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8月15日。

經過四天談判,雙方努力斡旋,最終達成協議。

金世偉只允許法法蘭西士兵最多攜帶50法郎的錢財,士官允許攜帶80法郎,尉官則允許攜帶100法郎,校官為150法郎。將官為200法郎。

原本這些法蘭西士兵大部分都不答應,50法郎相當於他們半年工資,這些士兵大部分在這裡待了好幾年,可不止這些錢財。

都是他們的血汗錢,他們寧願血戰到底。

並且法蘭西士兵還要求被俘後的待遇要每天一日三餐,每頓要有牛肉,只工作8小時,一個宿舍最多4人間等等要求。

這些要求金世偉不可能答應。

所以金世偉暴怒,一群降軍,居然還提這麼多條件。

他直接呼叫空軍,在他們內河市城外1公里處投了一枚航彈。

這一下直接將這些法蘭西士兵嚇的不輕,他們哪裡見過這種仗威力的爆炸。

最多就是155炮彈爆炸的響動,或者是艦炮305口徑的炮彈,都不及行彈十分之一的威力。

瞬間整個軍隊反對之聲直接下降,權衡利弊後,他們還是覺得命最重要。

此刻雙方正式簽署了受降文書,整個法蘭西殖民地全體士兵投降。

天府市。

工業園區,一處工廠的實驗場地裡人來人往。

最引人注目的有一個三層樓高的鐵架子搭建在地場地中央,下方還有無數科研人員正忙手忙腳的除錯裝置。

劉春林和袁華正陪同王毅,來到此處視察各個研究所的最新的科研成果。

王毅這時候一眼就看到了那個巨大無比的鐵架子,猶如現代的通訊塔一般,只不過上面有一個巨大無比的正方形鏤空鐵架子。

他不知道這是何物,所以開口向身旁陪同的工業部長袁華問道。

“前方10米多高的鐵架子是為何物?”

袁華聽聞後微笑著開口回答:“元首,這是無線電研究所,最新研發的一種千里眼,聽說可以探查到天空30公里內的目標。”

王毅揚了揚眉,嘴角掛著微笑,這原來是雷達。

只不過這個雷達看起來好笨重,並且固定在地面無法移動,看起來不太實用。

和後世的相控陣雷達相比,簡直差的太遠了。

說話間幾人已經來到雷達下方。

這時候一位工程師迎了上來,恭敬的向著王毅等人打招呼。

然後指向鐵塔介紹說道:“元首及各位領導你們好,這是我們無線電研究所最新研發的探測器。

經過實驗,可以在30公里以內,探查到飛機。如果用於軍事上,可提前預知敵方動態,這個雷達可以修建在重要設施附近,防止這些地點遭受飛機襲擊。”

在場眾人皆露出驚訝的神色,居然有如此神奇的東西,這簡直就是一個寶貝。

飛機經過他們使用後,在戰場上大放異彩,所以他們斷定未來戰場上,飛機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要是能提前得到敵機的資訊,做好預防,肯定能減少更多的損失。

然而王毅此刻卻皺著眉頭,這麼大一個鐵架子,居然只能探測30公里,而且看樣子還不能360度探測,這是一個定向雷達。

看來雷達方面還有很多技術難題沒有突破,他得出言提攜一二。

“這探測器,可以全方位探測嗎?”

這位工程師聽到元首出言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元首一開口直接命中他們的死穴。

由於他們研究所,研究許多專案人員比較緊張。所以對這個探測器投入並不算太大。

這款探測器還是有非常多的缺點,無法全方位探測,就是其中之一。

這位工程師表情略微尷尬的說道。

“這款雷達確實還有許多缺點,其中之一就是隻能定向60度角探測,高度低於1萬米的目標。不過我們研究所已經想好了解決辦,我們可以圍繞一圈修建6個探測器,這樣就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探測。”

工程師對他的這個答覆還是比較滿意的,也算解決了這個難題。

“那為什麼不想個方法讓雷達轉起來,這樣不就能360度探測,還能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王毅說完後保持著微笑,看向面露吃驚的工程師。

工程師感覺元首真是無所不能,什麼都難不倒他。

經過王毅這番話語,對他來說猶如醍醐灌頂。

對啊,為什麼不想辦法讓頭頂的探測器轉起來,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好辦法。

並且這款探測器非常耗電,一小時要幾百千瓦時。

必須要同時配備幾臺大型發電才能帶動,沒辦法,雷達需要發射大量的電磁波探測,為了發射電磁波,他們使用的腔體磁控管非常耗電,只有加大功率,才能輸出更多電磁波。

然是如此,他們製作了一個巨大的腔體磁共管,結果也只能做出這麼個探測器,電磁波頻率很低,探測精度也比較差,有時候探測誤差達到幾公里,遇到陰雨天,探測距離還直接減半。

要是一次性建設6個,那就得需要一個小型發電站的功率。

如果只建設一個可旋轉探測器,那就可以解決能耗的問題。

工程師越想越激動,整個人表現的有些失態,已經全然忘記他面前的是帝國元首。

“對啊!這真是一個好辦法!”

他手裡還有好幾個專案,原本這個專案他沒放在心上,覺得這個探測器不太實用,消耗大,結構複雜,功耗也大。

經過王毅的提點,接下來他準備將主要心思放在這個上面,因為他覺得這個東西,有望實現實用性量產。

王毅沒有怪罪眼前失態的工程師,而是微笑著開口問道。

“你們使用的電磁波發射裝置是什麼樣子的給我看看。”

工程師眼睛微微瞪大,元首居然還懂得他們業內的專業術語,難道元首是電磁波專業畢業的。

他轉身抱著一個鞋盒大小的鐵盒子來到元首面前。

“元首,這是探測器的主要部件,我們將此物件稱之為腔體磁控管,經過大功率用電加熱裡面的燈絲,從而釋放電子在腔體磁場上,電子經過磁場而加速釋放,產生強大的密集的電磁波。”

劉春林和袁華兩眼對視,他們兩個根本聽不懂專業術語,只是兩人不約而同地佩服元首,什麼都懂,難怪能成為一國之首。

王毅輕微的搖了搖頭。

“這個腔體磁控管,功率太小了。我知道一種新式磁控管,功耗更小但可以釋放更加強大的電磁波。”

王毅隨手拿出紙和筆在上面寫寫畫畫,一種圓柱形,諧振腔磁控管被畫在了紙上,原理非常簡單,將腔體制作成為圓形,挖幾個缺口形成磁場迴路,讓電子在迴路裡不停的加速。然後輻射出電子,形成強大的電磁波束。

只是後世在1940年後才被髮明出來。

王毅將圖紙遞給工程師,他恭敬的接了下來。

他現在非常佩服元首,看圖紙原理非常簡單,等會兒回去就試一試,看看能不能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見不知意如風

橋野江君

進化,喪屍降臨

芝諾的筆

回星禮

夕子魚魚魚

胖頭魚,回家啦

熊貓大哥

重生之永劫最強僱傭兵

咖啡色貓

再婚

I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