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兒如今有出息,不需要靠著這刺繡生活,奶奶不同你說些什麼‘技多不壓身’的老生常談。”

在姜詩錦看不到的地方忙了一天的奶奶,終於將自己手裡的繡繃子放下,側身握住了姜詩錦的手,輕撫著:“可能刺繡不能與糧食做比較,但對於我們老一輩來說,他們都是維繫生存的必須。”

做奶奶的說著,姜詩錦拾起前者剛剛放在一旁的繡線,劈成兩股,四股、八股,這才放在一旁。

“現在多少人已經不需要靠種地來養活家庭……奶奶雖然跟不上時代,但是奶奶在新聞裡也看到不少大學生,甚至是博士生回到家鄉用科技賦詩農業。”

“是叫賦詩吧?奶奶如今年紀大了,也記不清叫什麼……”

“總之,就是那個意思,總要用你們年輕人的本事讓這些舊的事物詩意的展示出來,願意接受的人不就也跟著多了麼?”

奶奶說錯了。是賦能,而不是賦詩,但姜詩錦理解奶奶的心思,並沒有點出問題。

“姑娘兒,奶奶不是用這些所謂的責任壓在你身上,只是奶奶希望你能理解奶奶……不要覺得奶奶現在是在給你們添亂。”

姜詩錦明白,奶奶指的是繡了一白天這件事:“奶奶,姑姑和母親只是擔心你。”

因為說話剛停下沒幾分鐘的姜奶奶又捧起了一旁的繡繃,將孫女劈好的線引入針孔。

做完了這一切的姜奶奶好像才想起來要回應孫女的話,嘴唇動了半天,卻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擔心我做什麼?你們都好,我便好了。”適才說話還頭頭是道的姜奶奶,到底也脫離不開老年人慣用的那兩句話,“就應該是我們為你們操心。”

這回輪到姜詩錦和做姑姑的不知道如何回應了,兩人默默站在兩側,聽著窗外響起一段不甚明朗的“噼噼啪啪”——下雨了。

所幸姜奶奶沒在順著說這些老生常談的話。就像姜奶奶剛剛說的一樣:這些話誰都懂,說多了只會招人厭煩。

“奶奶見你那天畫了幅山水。”姜奶奶將一旁已經繡好的繡樣遞給了姜詩錦,“聽說你們不少年輕人都喜歡千里江山圖,你畫好山水人物,奶奶繡出來給你看。”

姜奶奶繡的山水用的並非是平日姜詩錦常練的“包金繡”、“銀絲繡”。若不是姜詩錦眼神好,遠看去還要只當桌子上是自己前幾日畫的山水畫。

鳥襲石上,花悅山澗。彩絲繡的色彩豐富多樣,精細非常。姜詩錦之前只學過些許皮毛,如今看看,始覺驚豔。

寒山點梅,碎月披銀。不大的畫面裡,寂靜的山林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姜詩錦愈發懂了奶奶為什麼說國畫的設計並不一定都能轉化成刺繡。

若是原本的畫面尚且呆板,繡出來就更沒有靈氣。

綿山隱橋不見人,長路懸崖鳥難飛。姜詩錦知道,自己要走的路還有很遠,奶奶今天的話,也隨著窗外的雨滴落心間。

“飯好了,快叫奶奶一起吃。”薑母在門口喚著女兒,“詩詩,有什麼要問奶奶的,吃過飯再說!”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豪爸爸收手吧,米國都快解體了

一顆糖丶甜到憂傷

重生之權掌天下

酉啊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