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前71年)冬,匈奴再襲烏孫。

遇大雪,生還者不及十分之一!再加烏孫、烏桓與丁令的乘勢攻擊,國人亡十分之三,畜亡十分之五,國力大為削弱。

不久,漢軍三千騎兵擊匈,捉捕得幾千匈奴人而回,匈奴也不敢報復,而且更向往與漢求和而不是繼續戰爭!然後不久,統治西域的匈奴被漢軍打的徹底服氣了。

在呼韓邪單于的帶領下,徹底的臣服了漢宣帝劉詢,並且往帝都長安,贊謁稱臣並做起了帝國的北邊屏障!看著各蠻夷部落的首領王侯和匈奴的左、右當戶那些大臣們都在渭橋下夾道排列,迎接宣帝。

並在宣帝登上渭橋時,人們都高呼萬歲的場景。

漢武帝不禁入了迷,這不正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嗎?可惜自己沒能實現!就在這時候,張羽說起了話。

“陛下說劉詢為陛下立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統,為了為陛下盡孝.”

“這話對嗎?!”

“對!”

“但是,我認為這話不全!”

“漢宣帝劉詢,為陛下立廟,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繼承陛下的遺志!是為了給自己的爺爺劉據正名!”

“正名不是隻有您一個人,能完成消滅匈奴的任務,正名您的後代,依然能夠抵禦外敵!”

聽到這話的漢武帝呆立在了當場,原來是這樣的嗎?原來自己的後世之人也這麼厲害的嗎?為什麼後期漢武帝越老越要向匈奴出兵,為什麼後期屢戰屢敗漢武帝還要繼續出兵!一方面是不敢給匈奴們回血的機會,一方面是漢武帝怕他死後,再無人能壓制匈奴!一旦得到西域後的匈奴,會是個什麼情況,蒙古帝國就是個答案。

而他為什麼那麼急,那要從一個故事中就能體現。

他的嫡長子,皇太子劉據,對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屢屢進諫。

而漢武帝給劉據的答覆是什麼那?“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

(漢家萬事剛剛開創,加上四夷侵略欺侮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就無所效法,不出兵征伐,天下就不會安定,為此不能不讓百姓勞累。

)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

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

(如果後世又有像朕這麼做的,這是重蹈已經滅亡的秦朝的覆轍。

太子敦厚,喜歡安靜,必定能安定天下,不讓朕擔心。

)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

(要尋求一個守文之主,還有比太子更好的嗎?聽說皇后和太子心懷不安,哪有什麼值得不安的?你去把朕的這個意思告訴他們母子。

)而對於漢武帝不信任自己的後人,也有一個事情可以佐證。

劉據每次進諫征伐四夷時,劉徹就笑道:“我來幹勞苦的事,把安逸留給你,就不行嗎?”

也就是這種態度,導致了劉據最後的結局。

百因必有果!有時候,父輩們把所有的壓力和作為都扛在肩膀上,不一定是好事。

太子劉據造反,跟漢武帝把所有的壓力都扛在自己肩膀上,也有推脫不了的很大關係!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開局獲得亞托克斯

歸還一頁

你們追求我萬人厭幹嗎[快穿]

夜半閒暇

劍道!

七月鈴

身居幕後,我創造了神級偶像

五段排簫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曉泉叮咚