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玉碎之心

趙穆不肯要,自然有他不肯要的道理。

自古以來凡是入朝不拜的權臣,基本上沒有幾個善終了。

這東西如今到了自己手裡,無異於是個燙手的山芋。

就算是“大周副皇帝”狄仁傑的“便宜行事之權”也是要事後交還給武則天的。

眼下這東西要真到了自己手裡,那麼以後縱使哲宗不猜忌自己,言官們的口水也要把趙穆給淹死。

趙穆雖有曹賊之志,但卻也不想留下曹賊的罵名。

哲宗此時小聲說道:“皇叔,此物乃是皇叔保命的關鍵。

若是皇叔不勝,也可以此物免於懲處。

皇叔還是趕快接受了吧.”

趙穆也小聲說道:“臣多謝陛下好意了,只是這一戰,臣不會敗。

況且臣如今未立寸功,得此殊榮群臣難免非議。

而且這種東西,微臣覺得還是越少,甚至沒有最好。

陛下是這天下之主,陛下的恩典勝過一切.”

聽到趙穆這話,哲宗也是很感慨。

都說自古以來君臣之典範,乃是諸葛武侯與劉後主。

但在哲宗看來,自己和趙穆不也是一對君臣典範嗎?

趙穆此時給哲宗找臺階下,躬身高聲說道:“臣趙穆多謝陛下隆恩,陛下賞賜微臣此等神物,不過是希望微臣藉助太宗皇帝的聖德掃蕩蠻夷。

然臣認為殺雞焉用牛刀,區區遼寇,微臣佩劍已然足矣,豈敢勞動太宗神物?”

聽到趙穆給的臺階,哲宗笑道:“哈哈哈,好!既然皇叔有如此自信,那朕也就不勉強了.”

隨後哲宗揮揮手,那手執金鐧的侍從便緩緩退去。

哲宗皇帝親自往自己的玉盞當中倒了一杯水酒。

哲宗見狀回到了午門的城樓之上,隨後趙穆一揮手中的同光劍說道:“自五代之始,契丹賊寇屢次犯我中原,荼毒我漢人百姓。

如今更是攪擾大宋與大理和親大典,犯我大宋天威。

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本王奉天子明詔,起兵討伐契丹遼寇,以狀我大宋國威。

眾將士!隨本王出征!”

眾軍士見狀也被哲宗這氣度所感染。

都抱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心態。

尤其是軍官隊伍當中的王進。

趙穆抬眼望了望那面寫著“中山王”三個字的旌旗。

望著旌旗的隨風舞動,聆聽著旗杆之上的鈴鐺發出的陣陣聲響。

聽到趙穆真的要走了,哲宗連忙抓住趙穆的手說道:“皇叔!切勿忘記朕的囑託!”

哲宗皇帝拿起酒杯喊道:“古語道‘寧為玉碎而不為瓦全’,遼人欺壓我大宋子民久矣,人神共憤。

今日便是我大宋起義兵相抗之時。

朕這杯御酒,便與諸君踐行!”說著哲宗皇帝將玉盞當中的水酒一飲而盡。

隨即他便將玉盞從城樓之上擲了下去,那白玉的玉盞直接被摔得粉碎。

尤其是司馬光,他甚至用隨身的手帕,擦了擦自己臉上的汗水。

若是中山王有此物在手,那麼他在朝中的地位就當真無人可撼動了。

趙穆此時對著哲宗躬身一拜說道:“陛下,時候不早了。

微臣這就啟程!陛下珍重!”

趙穆回答道:“臣定不敢忘!”說罷趙穆便又對著哲宗皇帝躬身一拜。

隨即趙穆便翻身上了戰馬。

哲宗皇帝站在城樓之上,他的面前擺著一個案臺,上面盡是三牲,還有美酒。

群臣見狀,也都頓時鬆了口氣。

這個時候王進才知道那日在酒肆當中的年輕人便是堂堂的中山王。

而王進心裡也很清楚,自己這個沒有任何背景的教頭,一躍成為軍中校尉,少不得這位中山王的提拔。

投桃報李,王進也幫助趙穆和哲宗從軍中選拔了不少懷才不遇的能人,還有報國之志的好漢死士。

雖然趙穆這支隊伍只有三千人,但這些人都是大宋軍中真正的精英。

雖然大宋全軍披甲上陣,尚且做不到。

但武裝起三千精兵來,還不是什麼難事。

哲宗為了這次出征,特別給趙穆準備了自己的“中山王旗”,而且他這三千人無論人馬都是全副武裝的。

雖然沒有女真的鐵浮屠那麼誇張,但在這個時代也是實打實的精兵了。

隨著趙穆的大軍開拔,哲宗皇帝也站在城樓上忐忑的望著他們出征的背影。

他有些激動,也有些害怕。

激動的是,大宋時隔近百年後,終於又要對遼用兵了。

而且還是在他的手裡。

而他害怕的是,這一次別是最後一次見到趙穆就好。

經過多日的行程,趙穆率軍終於抵達了宋遼邊境的雄州關。

趙穆這一路上也接到了宋軍和丐幫的兩面情報,情報顯示遼國這一次動員的軍隊是南院大王麾下的遼軍。

而遼兵的主攻方向也並不是小說當中屢次提到的雁門關,而是直接威脅中原的腹地“雄州關”。

雄州這個地方算是一個傳奇,當年無論是楊家將,還是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亦或者是趙光義兵敗高梁河,甚至是澶州之戰時遼兵撤退的方向,基本都繞不過這裡。

不過趙穆看過地圖後,也覺得攻破雄州要比攻打雁門要好太多了。

雁門關在晉地,晉地雖然也是中原的門戶,但其中多為黃土,山地。

遠不如雄州這邊的平原。

只要攻破了雄州關,那麼遼國引以為傲的鐵騎,便可以在華北平原上一馬平川長驅直入,從而飲馬黃河虎視汴京。

無論是當年耶律堯光中原稱帝,亦或者蕭太后兵至澶州,甚至未來正史時空當中,金國兩次南下一直到靖康之恥,這些蠻子們都是走的這條路線。

雖然平原地帶更適合遼兵的發揮,自己這邊沒有什麼優勢。

但趙穆並不在乎遼兵在哪。

因為趙穆自己就是這一戰最大的優勢。

而趙穆的計劃也很簡單,找到遼兵主力決戰,然後帶著自己的騎兵掩殺上去,能拔關奪寨最好,如若不能的話,只要小勝一場,也可以有所交代。

而且這次跟隨趙穆一起來的不止這三千兵馬,還有梅蘭竹菊四劍親自看押的幾口大箱子。

而這些箱子裡就裝著趙穆此次能大破敵軍的必勝法寶。

不日趙穆率軍便趕到了雄州關前。

而喬峰,以及丐幫四老。

還有忠孝王呼延雄都早已至此。

趙穆大軍在關內駐紮完畢之後,便帶著段譽夫妻,梅蘭竹菊四劍,阿朱,呼延瑾等人一同上了城樓,與在此地“主持換防”的忠孝王,以及丐幫群雄會面。

眾人一上了城樓,呼延瑾見到自己的父親隨即說道:“父王!您怎麼這裡?您不是奉旨憑調軍務,主持大軍換防了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警戒號的旅途

波羅的海上的警戒線

快穿:白月光又撕了炮灰劇本

一隻貓小姐

問道仙武世界

謝山君

用鹽炒NaCl的新書

用鹽炒NaCl

【凹凸世界】再無神明

爍12

一念關山:盈光熠熠

傑克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