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站在角落裡,聽著朝堂上的事情。

他們都在說土地制的燒燬,眼下第二波的農耕在即,不能在耽誤了,這樣就影響了百姓耕種。

李世民憂愁的看著臺下的文武百官,說道:

“你們誰有良策,能夠讓這土地制在一個月內完工!”

話音剛落,人們都驚訝的發出感慨聲,隨後就聽到一陣議論:

“這怎麼可能,就是一年也不一定能完工啊!”

“最初的印模已經被燒燬了,現在重新勾勒印模,光是印模就需要一個月時間雕刻!”

“這可不是現有的人為所能!”

“是啊,一個月根本不可能,最多也得半年!”

....

所有人都齊聲質疑,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愔聽到李世民說的,瞬間心裡想到,自已一直想開封設府,這次的土地制事情,看來影響很大。

他們需要的印刷,自已這就有,還是黑科技的活字印刷,別說一個模板,就是上百個模板也能給他趕製出來,並且是分分鐘的事情,直接把模板出來,一個州府一個模板都不成問題。

明顯能感覺到對方著急了,李愔馬上就想到的,反正李世民都著急了,自已也得趕快行動了,有了土炕跟滅蝗蟲的功勞,眼下開封設府這簡直就是手拿把掐的事情,在有了活字印刷的幫助,這簡直是輕鬆應對。

李愔看著這群人,心裡想著在等等,等一會看看李世民怎麼說,要是能夠把這些事情一舉拿下的話,自已的要求就能提了。

只要提要求,他們肯定覺得自已不能完成,這樣就能讓父王給自已承諾。

想到這,李愔忍不住的感慨,不錯,開封設府就在此刻臨門一腳了。

李世民聽著人們的議論,無奈的皺著眉頭。

果然不出他所料,沒人敢接著活,現在不能拖延時間,就想趕快把這些事情處理完成,可現實是,他想的幾乎是不可能。

李世民說完一個月,自已都感覺不可能,但總要問一下大臣們的,他們或許就有辦法了。

看著李世民發愁的樣子的,李愔想著,機會到了,該自已上了。

剛準備說話,就被李泰給截胡了。

“回父王,兒臣認為,有一人可以做到,就看是不是真心願意做!”

李泰的一句話,讓所有人都停止了議論,更多是好奇,這李泰說的是誰,到底是誰能有這樣的本事。

李世民聽後,驚訝的直接站起來,看向李泰說道:

“青鳥快講,是哪位賢臣,只要能做到的,朕重重有賞。”

被李泰的一句話說的,李世民瞬間就來了興趣,這到底是誰,要是真的能一月完工,那必然是重重有賞。

李泰這邊的,心裡盤算著,李愔這次就找死吧,邪魅低笑後,李泰義正言辭打的,準備要說梁王李愔。

李愔看著李泰的樣子的,就知道他要說自已的,他說自已,是單純的想看自已出醜,並不是真的想要推薦自已。

看著李泰那躍躍欲張的嘴,李愔忍不住的吐槽‘真是不好意思,要讓你失望了,你還想置我於死地?我幸虧有這坑爹系統,不然我還真沒辦法跟你掰扯,你既然放馬過來了,我就自已接招了,用不著你舉薦了!’

李愔看著李泰的樣子,就想到,與其讓他說,不如自已開口的,他說了,自已成功後,反而顯得是他舉薦了,不如自已先說:

“回父王的,這重新印刷土地制的事情,兒臣可以在五日內完工!”

李愔直接走向前去,搶先在李泰之前說話,走李泰的路,讓李泰無路可走!

李愔這話說完後的,李世民直接走到李愔身邊,看著眼前的兒子,瞬間沒那麼開心了。

這梁王雖然頑皮,但也是他的兒子,幾次折騰過來,李世民雖然每次氣的想砍他,那都是氣頭上,無非抽打幾下而已。

但他現在竟然說五日內,當著著滿朝的文武百官,之前只是幾人知道,假如沒做到也不丟人,現在可是朝堂,這樣的說話份量,堪比軍令狀。

李世民走到李愔跟前,也是真心關懷,看著他說道:

“朕的期限是一月,你說的可是五日,這件事情,可要想好!”

言外之意就是,你這逆子,不要胡說八道的,你要做不到的,這次可是真砍你的,這可是朝陽之上,這麼多大臣看著呢!

李泰在一旁瞬間愣住了,腦海中都是‘這個傻子,都不需要自已下套,直接就往裡跑!’

原本想來個捧殺的,想不到他竟然比自已都先開口!

李世民說這話,是希望李愔收回去剛才的話,五日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滿朝的人都驚訝了,又引來一陣譁然:

“怎麼可能!”

“那可是三千多本的,是不是三百!”

“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

隨著人們的反對聲音高了起來,李承乾上前說道:

“梁王,這是朝堂,不是可以玩笑的地方,你一個連書本都不看的人,竟然要印製書籍,是不是瘋了!”

李承乾就是單純的想讓李愔丟人,就他還要印書籍,真是可笑。

跟李承乾一起的人,也紛紛上前說道:

“皇帝陛下,印刷書籍向來是天祿閣的人負責,他們熟悉書籍,每一個能雕版印刷的人,都是天祿閣精心培養出來的,沒有經過培養的人,他們是不懂印刷書籍的,並且也不會認真對待,也不懂這印刷書籍背後的重要性!”

“皇帝陛下,這三千本的書籍,何等重要,只有裝訂出一點問題,帶來的影響也不小,五日根本不可能,總不能學習馬槽吧,為了贏得皇帝陛下您的賞識,誇大說倆日,可是結果呢,梁王說是五日,五日別說三千,就連三百本都不可能,能在五日做出的書籍的,這土地製得多敷衍呢!”

“皇帝陛下,五日是不可能完成的,就連您說的一月都不可能的,微臣就是從天祿閣出來的,也懂得這其中的精細與辛苦,更重要的就是細心,那每一本都是精工細作,不是腦子熱隨便一說的事情,雕版的艱辛,只有真正做過的人才懂得其中的不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三國之華夏崛起

小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