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的最後一句話,可謂正中建元帝下懷,傷身體好啊,傷身體才能讓他那皇祖母早點與皇祖父團聚,他父皇的帝陵都已經封起來了,皇祖父的帝陵卻還因為皇祖母健在的原因一直沒封。

讓他皇祖父空守了好幾十年。

而白聖的那些技術呀,資產呀,人才之類,也確實很讓建元帝心動,最重要的是他真心覺得,桑弘羊說的沒錯。

他皇祖母手裡的資金撐不了多久。

如果他皇祖母像過去那樣不交稅的話,興許還能多撐幾年,可如今她皇祖母交的是頂額稅收,每年收入一半都要貢獻給朝廷,而且花銷也不小,據他估計,手裡面撐死了也就剩個百億存款。

養著二十來萬工人,還要保障各種福利,只出不進,怎麼可能撐太久嘛!

因此,建元帝很快就被桑弘羊給哄好,並且決定按他說的來,直到將太皇太后的商會工坊徹底拖垮,再改計劃。

然而這些對已經在海外掌握了好幾個金銀礦的白聖而言,影響是真不大。

她最多就是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開闢海上絲綢之路,以及建設海外生產基地,海外種植基地上。為了完善相應計劃,並避免儒家出么蛾子,白聖甚至派了好幾個她十分信任的竇家分支子弟過去主持,還讓他們改頭換面在海外建國,以殷商舊民的身份建國擴張。

儘可能多佔比較容易到達,同時還沒有被大乾帝國納入囊中的那些地方。

目前來講,技術資金之類都不缺。

唯一缺的就是人口。

那些地方的原住民部落,不但數量少,整體質量也不行,比野人好不到哪去,想要馴服教化,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大乾引進人口就更困難了,畢竟白聖去的那些地方,比大乾的流放之地還要偏遠,如今大乾又沒有什麼大的天災人禍,吃不上飯要餓死,誰會沒事冒那麼大風險,拖家帶口的背井離鄉啊!

如果不是白聖對手下真的好。

說出去的話和作出的承諾也基本都兌現了,很多人對其十分感恩,估計就連做先鋒,去海外探路的人都湊不齊。

後來即便透過購買奴隸,偽裝成海盜劫掠南越等國,多湊了不少人,可距離完全開發那些海外之地依舊很遙遠。

再加上如今採礦也需要大量人手。

所以缺人是海外發展最大難題。

但對此,白聖是真沒什麼轍,因為大乾的奴隸和人口也有限,而且各地官府管的挺嚴,想要透過正規渠道弄人過去幾乎不可能,非正規渠道的話,她總不能專門拐賣人口吧,所以也只能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她最多多提供點物資。

順帶著給予一些技術和武器支援。

言外之意其實很明確,就是鼓勵他們野性擴張,沒有人便去邊上其他國家搶點人過去,先偽裝海盜,等實力足夠了就滅國,而抓來的那些人只要能給他們比較良好的待遇,同時保證一日三餐之類,回頭想攆他們走,他們都不走。

好在這時候,大乾基本沒什麼海洋貿易的概念,建元帝的主要精力也都放在西域那邊,所以白聖偷摸運點物資和技術支援海外基地,再運點魚乾蝦乾之類特產回來,並沒有引起什麼人注意。

後來即便建元帝發現了,也只以為他皇祖母撐不下去,在開闢新的利潤渠道,因為白聖在大肆售賣那些海產品。

藉著這一層遮掩,白聖都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每次偷偷摸摸的用小船運物資給海外的竇家族人了,而是直接大批次的物資運出去,然後再將各種曬乾了的海鮮,以及黃金白銀之類搬運回來。

當然了,沿海區域的漁民白聖也沒放過,專門派人與他們簽訂契約,讓他們多捕魚,捕蝦,補海帶鮑魚之類的東西,曬乾之後賣給她,畢竟只有運回去的海產品數量足夠多,才方便遮掩她同樣運了數量相當龐大的各類物資過去。

本來白聖只是想以此為遮掩,方便她支援海外基地的發展,以及把海外礦開採出來的黃金白銀,隱秘的運回來。

結果年底一盤點,交完稅。

海產生意竟然賺了十七萬萬錢。

勉強也能算是意外之喜了。

白聖這邊賺錢了,建元帝那邊就有些不爽了,儒家也覺得不能繼續這麼下去,所以很快再次上奏,前面各種亂七八糟的鋪墊很多,但反正最終核心意思就一點,那便是希望將白聖的最新盈利渠道也收歸國有,由朝廷專門成立一個機構從漁民手裡收取海洋乾貨,然後前往各地發賣,就真無恥的挺出乎意料。

這下子白聖無疑不能再忍了,要是再這麼忍下去,她都快成忍者神龜了。

所以接下來,她立刻便當機立斷抽身離開,不再繼續這個行業,反正經過這一年多瘋狂運輸物資,海外基地基本穩當,甚至於都已經滅了好幾個小國。

新的計劃完全可以開啟。

緊接著當然就是反擊報復,鹽鐵官營,均輸平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被白聖派人一一彈劾,或並且順帶著利用報紙全面曝光,一時間可謂民怨沸騰。

這些操作,表面看起來使得財政收入增加,但其實,各種問題也相當多。

就比如說鹽鐵官營。

官營之後形成實際壟斷,沒有任何競爭機制和競爭對手,不過才短短一年多,不到兩年時間,新出產的食鹽質量就急劇下滑,價格上漲,同時摻雜泥土甚至於石子的情況層出不窮,各中貪腐橫行,而且民間私鹽也一直沒有斷絕。

鐵其實也是一個性質,新出產售賣的各種鐵製用具質量嚴重下滑,很多農具甚至於用了不到一個月就出現缺口。

刀劍的質量同樣好不到哪去。

均輸平準各種問題就更多了,均輸名義上是將某地的便宜物產運到價高的地方賣,好像沒有人損失,朝廷還能借著物價差獲取足夠利潤,但實際運輸過程會徵發徭役,也就是說,中間最大的損耗,運輸費,全部都由百姓承擔了。

朝廷賺的與其說是利潤差。

不如說是百姓徭役的運輸費。

平準的問題就更多了,名義上是在某些東西價格低於正常價之時收購,高於正常價之時出售,用來平抑物價,用以限制那些豪商操縱市場,囤積居奇。

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不過是朝廷代替豪商囤積居奇,賤收貴賣進行投機。

豪商們並未受到真正的抑制。

貪官反倒能趁機中飽私囊,而最終真正苦了的,還是隻能低價賣出物產。

高價購買物產的普通百姓。

這些情況問題,白聖一直都有堅持調查並收錄,此時不過一起爆出罷了。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胎穿六零:老婆想太多猛男狠狠寵

愛吃好運的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