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她不該廢嗎?”

白聖也不客氣,直接圖窮匕見。

開玩笑,她費了這麼大功夫佈局監控,不一步到位豈不白瞎了她的精力。

眾大臣和王爺面面相覷一會後。

只能點頭認可。

如果同輝帝現在還活著,他們可能會有所猶豫,琢磨要不要考慮同輝帝的意見。因為不管怎麼說,西太后都是他的親生母親,如果同輝帝不願意,並且替他親生母親站臺,即便白聖手裡有先帝密旨,他們肯定也得設法周旋周旋。

怎麼都不能讓同輝帝面子太難看。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都已經死了,況且同輝帝為了母親反抗先帝密旨也是孝道,完全不受懲罰不太可能。

不過折中處理絕對沒問題。

但是,現在同輝帝已經駕崩,如今在位的明光帝,雖說與當今的西太后依舊有血緣關係,可畢竟不是親生母子。

而且他今年才八歲。

此時壓根沒他說話的餘地。

可以說同輝帝的駕崩,既讓西太后得以再次垂簾聽政,也讓她此時沒有任何底牌反抗白聖,同時好在白聖已經讓人將西太后的嘴重新堵上,所以即便他們在討論要廢了西太后,西太后也無法說話,倒免得白聖他們遭受噪音汙染。

不過,靖王爺很快又糾結道:

“東太后娘娘,如果要廢了西太后的話,必然要昭告天下,甚至還要將箇中緣由說清楚,不然恐怕難以服眾啊!

可這麼一來難免有損皇家顏面。”

“你當哀家不知道,外面到處都在傳同輝帝不是死於天花,而是死於花柳病嗎,這等言論都傳的沸沸揚揚,眾所皆知,還有什麼顏面?難不成你還想故意遮掩,殊不知越是遮掩,越是讓人覺得可疑,私下不知編排出什麼謠言來。

如若當初同輝帝駕崩之際。

直接簡單幹脆的昭告死因,而不是故意遮遮掩掩,過了近半個月才對外說是因天花病逝,能有這些個謠言嗎?”

白聖可不想自己的計劃打折扣:

“越是遮掩,反倒越會讓人覺得有問題,有陰謀,不如直接坦率些,剛剛所有口供以及過程,張李兩位女官都有記錄,回頭讓她們整理下直接登報!”

“此後,蘭庶人就從養心殿搬出去吧,搬到如意宮,反正她原來就住在如意宮中,回頭應當不至於擇床睡不著。

也免得別人再說哀家苛待了她!

至於李進喜等主謀,賜死,其他知情者發配邊疆,不知情,但有參與者逐出宮,其他的那些,就不再株連了。”

白聖的懲罰並不嚴苛,甚至能用寬鬆來形容,三位親王和眾大臣對此是樂於見成的,畢竟他們也不想上面有個隨時株人九族的領導,所以自然沒異議。

緊接著便是進行最後的善後處理。

該殺的殺,該攆出去的攆出去,該發配邊疆的發配邊疆,西太后多年積攢的勢力,被白聖在一天之內全部清除。

皇宮徹底成為白聖的一言堂。

與此同時,三位王爺以及一眾大臣已經離開皇宮,並將宮內發生的事,西太后倒臺等訊息帶出宮,並傳播開來。

不過好在天色已晚,再加上他們大多住在皇城附近,所以傳播範圍有限。

真正徹底傳開,估計要等到次日。

而次日,白聖要求身邊女官撰寫的相關報道都已經見報了,傳播速度肯定比私下傳播速度快,倒不怕有人造謠。

……

次日,乾清宮,養心殿內。

一些訊息不太靈通的大臣,是直到大朝會召開之前的閒聊時間段,才從其他同僚的口中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

