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推恩與權衡

趙穆也早準備好了自己的一套說辭。

趙穆答應給段正淳求這個恩典,是有自己的打算,明面上他是想討好大理國,討好自己的岳父。

但實際上卻是一場陽謀。

趙穆的這個陽謀就是“推恩令”。

趙穆說道:“自然不是,這只是微臣根據大理國的實際情況,為我大宋做的防範.”

“哦?願聞其詳?”哲宗喃喃道。

這若是換了別人說這話,哲宗沒當場把他拉出去砍了,就已經算是他祖墳冒青煙了。

但哲宗視趙穆為心腹,趙穆提議這麼辦,定然是有他的道理。

於是哲宗便很耐心的想聽皇叔把話說完。

趙穆說道:“是這樣的,微臣當初遊歷江湖的時候,曾經深入雲滇,也走訪過那十萬大山當中。

這大理雖名義上稱為一國,但段家這個大理國主能實際上控制的就只有大理城為中心方圓幾百裡的州縣。

而且這還是和高氏,楊氏等幾個後漢之時便移居南中的幾個漢人世族合作後的結果.”

“而大理國其他的地方如今依舊是地方酋長,土司自治。

他們雖然名義上屬於大理國臣民,但實際上聽不聽從大理國的調遣,全看自己的心情好不好。

而那位皇太弟的王妃便是擺夷族酋長的女兒。

而這位皇太弟也懼內的很,雖然生性風流,卻礙於悍妻的威壓,不敢把自己的愛侶們盡數接近府中.”

哲宗聞言笑道:“呵呵,沒想到竟是如此。

不過朕看來,懼內的恐怕不止那皇太弟一個,那位鎮南王似是也很懼內,朕在龍位上曾經觀察過,那位鎮南王妃雖然清冷出眾,但那位鎮南王怕是壓不住她.”

趙穆點點頭說道:“不錯,鎮南王確實懼內的很。

而他的那位悍妻乃是鄯善侯高升泰的幼女,高氏一族與其說是段氏的臣子,倒不如說是段氏一同治理大理國的盟友。

當年段思平一個漢人,在南詔之地征服四夷建立大理國,靠的就是楊氏和高氏等漢人世族們支援。

楊氏當年僭越帝位被高氏和段氏共同誅滅,當年那場大動亂,高氏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權傾朝野.”

“如今大理的格局有些類似於先秦時期。

段氏如同王畿之中的周天子,雖有天子之名,但奉不奉天子還要看各地諸侯的心情。

而高氏,楊氏等便是秦,齊,楚等有問鼎之心的大國。

段氏急於尋求我們的藩封,便是想得到我們的支援,藉助我們的力量來制衡四夷和世族.”

“南中之地,前有南詔,後有大理。

局勢錯綜複雜的很,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爛攤子。

當年太祖皇帝征伐後蜀得勝之後,‘宋揮玉斧’也是不想讓我大宋如前唐一般捲入進去徒耗國力。

若是咱們真的將大理國納入麾下的話,以後大理國請求我們幫忙,陛下幫是不幫?”

哲宗沒有猶豫,他斬釘截鐵的說道:“當然是不幫了。

正如皇叔之前所說,咱們跟大理國交好,只是為了他的諸多資源,以及在與西夏,遼國開戰的時候,讓他去牽制吐蕃。

除此之外,咱們對交好大理毫無興趣.”

趙穆點點頭說道:“陛下聖明。

咱們只是想要大理國的東西,但不想管大理國的閒事,正是因為如此歷代先君都對冊封大理國推三阻四的。

眼下咱們既要冊封大理國,讓大理國倒向我大宋,但卻又不能和他走得太近,真的將這個爛攤子攬在咱們身上。

所以給大理恩典,讓他們自稱帝號,未來咱們不干涉大理國,也算是有理可循.”

哲宗茅塞頓開,他說道:“皇叔說的有道理啊。

省的未來大理國什麼事都麻煩咱們。

而且南中之地雖物產豐富但盡是窮山惡水,瘴毒環布,咱們沒必要真的深入進去。

咱們需要什麼,讓南中的百姓深入險地去採,然後咱們用銀子來買就可以了.”

趙穆繼續說道:“至於臣諫言,讓大理國保留自行分封的權力。

實際上是.”

趙穆還沒有說完,哲宗便舉一反三道:“皇叔是想效仿漢武帝的‘推恩令’吧。

若是給予大理國自我分封的權力,那麼大理國土諸皇子人人有份。

這樣他們就沒有辦法徹底將實力凝聚起來。

而那把持大理國政的高氏一族,也可藉機分封自己.”

“大理段家想透過冊封來打破朝堂上被其他世族壓迫的僵局,但皇叔此舉卻也給高氏等世族留下了迴旋的餘地。

大理國的朝堂平衡沒有被打破,大理國的皇族段氏就只能依附於我們。

而其他世族與皇族面和心不和,又無力與我們天朝上國對抗,所以也只能依附於我們.”

“只要我們玩好權術平衡之策,那麼就可以徹底利用段氏一族和世族們的微妙關係,讓大理國徹底成為我們沒有威脅的後院。

為我們控制南中之地.”

趙穆聽完哲宗舉一反三,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設想。

對這位皇帝更是佩服的不得了。

和聰明人交往當真是輕鬆的很。

趙穆回答道:“正是,陛下英明,臣尚未言明,便被陛下說中。

那依照陛下之意,此事是否.”

哲宗笑道:“皇叔親自諫言,朕自當恩准。

況且此舉也可讓皇叔在岳父面前討個便宜,朕願意做這個順水人情.”

哲宗和趙穆又商量了一下細則後,馬上讓執筆太監草擬國書,聖旨。

他們兩個生怕大理國反應過來,中途後悔不接受這個殊榮了。

趙穆的這個陽謀,高升泰其實在趙穆走後就想明白了。

不過趙穆的陽謀符合高家的利益,可以避免段氏一家獨大。

因此便閉口不言,甚至用趙穆“孝順”之類的鬼話去忽悠段正淳。

而高湄雖然沒有想到這更深的一層,但一想到自己日後在大理國中還是皇后,就不在乎趙穆想做什麼了。

而至於段正淳,他玩女人,哄女人倒是頗有一套,可以說是無人能及。

但是論及治國玩權術,弄些詭詐的陰謀,他的反應速度就不如趙穆和高升泰了。

這若是換成段正明來,定然是不會接受這個殊榮,然後上表謙辭不受的。

只可惜,段正明遠在大理國。

偏偏讓段正淳這個儲君前來了。

就這樣,趙穆和哲宗在御書房內將大宋的冊封聖旨,還有大宋的國書都準備好了。

之後為了體現正式,特意讓太監們率先去傳旨打個招呼。

而正式冊封大理國的典禮,趙穆打算放在出徵歸來之後。

這樣也可以體現是大宋的“文成武德”,威服了四夷。

讓大理國俯首稱臣的。

這樣也可揚大宋的國威。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寶寶的最好選擇

向陽而生的嵐亓兒

在末世,我成為喪屍們的王

陸子樣

輕暖時光

南谷九溪

你說的,都對

打工人機

和離後,我成了皇帝的心尖上的人

森林裡的迷鹿

玉牙

蔽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