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氏收好了鐲子,與關敏一起出來,仍舊回廚房為中午的酒席做準備。關敏跟關老頭與高氏打了招呼之後,才回到自己的小院。

關敏回到自己的新家,四合院完全按照設計的圖紙來建造,即使她第一次進來也很熟悉結構。口字形一進院落,由進門這一排的倒座房,東西廂房和正房組成,正中間是帶一口井的小院兒,唯一不同於四合院的是正房後單獨圍了個私人小院,只能從正房進出。

倒座房一排三間,中間是兩扇黑漆石柱大門,左右兩側分別做了廚房和會客間。東廂房的位置做了旱廁和三間獨立的小房,這裡本來只有兩間,後來得知有了芒夏,稍微改動了下,蓋成三間房,分別給阿枝,芒夏和樓媽媽住。

西廂房一間是關雲住,兩間做了庫房和雜物間,同時也是備用房。

正房這一排便是關敏專屬,最右邊是一個洗漱間,裡面配了旱廁,旱廁內配好了水缸和水瓢,方便沖水。整個洗漱間直接地板能排水,除了需要手動沖水其餘功能與現代衛生間幾乎一致,浴桶下方也做了出水口,接到地下,可以直接排水。洗漱間是唯一兩側都開了門的一間房,可以從水井這邊的小院進去,也能從正房這一排其他的房間進入。

因為洗漱間每天都需要人進來做衛生,水缸浴缸需要從外面送水進來,浴缸用完也需要擦洗乾淨,所以單獨留了通往小院的門,人在裡面的時候,插上門拴便進不來了。

洗漱間旁邊是多用途的起居室間兼書房,最後一間自然就是臥室了。臥室和起居室都能通往私人小院。

臥室與起居室之間用的是那套帶月洞門的多寶格分開的,黑漆螺鈿傢俱一整套早安置好,效果很好,關敏很滿意。

拔步床也整體組裝好了,體積龐大,結構複雜。這張拔步床是圍廊式的,從外形看如同把一個架子床安放在一個封閉式的木質平臺上,放到現代應該能放在民俗館之類地方陳列展出。

床的整體做工精緻繁瑣至極,拔步最外面一層還設了淺廊,內建八仙桌,凳子。阿枝和樓媽媽兩人協作,忙了半天,才裡裡外外掛好了七層帳幔,雖然她使用多層帳幔的初衷是為了吸音和隔音效果,但阿枝的手藝是實在好,淺碧色料子繡上花草蟲魚,掛在黑色為主體的拔步床內,多層堆疊,交相輝映,整體效果十分驚豔。

從臥室走到私人小院,這裡除了寬寬的屋簷下設了一張躺椅一個邊桌,其餘空無一物,方便關敏放出太陽能板。

這個家裡的規矩第一條就是,從今往後,關敏的臥室,起居室和後面的私密小院這三處,非請勿入,這一條必須嚴格執行,互相監督。

關敏站在院子中間,環顧四周,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歸屬感。

四合院整體是青磚黑瓦建成,私人小院的圍牆高大而堅固,給人一種安全感。院子裡新修的水井,井水清涼透明,井邊有一個銅製的轆轤,上面纏繞著粗粗的繩索,繩索的末端繫著一隻木桶。關敏走上前去,輕輕地搖了搖轆轤,木桶便緩緩地升了起來。她打了一桶水,倒入旁邊的水缸裡,然後又搖了搖轆轤,把木桶放回了井裡。

關雲與阿枝她們的房間關敏也進去看了一圈,雖然傢俱用的是縣城宅子裡的,但幾人都很滿意。特別是阿枝她們三個看到自己也有獨立的房間,都齊整整跪下給姐妹二人磕了頭。關敏能理解,誰不希望有個自己的獨立私密空間呢?

