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拔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韓非

民國十年,陽春三月,豫南,西九華山。

三月三,茅草尖。正是青草吐芽的時候,九華山上下一片生機勃勃。

清晨6點,山上妙高寺(俗稱西華廟)裡走出一位五大三粗的和尚,拎著兩隻大木桶,到後山白龍潭打水。到了潭邊,只見他灌滿水後,雙臂一舉,拎著兩大桶水快步上山。那架勢,比平常人走路都輕鬆。

上午9點,有數位和尚下山化緣。他們步履匆匆,總像遠方有什麼重要的使命在等待完成。

上午11點,山腳來了3隊人馬。

第一組是父子3人,騎著高頭大馬,身後跟著八九個家丁,他們腰裡都掖著短槍。

這是西邊一百多里外,灌河東岸張家寨的寨主張世秋父子,前來妙高寺還願。

張家寨位於光州、蓼城、雩婁交界處,灌河東岸。

張家祖上曾出過進士,有人做過知府,給後人留下偌大家產,寨子周邊方圓30裡,幾乎都是張家的田地。

縱馬走在前頭的就是張世秋,也是張氏當代族長。

他約莫五十歲,中等個,西洋頭,方臉膛,面板黝黑,濃眉大眼,上穿對襟白馬褂,下著黑色綢緞褲,腳蹬千層底布鞋,看上去面色深沉,頗有城府。

這位寨主,娶了三房太太,生了3個兒子,按輩分分別取名:張文海,張文江,張文河。寓意著三兄弟的前程,像大海、大江、大河一樣財源滾滾,前景廣闊。

騎馬走在中間的是張文河,留著茶壺蓋頭型,他是三姨太所生,剛滿十一,面板白皙,細眉細眼,鼻子秀挺,嘴唇很薄,長相隨媽不隨爹。

這小子嘴角帶笑,藏著一絲狡黠。

跟隨在後的是張文海,年方二十,長得很像父親,梳著中分發型。他是原配的孩子,也是家中長子,趁著去講武堂前,陪父親前來拜山。

3年前夏天,8歲的張文河淘氣,爬上寨子裡大檀樹上掏喜鵲窩。

這小子賊大膽,掏完鳥窩,還在樹枝上亂走,結果,一不小心掉下來。

大檀樹五六丈高,從上面掉下來,摔到地上,必死無疑。

周圍人一片驚呼,驚動在樹下乘涼一的一個和尚,只見他高高躍起,半空中接住急速下墜的張文河,然後雙雙落到地面。

張文河嚇得雙眼緊閉,臉色發白,過了半天才發覺自己竟然沒事。

張世秋聞聲趕來,對這位和尚感激不盡。

和尚擺手:“施主有心,來年可去東邊,西九華山,朝拜地藏菩薩。”

第二年春天,張世秋便帶著家丁,前往西九華山上香,佈施寺裡一大筆錢。

這次到來,已是第3個年頭。

張家父子後面,不遠處跟著兩乘花轎。抬轎的是4位穿著青衣的壯漢,旁邊還跟著4個,看上去個個孔武有力,腰裡似乎也彆著傢伙。

第一乘轎子裡,一個披肩長髮,鵝卵臉,柳葉眉,明眸皓齒,一身青衣的大姑娘,正隨著轎子節奏,閉目沉思。

轎子旁,跟著一位印花藍細布衣衫媽媽,約莫四十出頭,頭髮黑亮,腦後挽個髮髻,拎著一個藍布包袱。

第二乘轎子裡,一個約莫十歲,穿著紅花布對襟衫的小姑娘,眉目如畫,梳著一對小辮,扎著紅頭繩,不時撩起轎子兩側的布簾,向外張望。

轎子旁邊,跟著一個印花藍細布衣衫,年紀十來歲,蹦蹦跳跳的小丫頭。

這是西九華山南邊,淠河中游大鎮蘇家埠首富汪天華家的大小姐汪明麗,二小姐汪明佳。

姐妹兩個趁汪明麗去武漢讀書前,前來九華山燒香許願。

兩乘花轎後邊,遠遠跟著七八個步行上山的百姓。

走在最後面的是一個黑粗布衣衫,光腳穿著草鞋的中年漢子,帶著一個同樣粗布衣衫的七八歲男孩。

這是來自西九華山西南,鄂豫皖交界處的斑竹園鎮西邊,靠近鄂省一側的韓老灣的韓志山韓大寶父子。

那裡距離西華廟六七十里,韓家父子清晨5點不到就動身,在路上已走了大半天。

韓志山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直到30多歲才娶到老婆,一個從四川逃荒過來的姑娘洪氏。夫妻二人共養育5個孩子,3男2女。

艱難的生活,將韓志山折磨得未老先衰,滿面菜色,身子佝僂,四十出頭卻像六十開外。他揹著一個灰色布袋,裡面放著幾個飯糰,這是父子兩人路上的口糧。

韓大寶屬虎,當年八歲(虛歲),留著小平頭,膚色黝黑,虎頭虎腦,但胳膊腿纖細,明顯營養不足。

前年冬天,三九寒冬,韓大寶跟人出去打冰溜子,跑得渾身大汗。回家後,他就脫掉破棉襖,不小心著涼。

家裡沒錢買藥,結果轉成重傷寒。眼瞅著孩子不行了,家裡一片哭聲。

這時,一個遊方老和尚路過,聽見韓家有哭聲,就進門探望。

得知原委,老和尚就來到稻草鋪上,蓋著破棉被的韓大寶身前,用手試了試小傢伙的前額,皺了一下眉頭。

老和尚讓韓志山關上屋門,他將小傢伙衣服脫光,在孩子身上不斷拍打,把小傢伙全身拍得發紅發燙。

一個時辰後,老和尚滿頭熱氣,停下拍打,將小傢伙重新放進被窩。

他告訴韓志山,到山上採集3樣草藥,按時煎服,一個月後即可去掉寒根。

去年冬天,那個老和尚再次路過韓老灣,順便過來看看韓大寶。

這時,韓家大女兒被送走當童養媳,二兒子、三兒子去地主家幫工、放牛,家裡只剩下大寶與小妹山杏,也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餓得面黃肌瘦。

老和尚見狀,告訴韓志山,自己是西九華山僧人悟雲。如果他願意,可以將大寶送到寺裡當雜役,好歹有一口飯吃。

這次,韓志山帶著大寶過來,就是想把他送到廟裡。他們剛到九華山腳下,沒想到會碰到這麼多人。

張家父子鮮衣怒馬,當先上山;汪家兩乘花轎,緊隨其後;韓志山父子,跟著幾個香客,落在後面。

上到南天門,過了放生池,韓家父子氣喘吁吁,終於來到妙高寺前。

這時,張家人馬、汪家花轎早已不見,估計都進去燒香了。

妙高寺在九華山的半落當中,前有南天門,後有藏王爺府、華巖寺、鹿鳴庵相輔相成,上下兩翼,恰好組成“三院一體、僧尼合寺”的佛教勝地。

當地海拔其實不過500米,但站在寺前向下望去,滿目青山,視野頓時開闊。

山風徐來,走得發熱的韓家父子,感覺一陣清涼,好受了不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崩壞:民殤

黃世微

在HP與布萊克兄弟鬥爭的日子

沂於

穿越到了異世界,撿了個蘿莉女友

想要飛起來

和親後我穩拿白月光劇本

宋宴青

脫胎法

帝國實時

我狂我自豪,不服給爺爬

媋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