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痴心妄想

就在大理國使團抵達的前夜,皇上召見了身為樞密使的忠孝王,還有身為左右宰相的蔡確和司馬光。

那便是商議遼國使團到來的事情。

哲宗也有些意外。雖然遼國使團出發的事情,雄州關早已快馬告知京城方面。但遼國的使團卻是走走停停,而就在大理國使團抵達京城的前夜,這些遼人們也在鴻臚寺“掛了單”。

因為遼國遣使討要歲幣這種事每年都會發生,而且也確實到了大宋支付歲幣的時間了。因此哲宗一開始接到雄州關的奏摺時,並沒有將這例行公事般的來訪太當回事。

而這些遼人似乎是掐著時間點抵達的,這讓哲宗感覺這些人有些不懷好意。

因為趙穆在跟禮部安排迎接大理使團的事情,因此哲宗也沒打擾趙穆。而是叫來了蔡確,司馬光,忠孝王三人商議,推敲遼人的目的。

蔡確和司馬光雖然也感覺到了遼人別有用心,但出於政治家的老練,他們兩個都是裝傻充愣的說這只是個巧合。說什麼宋遼已經數代交好,這一次也不會有什麼事情。

畢竟接待“兄長國”使團這麼大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大事。他們兩個自然不會故意找麻煩。

面對這兩個老狐狸的謹言慎行,哲宗雖然臉上沒有發作,但心裡卻是相當生氣。

而作為武官之首的忠孝王,也是滑頭的很。不過他卻沒有像司馬光和蔡確那般故意裝傻,他則是說出了哲宗心中的憂慮,點明瞭遼人確實是別有用心。不過當哲宗問起遼人有什麼用心的時候,忠孝王也只是說“不管對方有什麼用心,我大宋必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而面對自己最寶貝的小女兒,忠孝王也說起了自己深夜被哲宗召見的事情。

呼延瑾沒辦法,只能先來茶樓坐坐。等有機會再提醒趙穆了。不過呼延瑾沒想到自己才到茶樓赴大嫂的約,就遇到了契丹人。

聽著忠孝王這說了跟沒說一樣的廢話,哲宗也是有些無語。若是自己的皇叔在此,絕對不會如此敷衍。

更何況他作為武官頗有血性,他歷來主張對遼強硬。明知道遼人是來搗亂的,他們卻什麼都做不了。忠孝王這才滿面愁容難解。

見到自己也問不出什麼,哲宗便打發忠孝王等人回去了。

無論是忠孝王,還是司馬光,蔡確,甚至是哲宗,他們都很清楚,這回遼人掐著時間點到這裡,擺明了就是攪鬧大理國和親之事的,不過對方尚未出招,大宋方面也沒辦法制止他們。為臣子者不能替君分憂,忠孝王也是唉聲嘆氣的。

而忠孝王回家後便與女兒遇見,見到父王滿臉愁容,呼延瑾也表現出了自己“貼心小棉襖”的一面。粘著父親寬慰他。

呼延瑾得知這件事後本想提前告知趙穆,但昨日天色已晚就沒有叨擾。而今天想要告知他,梅劍卻告訴她趙穆一大早就去禮部演禮,準備去接大理使團了。

而在耶律延平一行人離開後,其中一名下屬說道:“韓公子,剛才那個女人是忠孝王呼延家的人。而方才同她打招呼的女人是,呼延現的世子妃,中山王的親姐姐。老東平王的大郡主。”

說話這人是遼人派到宋地的奸細,京城當中有一家生意不錯的青樓,一家樂坊,一家酒樓都是他秘密資助別人開設的,他是背後的“大老闆”,為的就是蒐集大宋京城權貴的情報。

而作為大宋最高軍事力量的掌舵人,忠孝王府呼延家就是他們著重調查的物件。

只可惜呼延家一家人都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的那種,呼延雄這種老頑固自是不必多提。

就連他的兒子呼延現都是一樣。雖然這些契丹人查到呼延現和現任妻子趙郡主的關係不是很好,甚至寵妾滅妻。

但契丹人派出了自己的女人去引誘呼延現的時候,呼延現卻是把糖衣吞下肚,把炮彈打回去。

呼延現的兩個側妃都是京城官宦人家的庶女,來歷不明的女人,他是不會帶回家去,更不會對她們多說一個字。

而這位呼延四郡主,自然也在情報收集的範圍內。

耶律延平饒有興致的問道:“哦?她是樞密使呼延雄的女兒嗎?倒是個不差的女子,不但武功高強,而且相貌也十分的清秀。就是不知道換成女兒裝後會是什麼模樣。可有她的具體情況嗎?”

這名下屬回答道:“回稟韓公子,有的。這位呼延小姐家中行四,單名一個‘瑾’字。字號好像是‘瑾瑜’。”

耶律延平讚歎道:“瑾瑜匿瑕.美顏如玉,確實人如其名。”

不過耶律延平想多了。呼延瑾的“瑾”字,還有字號“瑾瑜”,並不是摘抄自《左傳》當中的句子,也不是泛指女子顏如美玉。不過是取自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周瑜的名字和字號。這是呼延瑾還沒出生的時候,呼延雄就定下來的。

忠孝王呼延雄膝下有四子,但只有長子呼延現一個兒子,其他三個都是女兒。當忠孝王老來得子生育四子的時候,就盼望著這第四個孩子是個男孩。於是便用後漢吳國的名將周瑜的名字來給未出世的孩子命名。

手下繼續說道:“這位呼延小姐急公好義,在京城當中專好打抱不平。頗有俠名。”

聽到這裡,耶律延平對呼延瑾更為看中,臉上的笑容也逐漸猥瑣,也逐漸痴心妄想。

但隨後他的下屬就給他美好的幻想澆了一盆冷水:“而屬下之前也打探到,此女似乎跟中山王來往甚密。而且還有一些傳言,他曾與中山王有婚約,但因為中山王要迎娶大理的公主,才與她退婚。”

聽到這話,耶律延平臉上的笑容一下子便凝滯了下來,方才的笑臉也被一臉的晦氣所取代。

看到耶律延平這陰晴不定的臉色,契丹眾人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到底賣什麼臉譜。不過他是“皇室宗親”,大家也不好多說什麼。也只能跟著他的腳步返回鴻臚寺安排的高等驛館。

而此時大理國的和親使團已經抵達了皇城之下。出於禮貌,哲宗也是站在城樓之上迎候。

等到了午門外,段正淳等人下馬躬身參拜後,哲宗便以降階之禮回應。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直播算命:卦裡沒說隊友是反派啊

雲醉棠

瘋癲的每一天都要愛著你

陳莉瀅

古代全家奮鬥記【我全家金手指】

頌辭詞

重來兩次,只想帶著妹妹生活

終會醒

轉世後,我開始了漫漫尋夫路

絮絮絨

別人上朝是上朝,我上朝是吃瓜!

夏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