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西路軍總指揮部移駐永昌縣城。

22日,發表告指戰員書,號召全軍指戰員,戰勝一切困難,建立永涼根據地,。

山丹、永昌、涼州一線,地處河西走廊的蜂腰部。

北臨大漠,南靠祁連山,中間是條狹長的“弄堂”。

人煙稀少,村莊零落,大路兩旁,盡是營涼的戈整灘,極利於敵人的騎兵運動。

當地沒有黨的工作基礎,居民回漢雜處,對黨和紅軍的主張多不瞭解。

加之,馬家軍和民團,多系本鄉本上的人員組成,紅軍是“異鄉客”,短時間內很難打破民族隔閡與宗教觀念,同地群眾融成一片。

這一帶又是馬步青的中心地盤,臨近西寧,是“二馬”必然拼死與紅軍爭奪的戰略要地。

不論從地形、給養情、敵情條件來說,都不容西路軍持久立足,與敵周旋。

西路軍蹲在那裡不進不退,正給敵人以進擊之機。

二馬集中兵力向永涼地區進擊,胡宗南的補充旅亦向涼州地區進,予以支援。

從22日起,馬家軍不斷向西路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紅軍被迫在東起涼州四十里鋪、西至山丹約三百餘里的地段上,艱苦鏖戰。

在這麼一個不前不後的地方徘徊,又沒法建立根據地,成天與馬家軍死打硬拼,部隊傷亡很大,損耗也非常嚴重,下面的指揮員也很有意見。

有天,紅30軍政委來總指揮部,對陳浩說:“在這裡東不東,西不西,等著捱打,怎麼行?要東去,我打先鋒。要西去,我也打先鋒!”

陳昌浩說:“你懂什麼?多嘴!”

不久,上級來電,不同意西路軍東出青海大通的意見,並把西路軍的行動方向與過去的“政治錯誤\"聯到一起,。

作為張濤路線的積極支持者,陳浩的壓力尤大,他身負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的重任,一抓過去的辮子,他更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只好唯命是從。

徐謙思想上當然也有顧慮,但是,擺脫眼前危險處境的想法,畢竟壓倒了一切。

徐謙建議召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討論行動方針,陳浩同意。

會上,徐謙講了西路軍當前面臨的嚴重不利形勢,以及中央不能派兵來援的情況,提出了自救突圍東返的主張。

大家一致贊成,唯陳浩顯得心事重重,遲疑不決。

1937年2月21日,西路軍從倪家營子突圍而出,進至威敵堡地區,又遭敵堵截。

突圍東進沒有中央的命令,陳浩本來就有顧慮。他見部隊受阻,便提出要重返倪家營子,繼續建立甘北根據地。

徐謙聽了大吃一驚:“同志哥,西路軍目前這個樣子,哪還有什麼力量回去建立根據地嘛!我們好不容易突圍出來,回去不是自尋滅亡嗎?”

但是陳浩頭上有個“緊箍咒”,不顧實際情況,堅持要回去。

徐謙又和他吵了一頓,沒有結果。

陳浩在軍政委員會上,說了些“形勢大好”“打回倪家營子”“堅決執行中央指示”“反對右傾逃跑”一類的話。他這麼一講,誰還敢唱反調?

徐謙憋著一肚子氣,在會上沒有發言。結果,會議作出了重返倪家營子的決定。

得知訊息,韓震大吃一驚,他立即告訴那位副主任:“這一回,西路軍恐怕真的要陷入絕境,咱們恐怕也要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說,此前韓震只是一個旁觀者,那麼,這一回,他則切身感受到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但是,身為“賓客”,這時候,他沒有權利也沒有資格指手畫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22日,西路軍返回倪家營子。

倪家營子坐落在祁連山腳下的戈壁灘上,南高北低,南部稱上營子,北部稱下營子,共有43個屯莊。

所謂屯莊,是有錢人家的圍子,每個屯莊都像一座堡壘,周圍有一丈多高、兩尺來厚的黃土圍牆,相當堅固,還築有瞭望樓和垛口;一般人家的圍子稍薄些,矮些,沒有瞭望樓,叫莊子。莊與莊之間往往隔著田野、溝渠和樹木。

當西路軍所屬部隊剛返回倪家營子,馬家軍就追趕過來,將他們團團圍住。

這時,韓震主動要求下部隊參加戰鬥。

前線傷亡嚴重,兵源奇缺,因此,韓震一申請,陳浩與那位副主任就同意了。

紅9軍27師81團的團長張道庸,只比韓震大1歲,他是皖西人,兩人在赤南遊擊隊時曾一起戰鬥。因此,韓震就去了這個老戰友的陣地。

“韓震,你過來了正好,可以幫我觀敵瞭陣,看我怎麼揍這幫狗日的!”見到韓震,張道庸大大咧咧給了他一拳,表示歡迎。

2月27日下午,敵騎兵先頭部隊已逼近下營子外圍。

張道庸十分鎮定,他打仗跟抽菸喝酒一樣有癮:“好哇,老子正等狗目的來呢!”

說完,他就帶領一部分部隊投入戰鬥。

入夜,下起了大雪,馬步芳部隊停止了攻擊,龜縮在距圍牆二三百米的地方。

次日清晨,張道庸發現敵人已將周圍的屯莊圍得水洩不通,81團和上級的聯絡已被隔斷,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張道庸和政委面面相覷,韓震也感到形勢已非常嚴峻了。

死是沒人怕的,主要是武器太差。

81團不僅沒有重機槍擊炮之類的重火器,就是機槍、步槍子彈也少得可憐,每個戰士身上只有1排15發子彈,幾顆手榴彈和一把大刀,或一根長矛。

馬步芳部隊早就發現了紅軍這個短板,因此,這幫傢伙就在較遠的距離上用“罐子炮”轟擊紅軍。

3月1日,莊子東南的土牆被轟開了一個缺口,敵人紛紛湧來,81團部隊同敵人展開了白刃格鬥。

士兵的大刀開始在敵群中揮舞,人們的臉都變了顏色,刺刀和刺刀交刺對殺,發著噹噹的響聲。手榴彈像成熟的果子一樣落在人群裡,帶著沉重的聲音爆炸開來,把活著的和死了的人拋到天空裡,又很快落到地上。

張道庸指揮全團,憑著手榴彈、大刀和長矛,甚至木棍,同敵人死打硬拼,打退了敵人十多次衝擊,保住了圍子。

可是,這樣子的消耗,紅軍是傷一個少一個,馬家軍卻有10幾萬民團,可以源源不斷地補充。

紅軍戰士衣著單薄,在刺骨的寒風中,相互依偎在一起,用彼此的體溫驅散嚴寒。

敵人則在圍子外邊挑釁:“你們打嘛!你們沒有子彈了,你們手裡的槍還不如一根燒火棍!……”

戰士們聽了氣得牙根直髮癢,有幾個人沉不住氣,提著槍就要往外衝:“捅死一個夠本,捅死兩個賺一個!奶奶的,這股氣受不了!”

韓震聽了也很受刺激,他畢竟是指揮員,不能像戰士們一樣,熱血一上頭就衝動。他叫住這些戰士,讓他們不要上馬匪的當,這麼衝出去只會送死。

自此,他終身牢記:戰時補充,比什麼都重要。否則,再英勇的部隊,最終也會被拖垮!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百歲老將,我打造最強家族

大卡車老司機

重生之我能無限契約兇獸

酈幻

重生古代超級村姑成大佬

有葉無

星辰武鬥

微夜天涼

這個道士有些不正經

盲執

規則怪談降臨之熊出沒

月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