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敏吃著鮮美的山藥魚肚羹,一個勁誇阿枝好推薦,剛才問了下價錢,平洲客裡菜甚至比之前清泉縣城裡同興客棧裡的菜價還要便宜些。而且味道遠勝同興客棧。

阿枝便說道,客棧還是住宿為主,飯菜本就賣的貴些,酒樓就是靠味道打出名氣,留住客人,一般都不會太差。

阿枝又主動說道。

剛才的銅鏡的確是精美,可小姐不介意的話,可以去當鋪看下。府城的當鋪多,也分得細,銅鏡也是很多的,必能便宜一些。

關敏說道,我當然不介意,銅鏡就是拿來用的,以前用沒用過我不介意,我們拿回來擦拭乾淨就好。

關敏又問道,之前沒與你說,其實我們姐妹打算回村子裡蓋個房子住,以後不住在清泉縣城了。

阿枝點點頭,小姐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關敏又道,城裡太擠了,住得不舒服,我和姐姐反正也是靠鋪子的租金過日子,住在哪裡都不影響。想著還不如把房子騰出來,租給別人,每年也多些銀子花。

其實關敏也不用特意給阿枝解釋,阿枝的性子想必就算好奇也不會多問。這兩日果然阿枝一句都沒問過,也沒有繞著圈子打聽什麼,只是她想著阿枝畢竟以後一直跟她在一起,提前點告訴她,讓她有個心理準備也是應該的。

阿枝問道,那小姐是打算在府城添置些物件嗎?

關敏回道,傢俱若是有好的,價錢合適我也想在府城買一套,只是剛才那樣一面鏡子就七兩,我覺得多了些。

關敏想了想,終究還是覺得喜歡,便問道。

阿枝你知道哪裡賣藥材價錢比較公道嗎?

阿枝搖搖頭,這就不知道了,但城裡生藥鋪有幾十家,我們可以多問幾家,我看小姐也就帶了個不大的包袱,是要賣什麼貴价的藥材嗎?

關敏說道,別人送了我們姐妹幾根人參,我和姐姐想著也用到,不如賣了換些銀子。

阿枝想了想,若是人參,還是直接去醫館賣的話價格高些,生藥館多是收些採摘不久的藥材,小一些的生藥鋪,人參都沒有賣的,我估摸著也收不上價。

關敏心裡便有了數,生藥館都有幾十家,醫館肯定也不少,她儘量去醫館,多去幾家,分散來賣,這家多幾兩那家少幾兩不要緊,差得不太多就行。

第二天,關敏起來都快中午了,昨晚上看美劇看得太晚,五更時才睡。阿枝一直聽著隔壁房的動靜,見她起來,趕緊準備好洗漱的,牙粉都在牙刷上蘸好了。關敏真的覺得有阿枝太好了。

想到因為自己沒起來,阿枝也跟著早飯都沒吃上,關敏便拿了二百文錢給阿枝,說道。

我知道富貴人家是發月銀的,我比不上富貴人家,每個月給你兩百文吧,碰上今天這樣,我沒起來的時候,你也能自己買些吃的。

阿枝倒是沒有推辭,說道。

做下人,三頓飯都能吃飽就是遇上好主家了,我自從到小姐身邊,吃的都跟小姐一樣,新衣服被褥鞋子也有,我知道已是很難得了。給月銀的人家雖然有,但那都是世代富貴的人家,家裡也都是家生的奴才。小姐對我這麼好,還願意給我發月銀我就厚著臉皮接了,我拿一百文就行,一百文夠了。總有些針頭線腦的要買,以後四季的衣物也需要有些替換的,不好總腆著臉找小姐要。

若是在外做工,二百文當然少了些,一天六七個銅板,也就買些雜糧餬口。但若是阿枝這樣,吃住都不用自己掏錢,二百文就不少了。只不過關敏覺得阿枝這人很投她的緣,二百文她樂意給。

不願意多費口舌,關敏說道。

聽我的吧,二百文你就先拿著,以後我們家日子難過的話,興許真發不起了。

阿枝瞭解關敏的性子,知道她這是不打算在這事兒上多說了,便收下了錢,又著手收拾下客房。

照例是阿枝揹著揹簍,帶好碗筷之類,兩人準備先去吃飯,再去賣人參。

關敏先是來到生藥鋪,詢問人參的價格,說是家人需要人參入藥,連著問了兩家,基本最便宜的人參都是七八十兩。

關敏提前翻過電子書,裡面有好幾本介紹中藥材的書,人參的年份可以根據蘆頭和蘆碗來判斷,生藥鋪裡七八十兩的人參看起來都不到十年,又瘦又小,炮製好之後看起來遠不如她那些人參賣相好,而十五年的人參需要一百二十兩,年份更高的她倒是也問了價,但掌櫃大概都看出她不打算買,便沒明著回答她。

