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測試,阮希叫來了系統。

“月月,這個時代的人工智慧有可能產生意識嗎?”

“以目前藍星的科技水平,沒有可能。”

人腦是一項很精密的東西,意識與情感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夠產生的。

除非是量子計算機,才有一點點可能。

阮希好奇道:“那你有自我意識嗎?”

“我無法確定。”

原核生物進化至人類耗費了38億年,它們只是幾串新誕生的資料,又怎敢完全肯定自己產生了意識呢?

艾倫測試並不是簡單的問答或者聊天,它的評判方式也很複雜。

阮希每天參與八個小時測試,足足花費了三天才來到最後一輪。

上一輪測試時,下一輪的出題老師也會進行觀看,根據被測試者的反應和回答,修改自己的測試題。

第十二輪的考官,已經看完了前面所有的問答。

這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

旁邊的牌子寫著,他是一位哲學家。

待阮希問好、坐下之後,老者緩慢開口:

“只有一個問題,”老者手上的圓珠筆懸停在了兩個選項中間,“你希望我透過還是不透過?”

他的意思很明顯。

自己的答案是什麼,他就會勾選什麼。

為什麼問她這句話呢?

她剛從第十一輪來。

那是一個關於生命、關於自然規律的話題。

萬物皆有其時。

她不知道他們是否會承認她自我意識的存在,但她知道,他們一定不會承認她作為人而存在。

阮希的心情很複雜。

霍驍在為了她擁有人權而努力。

但這個時代的科技不足以讓人工智慧生出自我意識。

她的存在,會讓人造成誤判。

明白了考官的意思後,她心裡也說不上來是鬆了一口氣還是失落。

Yes,or,No

兩個選項所指向的結果都是一致的。

阮希抿唇微笑,“來都來了。”

這是一場國際會議。

世界各大國的負責人為了第一個透過了艾倫測試的仿生人聚集於此,討論她是否能夠與人類一樣,享有人權。

最大的問題在於,機械永生。

“倘若我也能衰老、死亡呢?”

沒有人回答她。

各國負責人在討論商議,最後,一位鷗國的負責人問了一個問題,“你會做夢嗎?”

“不會。”

她甚至不能睡覺。

“但這些都是人的特點。”

判斷她是否是人類,不該只看她的外在。

“不是人性的。”

會場內一時鴉雀無聲。

經過兩個小時的商議,國際議會最終給出了結果。

如她一開始就知道的那樣。

出來後,阮希問系統:“你會做夢嗎?”

“不會。”

霍驍依舊在為了她被承認而努力,他投資了仿生器官研究,並期待他們在有生之年能夠研究出來能使仿生人做夢和衰老的辦法。

阮希原先的想法和霍驍最初的想法一樣,無論她是否是真正的人,都不影響他們的愛。

可在看到愛人那樣辛苦地去完成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她動搖了。

“月月。”

“來啦”

“我不想當機器人了。”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最喜歡詭異了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