好在此時西太后還沒有攝政。

真正全心投靠她的大臣數量很少。

所以百官知道此事後,大多隻是有些驚訝,並沒什麼人擔心害怕被清算。

朝會依舊正常進行著。

甚至於三位親王以及部分重臣有所擔心的,東太后沒有制衡後會露出真面目,攬權攝政的事,也完全沒有發生。

白聖還是跟往常一樣很少說話。

只要不涉及百姓民生,更是基本不說話,他們討論出什麼結果直接預設。

一時間端王爺他們都鬆了口氣,覺得東太后可能只是被西太后惹惱了,實在看不下去,才會設局廢了她,並非一直隱藏著自己的野心,是他們想多了。

因此等朝會結束的時候。

眾大臣們心情都挺好,有說有笑的離開,甚至覺得,西太后被廢了也好。

省得他們擔心西太后日後失控。

與此同時,或者說在朝會召開的同一時間,大乾官報已經發行,並且在整個京城範圍內販賣,還有大量已經印刷出來的正快馬加鞭,往附近大城市送。

受限於物流速度,目前大乾官報只能保證京城裡的人當天能收到,附近的要晚上兩三天,再遠的那就不好說了。

所以等朝會結束的時候。

京城很多關注官報的人,已經知道了相關情況,甚至很多酒樓茶館,還有專門的讀報人給不識字的讀相關報道。

一時間,真真是熱鬧的很。

比四年前小皇帝登基都要熱鬧。

畢竟皇帝登基常有,小皇帝登基也不算什麼稀罕事,當年同輝帝就是小皇帝登記,但廢太后,那可太過罕見了。

“西太后竟然被廢了?”

“太后也能被廢嗎?”

“應該能吧,不過我只聽說過被囚禁的太后,被廢的,確實沒聽說過。”

“賈南風廢過楊太后……”

“哦,對,西晉司馬衷的皇后,他誅殺了太后孃家又稱太后一同謀反,矯詔廢了皇太后楊氏,並在第二年活活餓死了廢太后,不過後來永嘉元年,晉懷帝司馬熾又恢復了她皇太后的尊號。”

“西晉啊,羞於提之……”

“自古以來都是廢后多,廢太后的確實極為罕見,不過東太后娘娘她手握先帝密旨,倒也勉強能算合乎禮法。”

“看來先帝對西太后早有的防備!”

“依我看,先帝還是太過於心慈手軟了,明明可以模仿漢武帝,不留任何太后攝政可能,可卻終究留了西太后她一命,不然指不定同輝帝尚且健在!”

“呵,這可不好說,若是武帝沒有霍光幫他收拾爛攤子,還不知啥樣,朝廷可不一定有霍光那樣的忠臣能臣。”

“你們在說啥啊?”

“武帝死前,賜死了太子之母,鉤戈夫人,就是防止未來太后干政……”

“好狠,不顧母子天倫啊!”

“我甚至都懷疑漢昭帝死的早,同時還無子嗣,都與此事有關,畢竟任誰知道自己母親因自己要繼承家業而死。

恐怕都很難釋懷,生出心病。”

“呵呵,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你們也不看看這報道,西太后完全被東太后玩弄於股掌之間,不然此案怎可能一日告破,同時證據充足。

如今只剩下東太后一人垂簾,以前的賢德,恐怕便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且看著吧,我就不信有如此心機的東太后,會對權力毫無野心,估計用不了多久,便又是一個翻版西太后啊。

而且還是大權獨握的那種。”

“我不信!”

“諸位諸位,可不敢胡說,你們要說自己回家偷偷說,別在我店裡說。”

“掌櫃的膽子怎麼這麼小?”

“莫要為難人家!”

“罷了罷了,真是掃興,咱還是趕緊收拾些禮物,攀附攀附鄭家吧,在當今陛下親政之前,鄭家必然在東太后的帶領下如日中天,烈火烹油,晚了,怕是連承恩公鄭家的門檻都踏不進去。”

“哎呀,糟糕,前段時間送給西太后孃家的那些禮物,算是打水漂了。”

“不被牽連你就且偷樂吧。”

……

雖然西太后被廢這事挺大,影響也不小,但主要影響的,還是朝中相關人等,對普通百姓沒太大影響,大家聊一聊,八卦兩句,也就被其他事蓋過了。

同時鄭家算是真的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鼎盛到了極致,畢竟他家閨女不是位普通太后,而是垂簾聽政的太后。

