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這是漆器?”時至今日,張睿軒不得不承認這些手藝人是真的有本事在身上的。

雖說自己本身就有點兒瞎摸虎眼吧,但是這瓶子,你不放在這兒,不專門兒拿出來說,誰能知道居然會是漆器製作而成的?

看著博物館唐姐姐自豪的目光,儘管不願意打擊人,張睿軒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但是這東西有什麼用麼?”

“還是說,它的存在只是為了存在?為了展現高超的技藝?”

張睿軒不理解,這事兒就像是月餅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似的。你說早幾十年大傢什麼都吃不起,現在誰吃不起這些東西?

就拿這月餅而言吧,學校大一的時候兒一人發了三塊兒月餅,張父張母的單位也分別發了一盒,再加上你送我、我送你,最後自己家買的轉一圈兒又送回來的這種……一家人愣是吃到來年清明才勉強吃完。

這個時候兒,你也別什麼火腿月餅、鮮花月餅、青紅絲兒、五仁兒了,更不用提什麼千奇百怪的餡兒,多一口月餅都算是累贅,隔誰誰愛吃?

“這種作品首先是有收藏價值的,它能夠提供給我們的審美享受就是價值之一。”唐姐姐能夠理解張睿軒的意思。

曾幾何時,在沒有銷量,技藝傳承也後繼無人的時候兒,唐姐姐不是沒有懷疑過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沒有現實意義——還是單純的為了儲存一種‘文化’而做的無用功?

可是,天然大漆製作的器物經久不腐,還不會產生塑膠對於人體和自然的傷害。儘管塑膠可以以更低廉的成本達到相似的效果,但是細節之處見真章。

唐姐姐把自己當年的糾結講給了張睿軒聽,後者似有所悟,但是依舊沒有給出一個讓人滿意的回應:“但是就像我剛才說的,很多東西沒用就應該沒有。”

“我們姑且就算沒有節日的應酬,但依舊儲存我們的假期……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很多人追尋的就是節日的相聚。”

“我們捨得用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去出遊,但是我們不會捨得讓春節變成各奔東西。”唐姐姐說的話,不過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所以自然情真意切,“就像是我表妹。”

“平時這裡那裡的玩,但是清明會回家和父母去祭祖,寒假無論如何也會提出幾天來回一趟家,看看家裡的老人……其實現在節日的價值確實是在變化的。”

“嗯?”面前的地屏看上去雕刻的是清明上河圖,亮眼的配色卻和清明上河圖一點兒無關,張睿軒皺著眉頭在看,剛想問系統這真的能喚起誰的記憶麼?耳邊就不斷傳來唐姐姐的話。

“我們現在回家容易了,想買月餅、湯圓、粽子、青團,也是隨時隨地能夠買到。所以看起來節日不那麼重要了,但是,節日背後我們真正保護的是精神和習俗。”

“即便我們在節日裡不過節了,但是這樣的習俗和精神貫穿在我們每一天,才是這些節日成為‘非遺’的真正價值不是麼?”

唐姐姐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自己心中的‘非遺’。

這讓原本還以為會在前者口中聽到陳詞濫調,諸如什麼這是‘文化’,不應該消失之類的話的張睿軒,突然對於丁萱當時的堅持有了理解。

“好了,我和你念叨了太多,我們繼續往下面看吧,下面有咱們揚州的雕版印刷……”

“哦,對了,你看這個,是咱們揚州的古琴,琴棋書畫的琴,這些年好多了……”唐姐姐似乎總有些欲言又止的無奈,或許來自曾經更‘獨行’的歲月,“早些年琴箏不分,不知道琴是指古琴的情況很多的。”

“古琴也和漆器有關係?”

“當然。”唐姐姐並不在意張睿軒像是什麼都不懂一樣問來問去,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和張睿軒解釋著,“很多唐琴能夠留到現在,其實離不開它屬於漆器。”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青梅竹馬輕輕愛

李Mini

死婚復燃

雁雲客

總裁的笨蛋嬌妻

遙似山間雪

那些悽美的愛情故事

小九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