曾柔的曲子會比袁湘蓉的更好,但這並不妨礙她要先將十面埋伏的創作背景講出來。

其實只要從頭到尾將十面埋伏彈奏一遍,就已經贏了。

因為這首曲子已經在各方面吊打袁湘蓉的了。

可曾柔覺得只有像林凡一樣,先把曲子的創作背景講述出來,才能讓大家更加請楚的理解這首琵琶曲子。

她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項羽和劉邦的故事,項羽和虞姬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他叫......”

曾柔按照昨天林凡的順序開始。

其實林凡沒想到曾柔會先講故事,昨天他講故事是想讓曾柔更好的理解曲子,畢竟他不會彈琵琶,只能給曾柔哼唱,如果曾柔理解不了,編曲就是不成立的。

可是今天曾柔只要彈奏出來就好了,至於其他人是否知道故事背景其實不重要。

袁宏義剛剛忙完公務,袁湘蓉平時舉辦的各種聚會,袁宏義是不會參加的,但是今天他剛好辦公回來路過,剛好聽到曾柔說要講故事,他就駐足片刻,竟讓他大為震驚。

曾柔的故事講完了,整個大廳內的氣氛都發生了變化。

女子總是更加感性的,早就被霸王別姬和烏江自刎的橋段所感動,有的紅了眼眶,有的用手帕擦拭眼角的淚花。

男子雖然沒有那麼容易哭,但也長吁短嘆,惆悵萬分。

袁宏義不可能像小年輕人一樣喜怒言語色,但依然被故事震撼得不輕。

這已經不是一個隨便編造的故事了,而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歷史事件,要不是袁宏義熟讀歷史,都會懷疑這些都是真正發生過的。

曾柔話不多說,講完故事,直接開始彈奏。

在所有人都沒有從剛剛的故事中緩過神來,又再一次被曾柔的琵琶聲所震撼。

“這,這是!”

“十面埋伏?剛剛曾柔說這首琵琶曲叫十面埋伏。”

“我的眼前似乎有了畫面。”

起初還有人被突如其來的十面埋伏震撼到,小聲討論。

很快就再也沒有人說話,大家都沉浸在琵琶的聲音中。

他們彷彿看見了漢軍將士身披鐵甲,手握兵刃,騎著戰馬,整齊有序地向營門外走去。

他們熱血沸騰,振奮不已。

曾柔用琵琶給所有人描繪出氣勢磅礴的大戰場面,鼓聲,號角聲,排陣,點將。

他們似乎看到了戰爭結束,項羽自刎,劉邦勝利回朝的全過程,整首曲子氣勢恢宏,充斥著金戈鐵馬的肅殺之聲。

這一次他們真的失去了語言能力,他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詞語來讚美曾柔彈奏的十面埋伏。

連袁湘蓉都震驚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直到曾柔彈奏結束,所有人都向她投去或崇拜,或讚歎,或震驚的目光,袁湘蓉才反應過來,氣急敗壞的走到曾柔面前。

“不可能,這首曲子不可能是你在兩天內譜出來的,不可能。”

其他人也都想起來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兩天內啊。

真的有人可以在兩日內譜出這樣恢弘大氣的曲子嗎?

袁宏義在聽完曲子後沒有馬上離開。

“十面埋伏當然不是我在兩天之內譜出來的曲子。”曾柔微微抬了抬下巴。

原來真的不是在兩天內譜出的。

不過這麼好的曲子不是兩天內譜出來也正常,可能有些人一輩子也寫不出這樣的一首琵琶曲。

況且人家的琵琶曲還有創作背景,有故事的。

曾柔話鋒一轉,“是林凡在昨天一個時辰內譜出來的。”

林凡?

一個時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在摸魚,劉備請我出山

滅了的星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刀客啊!

命運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