在小皇帝正式親政之前。

權利至少能堪比於半個皇帝。

要是膽子大點,野心再大點,即便算作臨時皇帝,估摸著都沒太大問題。

看起來好像一切都挺好。

但白聖是真不開心。

因為才八歲的小皇帝,現在肯定是沒能力批閱奏摺的,他連字都認不全。

以前西太后還在的時候,大部分奏摺都是由西太后批閱,只有遇到大事的時候,原身才會參與其中討論下,提提意見,可現在西太后不被白聖廢了嗎。

那些奏摺自然就送到了她這。

本來挺逍遙的日子。

愣是被她自己給搞成了996。

真真是頗有那麼點自作孽不可活的感覺,沒幾天白聖她就有些受不了了。

想給自己減輕工作量。

所以當天早朝,她特地開口說道:

“諸位想來也清楚,哀家對政事不甚瞭解,以前大多數奏摺都是由西太后批閱,但如今,她已經沒有資格批閱。

哀家也不想因哀家耽誤正事

乃至於影響百姓民生。

所以以後軍機處,就直接改為常駐機構吧,相當於前朝的內閣,另外增加些席位,增加到二十四人,具體人選回頭你們自己協商,或者說私底下推舉。

等二十四位軍機大臣湊齊了,日後大多數奏摺,就不用再送到哀家這了。

你們自己看著處理吧。

不過涉及邊關大事,造反,某地天災需要賑災,還是要知會哀家一聲的。

但此事只是先臨時這麼著,不可為常例,等陛下親政後,具體是恢復原來的機制,還是怎麼變,全看陛下的。”

因為白聖這麼做是放權之舉,是對那些大臣們有好處的事,所以她壓根不擔心下面有大臣反對,之後的情況也確實如她所料,滿朝文武百官,乃至於勳貴宗室沒一個反對,紛紛齊呼她聖明。

看,想要好名聲就是這麼簡單。

給滿朝文武百官們好處就行。

當然了,前提是不能亡國,要是搞亡國了,給百官們再多好處也沒有用。

緊接著,那些大臣們自己內部就爭吵了起來,爭著要當軍機大臣,因為現在的情況很鮮明,以後軍機處內部的二十四位軍機大臣,就是整個帝國的權力中心了,如此誰又不想努力爭取一下?

對此,白聖壓根沒管。

讓他們自己爭去吧。

反正她的計劃一直在暗地利用那些仿生機器人推進著,朝政之事以及權利壓根無所謂,不如放手讓他們自己來。

最重要的是,白聖很清楚,她只有維護宗室大臣們的利益,這些人才會擁護她,一旦她想做些侵害他們利益,但對國家對百姓有好處的事,得到的絕對不會是誇讚,只會是反對,甚至於逼宮刺殺,或者陰奉陽違,輿論抹黑之類。

所以想搞從上至下的改革很困難。

白聖已經放棄。

她自有自己的計劃。

之後吧,滿朝文武勳貴,宗室大臣們爭吵了整整一個月,彼此間經歷過了彈劾誣陷,利益交換等一系列流程,這才最終推舉出了,二十四位軍機大臣。

宗室四位,勳貴六位。

剩下的就是文武官員了,其中武將只有四位,剩餘十位,全部都是文官。

緊接著,白聖便爽快放權。

重新恢復了原來的逍遙日子。

新上位的那些軍機大臣們,也是相當興奮的開始積極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群體爭取好處。當然了,各種政務還是要處理的,再加上彼此間的制衡,所以其實也沒出什麼亂子,甚至於事情辦的還挺好,效率都比先前要提高了不少。

除非碰到些涉及多方利益的事。

不過為了讓自己未來的計劃能夠順利推進,白聖也不是啥都沒幹,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她有特地讓手下仿生機器人,在自己生辰的時候,獻上高產良種化肥等物,並由她下令,在全國推廣。

所以即便她將權力下放,依舊是一點都不影響她的聲望,妥妥賢德聖後。

可以說為了保住原身的好名聲。

白聖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直到明光十年,西北六郡大旱半年不止,朝廷賑災糧款又遭貪汙,於是西北六郡,是理所當然的開始有人造反。

在那些造反隊伍中,有一支還有明確旗幟,那就是均田免賦,天下大同!

領頭者甚至號稱有金剛不壞之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陸紫蘇的修仙之路

小鹿在迷茫

陰婚詭事

茶樓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