中間的小院是四合院的精華所在。小院裡有一棵棗樹,一棵梨樹,一棵桃樹,都是已經成年的果樹,從別處移栽過來的。除了果樹,小院裡高低錯落種了許多花,水井邊有低矮的石凳,方便坐著洗衣服,也有配了石桌石凳,夏季的傍晚,就很適合在院裡吃晚飯,關敏坐在石凳上,欣賞著小院裡的美景,感受著四合院的寧靜和祥和。

這個新家不大,但處處用了心的,從外面看就是一座青磚大瓦房,只是牆高了些,刻意避開描紅描金那些裝飾,古樸低調。但實際上進入裡面,完全類似現代開發的中式豪宅,關敏十分喜歡。

村裡按照這時的習慣,誰家起了房子都是擺酒慶祝,桌椅都是各家借來的,擺在院子裡或是房前屋後。雖然擺酒只是一頓午飯,但從接近中午開始,這一天大家也會陸續來新修的房子裡參觀,其實就是大人小孩到處亂竄,沒什麼隱私的概念。

每個階層的習俗自有成因,也符合他們自己的生活習慣,關敏不打算什麼都按照別人家的習慣來,今天除了倒座那一排,其他全都不開放,這麼多人,特別是小孩子,一人踏上幾腳,她這滿是花草的精緻小院兒也就沒了。

這事兒之前已經告訴過村長和關家人,所以今天安置酒席的桌子時已經儘量往關家那邊靠過去,希望四合院這頭聚集的人少點。

之前兩人想著一家來兩個人,家裡必定都是派男人來參加,沒想到雖然能上桌的人已經定好,但其他人也不肯走,小孩也都在一旁追逐打鬧,還有關敏昔日的“好友”喊她的名字,讓她一起玩的。

圍著不走其實也沒有惡意,關敏明白,只是大家的一種習慣。這人都來到門口了,村長這一桌早就在門口坐好了,他親自鎮在門口,不讓人進,只說院子裡都是新種的小花苗,就不開門了。但不讓看,不讓進,不讓吃,關敏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特別是裡面還有幾個確實算得上小關敏的”小夥伴”,就讓人站在旁邊看著大家吃飯,挺奇怪的,便與關雲商量怎麼應對。

都是鄉里鄉親,關雲也覺得這樣不好看,便提議道。

“除去上桌吃酒席的,村裡還剩九百人左右吧,不管老的小的,全部算一個人兩個饅頭吧,一斤麵粉十個饅頭,二百斤面儘夠了,多的就給這些幫忙的人。”

關敏覺得可以,二百斤麵粉也就一兩多銀子,只是現在關家那邊已經忙得熱火朝天,院子裡都架上了鍋,再要蒸饅頭完全忙不過來。

又想到旁邊住的禮叔一家,便與關雲商量不如把蒸饅頭的事全部交給禮叔一家負責,也看看他家是如何行事的,畢竟之前姐妹兩也想著請他們家幫著開荒。

關雲也覺得好,低聲問了下,“你有面粉嗎?”

村裡人大都吃黑麵,白麵就算家裡有,也就三斤五斤的,現在趕著蒸饅頭,再去鎮上買的話,耽誤時間。

關敏點點頭,兩人一起進了廚房,找了兩條大布袋,關敏把空間裡的麵粉放出兩百斤。

之前她在超市買了三百斤,在縣城的時候,只在星娘做麵條的時候拿出來過一次,剩下的不多了,她也就不打算再動了。

關雲去找了禮叔禮嬸,說明了現在的情況。姐妹二人臨時決定做些饅頭髮下去,為避免矛盾與爭搶,不論老少,按人頭算,不吃席的每人兩個饅頭。現在關家那邊忙不過來,只能請住在隔壁的禮叔一家幫幫忙,可以按照來幫忙的人數算工錢,一個人三十文。

禮叔禮嬸一口答應下來,說蒸饅頭這事兒就交給他家來辦,他們自己去喊人幫忙,但是現在就先不提工錢的事了,如今要緊的是趕快和麵,喊人,去各家借蒸籠這些事,說著就先回家,說馬上喊大牛二牛來扛麵粉。

關敏心裡暗自點頭,其實人家心裡想什麼,到底有沒有圖什麼她是無所謂的,只要能通溝,會辦事,就能合作。禮叔家就住在隔壁,他家太窮了就不好了,等過陣子決定開荒的時候再說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與月長眠

南安Nanan

李明和張華的相遇

walyg

一許訂終身

月餅炒西瓜

笙生

囈辣罐汽水

我只是個馴獸師

不是浮雲

慶帝元年

一個小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