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難還是古代科舉難?古代狀元放在現代社會算是個啥學歷?】

【綜合古時候的參考人數和錄取比例,一個秀才相當於如今一個985的本科生,一個舉人差不多就是現在的碩士、博士的分量,那進士就直奔現在的院士水平,狀元是進士的第一名,你們想想那是什麼段位?】

天幕下的眾人都十分認真的看著天幕,尤其是那些學子們,眼睛都不帶眨的。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那麼直觀的知道,自已參加科舉考取的功名在後世,對應著什麼的什麼段位。

“原來我在後世是一個985本科生啊!”

“切,我還是說碩士或者博士呢!”

“說的誰還不是呢?”

天幕下的老祖宗們議論紛紛。

【尤其是在明清時期,科舉堪稱難上加難,有童試,院試,鄉試、會試,還有最後一關由皇帝老兒親自閱卷的殿試。】

【那時候舉人的錄取率僅有1%左右,而且是三年一次,而現代高考的錄取率在60%以上,有些省份甚至更高。】

【你想想這難度,大部分人考個幾十年都是常事,在考場上看到五六十歲老頭完全不奇怪。】

【我要是犯賤,考了這麼多年終於中了,估計我也得發瘋 ,先生筆下的范進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科舉和現在的高考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首先目的不同。古代人參加科舉是為了做官,唐代時考上進士的考生透過吏部選拔後會分別授予不同的官職,到了宋代,進士可以直接授官,明清時期,舉人也有了做官的資格,會被授予知縣和教職。】

【而高考則不同,它是為普通高校招錄新生而進行的考試,和當官沒有任何聯絡。所以古代科舉其實更像現代社會的公務員考試。】

【其次,考試的內容也不同,科舉考的主要是經史、文學,殿試時還會考做官的能力和治國思維。】

【而現代高考的內容十分廣泛,即使語文不好,也可以靠數學拉分,有不同也有相同。】

【高考和科舉都給了寒門學子一個躍龍門的機會。科舉制度在我國有著1300多年曆史,他的出現可以說是教育事業的一大進步。

在漢朝時期,做官都是直接送禮,持有關係,誰就當官。到了宋朝,科舉已經開啟了防作弊系統,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更為複雜,可謂是層層選拔,古時候更是有著“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的風氣。】

【現在的高考一樣公平公正,是天下學子改變命運的最重要途徑。】

——肯定科舉難啊,高考可以復讀一年就能考

——高考怎麼敢和科舉比的?科舉考試對應的是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你說科舉考試禁錮思想,公務員的申論不也是?

——有人知道考生睡覺的時候考卷放在哪裡,不怕有人晚上不睡覺偷偷把隔壁的拿來看嗎?

——我考試的時候兩個小時我都憋不住了更不要說在裡面待幾天幾夜了。真的很佩服老祖宗的毅力。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囤貨,寶媽帶崽忙

蜜桃烏龍茶

糟糕,影帝又要開始擺爛了!

咕咕來了

守村人,傻子東方好哇塞

一念觀山海

敬最好的我們

沐香格言

成就瘋狂

邵大能和雕炸天

他撿了天庭寶庫的鑰匙

愛看小說的金角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