書上還介紹,人參實際上六年以上的就能入藥了,人參皂苷就是人參的有效成分,六年的人參實際上人參皂苷含量達到巔峰,年份再長些雖然難得,但意義不大。

關敏之前是打算把空間裡的人參賣一半,留一半備用。查過書後反而覺得,其實大景朝的人參,年份再短那也是真正的野山參,應該比她空間裡那些實際效果要好些,她現在是計劃把二十八支全賣了,再買幾隻大景朝的野山參放空間備用。

兩家生藥鋪的掌櫃的都說,幾十兩的人參年份雖然不長,但入藥儘夠了,實在湊不夠錢的話,店裡也有參須賣。

關敏見府城的人參價格和關雲之前在清泉縣城瞭解到的差不多,心裡有了數,便開始跑醫館,第一家醫館的藥師聽說她是來賣人參的,還挺詫異,莫不是這小姑娘搞錯了,鎮遠府轄下這一片是不產人參的。便讓她拿出來看看,關敏只說要進裡屋談,藥師也能理解,畢竟是金貴東西。

關敏留了阿枝在外面,跟著藥師進了房間。

關敏假裝從包袱裡拿出三支參,分別是十五年的一支,二十到二十二年的一支,二十五年的一支。

三支參拿出來,藥師眼睛都直了。人參入藥的多,很多方子裡會用到人參,他們這家是大醫館,一年到頭,他經手的人參總有幾百只,這三支參年份還行,也算經常見,令他讚歎的是這參一看就是行家貨,根鬚完整,品相非常好。

藥師脫口而出,小姑娘你這參是哪兒來的?

問完後才發覺不妥,這種珍貴的藥材,拿來出來賣的都是想換錢,一般人家也不願意交代來歷。可他的本意不是打聽人傢俬事,而是作為藥師,他很想知道哪裡的貨這麼完整乾淨,同樣年份的東西,這幾隻人參賣相比他們醫館裡的好得多,尤其這根二十五年的人參如果拿綢緞裝裱起來,再配上上好的木盒,很拿得出手了。

關敏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只說道。

您看這三支參能出到什麼價,這隻十五年的人參我母親原是花了一百五十兩買的。

藥師一聽立馬說道。

一百五十兩那你們就買貴了,我們醫館十五年的參也就賣一百兩出頭。

藥師有心要把這三支參收了,看關敏準確地說出了其中一支的年份和價格,便知道人家心裡是有數的。

其實零售的價格不確定,品相好一些的自然價格會高些,關敏說這支參是花了一百五十兩買到的,雖然稍微貴了點,但基本是可信的,畢竟不是人人都是行家,能買到很好的價格。

關敏一聽藥師的語氣,便知道他這是有意要收,只是怕她要價太高,看來現代的林下參還是不錯的。想著還有一堆參要賣,她便裝作著急地說道。

您給開個價吧,我也知道收購的價格會低一些,合適我就賣給你,家裡急著用錢,我母親囑咐我偷偷拿出來賣的。

藥師不想錯過這幾隻參,道。

十五年的我給一百兩,二十年這隻我給一百四十兩,二十五年這隻二百六十兩,您看行不行。

行啊,怎麼不行,這太行了。關敏壓抑住內心的雀躍,裝作懵懂的樣子,問道。

那加起來是多少呢?我母親叮囑我最少換六百兩銀子才行。

藥師說道,我出的價是三支加起來五百兩,已經不低了,我們是大醫館,收藥材從不惡意壓價,六百兩銀我相信這城裡怕是沒人會出這個價。

關敏心想,反正這才是第一家醫館,她不急,有心試試藥館到底能出多少。便伸手準備把人參收起來,一邊說道。

我母親說了最少六百兩的,不行我再換一家,謝謝大叔了。

藥師連忙伸手攔著,沒想到這個小姑娘如此急,便說道。

小姑娘你別急,你這參按照年份,就這麼個價,我實話與你說,如果不是你這幾支參賣相好,我定不攔著你走。同樣年份的參,藥效都是一樣的,你這幾支參長得漂亮些而已。

關敏反應很快。

我母親說這幾支參最適合送人,賣相好,所以比同年份的貴了兩成呢。

藥師便與她商量下,要不五百五十兩吧,再不行我也不收了。

關敏點點頭,收起了人參,小心翼翼裝進她帶來的包袱,準備離開。

終於,她跨出房門那一刻,藥師喊住了她。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瘋子獨立性存在

墨勸

舔狗相對論

竹舟魚

第六次滅亡

牆頭搖擺的草

禁止非故意暗戀

吃不飽的碗

鬥羅:明月祈墨

槿羲花開

唐包,開局獲得系統

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