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事,基本如白聖所預料那樣發展著,雖然依舊存在些許議論聲,但並沒有鬧的沸沸揚揚,多數人都覺得太皇太后所作所為過於霸道,墨家鉅子等人有所反抗並且決裂,也是理所當然。

畢竟依附於太皇太后,幫她做事。

與將整個學派合併進入黃老學派。

完全是兩個概念。

前者相當於打工,所有文武百官都是在給皇帝家打工,可後者就等同於賣身了,甚至於比普通賣身更離譜,普通賣身只是把自己賣了,可將整個學派合併,則相當於把祖宗十八代一起賣了。

但凡要點臉的人,就不能這麼幹。

所以這個理由,絕對足以取信世間大多數人,讓他們相信太皇太后所代表的黃老一派,與墨家和農家是真的決裂了,假決裂不至於弄這麼狠的理由,太皇太后應該也不至於這麼不在乎顏面。

至少說,建元帝是這麼想的。

當然了,即便這麼想,他也沒立刻就重用墨家和農家,而是又仔細觀察了將近半年,確定他們被掃地出門,並且彼此半年毫無聯絡,原本的熟人見面還能吵起來,稷下學宮內部三個學派的關係也很緊張,他才總算放下內心擔憂。

正式將墨家和農家推出來的代表。

分別提拔為九卿之一。

一個負責國家層面上的匠造,還有一個負責農事稅收,以及勸農勸桑等。

此時是三公九卿制,九卿的地位基本就已經等同於未來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六部尚書了,而三公即便不是外戚兼任,就是列侯,所以九卿一般來講就已經是非列侯所能爬到的最高位置了。

再加上少府是皇帝的私人管家。

黃老一派佔了兩個位置,宗室子弟佔了一個位置,一下子九卿當中份屬於儒家的位置只剩下三個,其中還有一個是負責祭祀典禮,掌實權的只有兩個。

此時白聖她也清楚,不能把事情做絕,現在這個局面已經挺好,有建元帝支援,除非她跟建元帝徹底撕破臉,否則基本不可能將儒家完全排斥出朝堂。

如今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接下來,她當然就是繼續與剩餘的百家接觸,彼此合作,同時許諾絕對不會要求他們併入黃老一派,既打消了剩餘百家的顧慮,也打消了建元帝所剩不多的懷疑,還能夠更進一步促進百家齊鳴,幫助其餘學派走出自己的路。

比如幫助醫家建設醫學院,資助貧困百姓免費就讀的同時還許諾包就業。

比如幫助雜家整合商人,組成一個個商會共享資訊渠道,或者聯合起來共同對外貿易,以此來增加抗風險能力。

又比如出資鼓勵小說家創作,給潤筆費幫忙連載小說的同時,還又開發了不少其他文娛專案,漫畫說書,舞臺劇之類超前娛樂內容都被白聖搞了出來。

隨著印刷術越來越成熟。

搞這些毫無問題。

可以說但凡能發展的百家學派,白聖基本都有進行合作,至於為什麼不找百家學派之外的人合作,這年頭的文化人基本都是百家學派門人弟子,即便自己不承認,學的也是百家學派的內容。

不找他們合作又能找誰合作?

識字有能力的,怎麼都比不識字也沒能力的要好合作,也有合作條件啊!

對此,建元帝也就著重關注了一下醫家那邊的情況,因為在他看來,剩餘百家當中,只有醫家可能能出點轟動性較大的成果,畢竟醫術確實與百姓民生息息相關,同時神農氏出名的也是種植五穀和嘗百草,要是醫家搞出什麼效果較好的靈丹妙藥,能夠救死扶傷的話。

影響應該不會比高產糧種差太多。

至於剩下的百家,比如小說家和雜家之類,則根本不被他放在眼裡,一群編故事的,和經商順帶著搞學術大雜燴的,能有啥出息,關注純屬浪費時間。

而只會耍嘴皮子的名家之類。

就更不被他放在眼裡了。

可惜的是,白聖讓醫家搞的青黴素一直難以克服量產和純度的問題,所以建元帝短期內是沒有任何收穫的,想提前截胡,那也得有可以截胡的東西啊。

……

相比較於熱火朝天,或者想要另闢蹊徑,復興自家學派的弱勢百家學派而言,儒家內部現在則是真的非常焦慮。

他們此刻甚至都覺得。

太皇太后簡直就是他們的剋星。

建元帝剛登基的時候,他們以為他們儒家到了翻身的時候,畢竟那時候不但建元帝認可他們儒家,太皇太后的孃家侄子與皇帝的舅舅,也都是他們儒家門徒,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大局已定。

可曾想太皇太后一出手,侄子不認了,孫子也要教訓,直接廢了新政,並且還澆滅了他們儒家即將興旺的火苗。

後來迫不得已,他們只能先苟著。

想把太皇太后熬死了再說。

結果她病重一場,沒死。

最近幾年太皇太后不怎麼管事,也不怎麼插手朝政,他們儒家在建元帝的支援下,似乎又有了再次興旺的趨勢。

並且甚至都快佔據半壁江山了。

然後太皇太后這該死的老太婆,就再次出手了,這次雖然委婉了些,暗地扶持,哦不對,是明面扶持墨家農家以及其餘百家與他們打擂臺,但造成的影響和對他們儒家大好局勢的破壞,幾乎毫不遜色於先前那次,再加上稷下學宮那邊還排斥他們儒家,印刷工坊那,書店等太皇太后的產業,都在排斥他們。

這些無疑讓儒家的人很是憋屈。

內心更是憤怒,怨恨不已。

要是他們暗地裡詛咒有用的話,估計白聖她早就不知道被咒死多少次了。

可以說其餘百家如今越興旺。

儒家內心就越焦慮,越著急。

特別是墨家和農家在朝廷當中站穩跟腳,不少墨家農家子弟也逐漸成為官吏,進入朝政體系,更加讓他們破防。

按原計劃,他們是該繼續苟著。

等熬死太皇太后再說。

可如今眼看太皇太后年過八旬,依舊沒什麼問題,而他們儒家現在收新弟子都比過去困難了許多,儒家的一部分人覺得,他們不能再這麼煎熬下去了。

必須得采取些其他措施。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獵靈筆記

火狼

快穿之助力反派的每個夢想

今朝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