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世界線分歧,重大變故

趙穆問道:“只是狩獵而回嗎?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訊息傳來嗎?”

哲宗搖了搖頭說道:“沒有.”

趙穆裝模作樣的喃喃自語道:“沒想到西夏一品堂的情報也有失誤的時候.”

哲宗聞言笑道:“呵呵,那西夏蠻子的一品堂雖然厲害,但我大宋的從龍,皇城司也不差。

皇叔不必介懷了,縱使這一次遼國沒有異動,不代表以後就不會出現了.”

隨後哲宗話鋒一轉說道,“皇叔知道為什麼朕給你的封號是‘中山王’嗎?”

趙穆的思緒被哲宗的話打斷。

雖然趙穆已經猜出了哲宗的用意,但作為一個合格的下屬最忌諱的就是揣摩上峰的意思。

有的時候哪怕知道也要揣著明白裝糊塗,要讓上峰覺得自己才是最聰明的那個。

至少要比下屬聰明。

就像是和珅與乾隆一樣,縱使和大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出風頭的機會永遠是留給乾隆。

反之就是楊修的下場。

趙穆沒有說話,只是搖了搖頭。

哲宗說道:“中山乃是先秦的古國,而中山國的領土便在我大宋與遼國的邊境。

其中部分土地如今仍被遼人佔據,朕封皇叔為中山王,便是想讓皇叔不忘從遼人的手中奪回自己的封土.”

趙穆拱手回答道:“臣定不辱命。

既然遼國尚未生亂,那我大宋還是以休養生息為上。

之後先取西夏掃清障礙,再以大理鉗制吐蕃,最後等遼地生亂,我們便隔岸觀火從中取利。

當年這幫契丹狗趁著中原群雄逐鹿,讓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百年來鐵蹄踏破我中原萬千子民。

等他們內亂的時候,我們便也可以效仿他們當年一般,若是契丹肯割地便好,如若不肯,我們那時兵強馬壯,再打不遲.”

哲宗笑道:“皇叔高見.”

之後太監提醒了一下哲宗時間,哲宗要去洗漱更衣,準備今天的大朝會了。

至於趙穆,他只有爵位並無官階是沒有資格參加大朝會的。

於是趙穆便被哲宗打發回去休息了。

至於冊封趙穆為“中山王”的事情,實際上這件事哲宗一個人說了不算。

哲宗如今尚未正式親政,他把趙穆從一個縣侯提到郡公已經是盡全力了。

如今冊封他為中山王,他也不好一意孤行。

所以哲宗打算把這件事放在朝會上讓群臣議上一議。

雖然西夏地圖的事情還不能公佈,但趙穆談成了大理和大宋的合作,而且還讓大理負責了全部的築城費用,這件事也是有功勞的。

哲宗便想以此為契機試探一下群臣的反應,若是群臣同意的話,那麼他也就不必請示太后與太皇太后批准了。

但若是群臣有不同意的,那麼哲宗也正好記下來,什麼時候找個機會把他擼下去。

看看誰跟自己這個皇帝不是一條心的。

哲宗也正好趁這個機會考察一下。

至於趙穆的爵位,哲宗早就想好了對策。

只要太皇太后同意了,那麼誰不同意都不好使。

趙穆帶著梅蘭竹菊四劍出了宮,不過趙穆並沒有選擇直接回府,而是讓差官安排自己先去驛館下榻。

趙穆算算時間母親應該早就被接回京城來了,現在尚未天明,母親還未起身。

還是等天亮之後再回去不遲。

坐在出宮的馬車上,趙穆很疑惑,他很好奇為什麼南院大王父子沒有造反。

畢竟按照原本的情節,耶律洪基前往長白山圍獵,期間會遇到喬峰與喬峰結義。

但之後便是南院大王趁著他不在便攻陷皇宮擒拿太后和眾嬪妃,隨後大兵壓境,逼迫耶律洪基遜位。

若非喬峰一騎當千生擒楚王,那耶律洪基的皇位怕是早就易主了。

但是為何遼國沒有生亂呢?這讓趙穆很費解。

其實並非是遼國內部沒有生亂,而是因為喬峰的命運被改變了,以至於之後的事情都因為這個蝴蝶效應改變了之後的結果。

在原本的故事裡,喬峰在同完顏阿骨打圍獵的時候與耶律洪基的狩獵隊伍相遇,喬峰出於對女真部族的義氣才擒下了耶律洪基,並且將其拘在女真部落多日。

之後兄弟二人結義又耽擱了一些時間。

這才讓楚王父子有了造反生變的時間。

但這一次趙穆改寫了喬峰的命運,喬峰沒有前往長白山取參,也沒有結識完顏阿骨打。

缺少了喬峰這個關鍵人物,耶律洪基自然也沒有被女真部落擒下,反之女真部落被耶律洪基好一通追殺。

但耶律鴻基之後也盡興而歸,正是因為沒有了喬峰的干涉,致使耶律洪基提前折返回京。

楚王父子還未來得及奪取北院的兵權,耶律洪基便已經還朝了。

致使他們父子還沒有動起來,謀反計劃便已經破產了。

耶律洪基依舊是穩坐龍庭,而楚王父子也是懸崖勒馬沒有被耶律洪基看出什麼端倪。

因此遼國內部並未生變。

不過遼國方面卻也有一個趙穆意想不到的變數,耶律洪基的提前還朝也是因為一個人的攪局。

這個人正是銷聲匿跡已久的蕭遠山。

上一次蕭遠山被慕容博打傷後,便被喬峰救濟。

之後蕭遠山離開後也並未返回少林寺,而是潛藏起來養傷。

不過因為慕容博出手狠辣,一下子引動了蕭遠山修行佛門武功不得其法的內傷。

蕭遠山自知這一次自己傷到了根基,難以再跟中原高手們相抗。

於是便回到了遼國。

而他這一次真的將自己從少林寺偷來的武功秘籍傳播到了遼國。

蕭遠山本就是遼國太后的母族,又是太后麾下屬珊軍總教頭。

而蕭太后身邊的親衛,便是當年應天王后留下的“屬珊軍”,因為他的歸來,讓楚王父子起了忌憚之心,不得不延遲了行動計劃。

而蕭遠山將中原武學翻譯成契丹文後,便彙整合冊,交由屬珊軍眾人習練。

之後再推廣全軍習練。

蕭遠山此舉頗得蕭太后的賞識。

而蕭太后也將這件事派人稟報給了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見到太后詔書,得知契丹第一高手迴歸,不但不勸阻他南下伐宋了,甚至還給他帶回來了中原武功這份大禮。

耶律洪基自然快馬加鞭的趕回,一方面是慰問功臣,另一方面檢驗一下契丹人的習武程序如何。

正是因為這個變故,致使楚王父子沒來得及謀反。

反而讓蕭遠山將武學帶回,壯大了部分遼國士兵的力量。

而這些士兵們習練後,比起江湖武人的優勢就在於他們組織度更強。

不過蕭遠山此舉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雖然他幫遼國訓練出了一批身懷上乘武功計程車卒,但趙穆身邊也不缺少武功高強的下屬。

趙穆現在身邊就有四個。

而如今的趙穆已經盡得逍遙派真傳,那些屬珊軍計程車兵們縱使練到玄慈那種境界,但在趙穆的眼中也同雜魚無異。

更何況他們沒有個三五十年也練不到。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夏小沫的青春

花未歇

重生從星際戰爭開始無敵

我要吃早餐

與妹妹之夢境斬妖

洛初雙

玄幻:從獲得秘境開始

會飛的佳

二十年昏暗換一生光明

如雨花

給你糖,別哭

歲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