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了高順以後,再次回到書房。

他開始思考,以後應該怎麼辦,為了避免自己落得和歷史上面一樣的下場,積蓄實力是一定的。

等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到時候長孫無忌不要說幹掉自己了,到時候就是對方害怕會不會被自己幹掉的時候了。

還有就是政治上面的實力也要想辦法給提升,他現在只是一個小小親王,雖然地位尊貴,可是真正風雨到來的時候,他抵禦風險能力很小。

親王地位如果真的有用,他也不會被長孫無忌一個誣陷,就被死在流放的路上了。

開府則是增強他政治上面實力,同時也是增加他硬實力的時候。

只要開府,他就能夠自己招募自己幕僚,任命一批屬於自己的官員,到時候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了。

任何一個皇子和權臣,真正成長起來,都是獲得開府的權利,具有一套自己的班底,才逐漸強大起來。

連他父親李世民也是一樣。

只不過,一般官員和皇子,想要獲得開府的權利都很難。

在漢代的時候,只有丞相和大將軍這樣三公才有建牙開府的權利,甚至皇子都沒有這樣的權利。

只有東宮的太子才有這樣權力

東宮的太子,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

漢代以後,由於戰亂的原因,往往需要皇子出鎮一方,所以皇子慢慢也有了開府建衙的權力。

不過能夠有用這個權力的皇子,都是非常優秀的皇子。

當年大唐打天下的時候,李愔爺爺就給了自己三個嫡親兒子,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開府建牙的權力。

正是因為如此,三個人才能夠發展起來自己的勢力。

至於其他皇子,都沒有開府建議的權利,所以都是默默無聞。

思考完了自己以後發展的方向,李愔開始盤點自己的現在的東西,手中大將有高順,典韋兩個人。

現在王府親衛有八百陷陣營。

還有就是曲轅犁的設計圖。

李愔心中想著,自己是不是要找一個時間,把曲轅犁的設計圖給自己父皇給獻上去。

現在大唐使用的是直犁,比起來曲轅犁差了許多。

大唐如果能夠全部都使用曲轅犁,生產效率一定能夠大大的提高。

加上前段時間關中大旱,土地乾涸了,現在想要搶種糧食,肯定需要犁地,重新種植糧食。

直犁生效效率肯定不行。

不過換成曲轅犁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了。

光是曲轅犁,想要換取開府的權力,顯然是不夠,畢竟魏王李泰還有他親哥吳王李恪已經建立那麼多功勞,都沒有獲得開府的權力。

他一個曲轅犁肯定不行,可是有了這個功勞,他再建立一些功勞,慢慢的積累,總歸能夠獲得開府的權利。

再說這種利國利民的事情,對於大唐國力發展也是有好處。

同時也有利於提高他的聲望。

太極宮。

夜晚。

李世民今天來到了楊妃的住處。

這段時間,李愔一連立下了好幾個功勞,雖然他感覺李愔還是和以前一樣,比較紈絝,可是感覺自己這個兒子,總算是成長起來了。

尤其是前段時間的祈雨還有前幾天的擊敗突厥王子,更是讓李世民心中非常的高興。

哪怕是李愔這幾天沒有好好上朝,李世民心中只是淡淡罵了一下李愔這個不孝子,沒有想著懲罰李愔。

“臣妾參見陛下。”

楊妃看到李世民今天進宮來到她這裡,趕快出來迎接李世民。

“愛妃不必多禮。”

李世民趕快扶起來楊妃。

楊妃看著李世民,發現李世民臉上雖然看著高興,不過眉宇間看起來還是有些惆悵,她開口問道。

“陛下最近是不是又遇到什麼難題了?”

“或者是不是愔兒最近又惹出來什麼麻煩?”

李世民聽到楊妃這樣說,說道。

“愔兒這段時間不錯,替朕解決了好幾件大的事情。”

“不過就是性子有些頑皮,還是和以前一樣,他如果能夠和恪兒一樣守規矩懂禮貌,那朕就心中放心了。”

楊妃聽到李世民這樣說,就知道李世民心煩的事情,不是李愔的事情,應該是其他的事情。

“愔兒從小就是這個樣子,臣妾會多多教誨他,讓他改過來自己的性子。”

李世民擺擺手,說道。

“其實這樣也好,朕只是說說而已,朕年輕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天不怕地不怕,總是闖禍。”

“如果他真的成為了恪兒和泰兒還有太子那個樣子,我反而有些不習慣,感覺少了很多樂趣了。”

“朕真正憂愁的事情,不是愔兒的事情,而是關中大旱情況雖然解決,可是百姓想要復耕,問題還是很大。”

“如果今年關中不能復耕,就需要從其他地方調集一大批糧食支援關中。”

“這幾年其他地方也是災禍不斷,如果要調集其他地方糧食救援關中,那就加重其他地方百姓負擔了。”

楊妃聽到李世民憂心的事情是這個,知道這個事情,不是自己一個婦道人家能夠處理。

她就安慰李世民說道

“陛下,朝堂上面的事情,自然由大臣輔助君王處理。”

“陛下既然憂愁,何不收集朝堂上面眾人的意見,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比得上一個諸葛亮,朝堂上面大臣都是聰明人,想必他們能夠想出來一個辦法出來。”

李世民聽到楊妃這樣說,也是點點頭。

“我明天就召開朝會,討論這個事情。”

對於李世民來說,治理天下,首先就在於安民,安民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足食,只有讓吃飽飯,穿暖衣,天下才是真正安定。

所以對於百姓農業上面的事情,李世民格外的重視。

一旦發現問題,就想辦法解決。

前面隋朝之所以滅亡,不就是天下老百姓每日辛苦勞作,可是卻吃不飽飯,這樣天下人,能夠有不造反的嗎?

他登基以來,無論做什麼,首先考慮的是農業上面問題,這是決定一個國家生存的命脈的關鍵所在。

農業上面出現事情,百姓吃不飽飯,則四海都不安寧。

百姓能夠吃飽飯,穿暖衣,則天下太平。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三國之華夏崛起

小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